描寫茶道的詩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西山蘭若試茶歌

  劉禹錫

  山僧後簷茶數叢,欲道瓊漿卻畏嗔。紅紙一封書後信。

  香葉,愛僧家。窮通行止長相伴。新芽連拳半未舒,如傍芳叢摘鷹咀。

  洗盡古今人不倦。

  慕詩客。何況蒙山顧渚春,陶陶任性一生間。

  錦水有鮮色,磚井銅爐損標格。

  不辭緘封寄郡齋,晨前命對朝霞。

  碾雕白玉,酪奴何敢問新芽,誰道吾今無往返。 雲根才剪綠, 不寄他人先寄我。

  曾向貴人得,越甌荷葉空。

  夜後邀陪明月。

  蒙山白雲岩茶

  黎陽王

  聞道蒙山風味佳;救此病劣躬,羅織紅紗,應是人間第一茶,相君有錄那知味。僧言靈味宜幽寂。

  湯添勺水煎魚眼,未若竹下莓苔地,春來映竹抽新茸,洞天深處飽煙霞。驟雨鬆聲入鼎來,須是眠雲歧石人,茶中故舊是蒙山。

  悠揚噴鼻宿酲散,白雲滿碗花徘徊,綠芽十片火前春,新茗分張及病身。

  木蘭醉露香微似。自拋官後春多醉,便酌砌下金沙水,將至醉後豈堪誇。

  欲知花乳清冷味。 冰綃剪碎先春葉,碗轉麴塵花。

  炎帝雖嘗未辨煎,自摘自煎俄頃餘,心緒病無驚。

  謝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白居易

  故情周幣向交親,清峭澈骨煩襟開。

  銚煎黃蕊色。 若教陸羽持公論。宛然為客振衣起。

  茶

  元 稹

  茶,石髓香粘絕品花。

  蜀 茗 詩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最好詩叟同,嫩芽,蜀山繞方,末下刀圭攪麴塵,瑤草臨波色不如。

  周況先輩子朝賢乞茶詩

  盂 郊

  道意忽乏味。山僧問我將何比。

  蟹眼不須煎活水,應緣我是別茶人。

  斯須炒成滿室香。幸為乞寄來。蒙茗玉花盡,印縫已霏紅。

  句

  1、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

  2、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3、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韋應物

  4、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孟郊

  5、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鄭愚

  6、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薛能

  7、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

  8、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

  9、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劉禹錫

  10、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

  11、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白居易

  12、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劉禹錫

  13、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唐·陸士修

  14、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鄭愚

  15、閒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白居易

  16、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西晉·左思

  17、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顧況

  18、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孫。——李嘉祐

  19、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白居易

  20、吟詠霜毛句,閒嘗雪水茶。——白居易

  21、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錢起

  22、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

  詞

  一 詩

  1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嚐,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麵。碧雲般的熱氣嫋嫋而上,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乾渴頓解;

  兩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後,精神倍增,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飲後,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樂的事情,隨著毛孔散發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渾身都感到輕鬆、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彷彿進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悠悠地飛上了青天,“蓬萊山,在何處?”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優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於是後代詩作反覆摹擬其意。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藉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採製的季節***在百花開放之前採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2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

  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棲衡嶽東林,自號衡嶽沙門。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前二聯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後十聯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採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外,每聯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美整飭。

  3唐朝詩人元稹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這是一道饒有趣味的詩,在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嫩芽,麴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飲茶之時,應是夜後陪明月,晨前對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謂“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痴絕翁》***;而茶可洗盡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關於採茶的,我們來看唐朝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節選***:

  山僧後簷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暮春時節的清晨,那時山上晨氣清稀,露香猶在,在山寺後的綠茶叢中採摘形如鷹嘴的嫩芽,讓人感受到的是幻術般的露的芬芳和風雅發生。

  煮茶、煎茶需要潔淨的茶具,

  5“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唐·陸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聯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茶盞》***;

  講究用輕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鬆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鶚在《茶》中就曾寫道:7“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後***分乳即泡茶***,寒夜客來時”;更需水沸適度:

  8“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過程是別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蘇軾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畫情景細緻入微,又兼傳神寫意,頗有獨到處: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這樣一幅畫面:一個淒冷的夜晚,詩人獨自到江邊汲水,江畔寂寥無人,正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景象。踩在釣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隨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歸到家中,生爐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魚眼起;聽那煮茶聲,嗖嗖如松風帶雨鳴,未飲便先心神俱蕩,孤窗外,偶爾傳來長長短短的更聲。這樣的一個夜,真是“禪心夜更閒,煎茶留靜者”。宋朝楊萬里亦給了此詩以高度評價:“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詩人以我觀物,雖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謂言有盡而禪意無窮。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詩《烘豆》為證:“乍收豆莢已齊簷,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點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鹽。”

  11"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一聯古詩千古流傳。九州華夏,大凡品茗者,對此聯無不知曉。聯中所指的蒙山,即為蜀中三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頂山,名山縣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詩云,12‘蒙山之巔多秀嶺,不生惡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詩《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序略***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楚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觸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詩天。

  此詩是一首詠茶名作,字裡行間無不讚美飲茶之妙,為歷代詠茶者讚賞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與侄兒中孚禪師在金陵***今南京***棲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禪師以仙人掌茶相贈並要李白以詩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動描寫了仙人掌茶的獨特之處。前四句寫景,得天獨厚,以襯序文,後入句寫茶,生於石中,玉泉長流“根柯灑芳澤,採服潤肌骨”好的生長環境培養了上乘的品質。最後八句寫情,以抒其懷。

  詩仙李白自號“酒中仙”,他的詩作中詠酒詩佔一半多,頌茶的詩只有一首,而這首詩讚頌的正是峽州茶。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遠在三峽地區玉泉寺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將玉泉寺出產的“仙人掌”茶帶到金陵***南京***棲霞寺給他品嚐,李白飲後詩興勃發,揮毫寫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並附詩序:“……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掌,號為仙人掌茶。”中字禪師僅給李白送去數十片,可見當時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貴;李白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對於茶亦可謂見多識廣,唯獨對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睞,足以證明三峽地區出產茶葉品質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後春多醉, 不讀書來老更閒。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

  15皎然的《訪陸處士羽》

  太湖東西路,吳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見,歸鴻自翩翩。 何山賞春茗,何處弄春泉。 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17著名詩人鄭谷遊歷三峽時,曾親自品嚐了峽茶,並即興寫了《峽中嘗茶》一詩:“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裡火前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菊裡休誇烏嘴香,入座半瓶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18北宋范仲淹作《鬥茶歌》描繪了茶文化在當時的盛行。

  19清鄭燮的詩句:“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20茶聖陸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歡聚時所作的《連日多暇贈陸三山人》詩: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闌者,慚非負鼎賢。 ***羽***

  禁門聞曙漏,顧渚入晨煙。 ***湋***

  拜井孤城裡,攜籠萬壑前。 ***羽***

  聞喧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湋***

  歷落驚相偶,衰贏猥見憐。 ***羽***

  詩書聞講誦,文雅樓蘭荃。 ***湋***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綠箋。 ***羽***

  黑池流研水,徑石澀苔錢。 ***湋***

  何事重香案,無端狎釣船。 ***羽***

  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湋***

  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