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手抄報內容大全二

  中國是發現與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茶樹原產於中國的西南部,雲南等地至今仍生存著樹齡達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樹。茶,這一古老的飲料,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茶文化的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茶在國外的傳播

  當今世界廣泛流傳的種茶、製茶和飲茶習俗,都是由我國向外傳播出去的。據推測,中國茶葉傳播到國外,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約於公元五世紀南北朝時,我國的茶葉就開始陸續輸出至東南亞鄰國及亞洲其他地區。

  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禪師來我國留學,歸國時攜回茶籽試種;宋代的榮西禪師又從我國傳入茶籽種植。日本茶業繼承我國古代蒸青原理製作的碧綠溢翠的茶,別具風味。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將中國磚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帶至中亞以遠。十五世紀初,葡萄牙商船來中國進行通商貿易,茶葉對西方的貿易開始出現。而荷蘭人約在公元1610年左右將茶葉帶至了西歐,1650年後傳至東歐,再傳至俄、法等國。十七世紀時傳至美洲。印度尼西亞於1684年開始傳入我國茶籽試種,以後又引入中國、日本茶種及阿薩姆種試種。歷經坎坷,直至19世紀後葉開始有明顯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速了茶的恢復與發展,並在國際市場居一席之地。

 

關於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十八世紀初,品飲紅茶逐漸在英國流行,甚至成為一種表示高雅的行為,茶葉成了英國上層社會人士用於相互饋贈的一種高階禮品。

  1780年印度於由英屬東印度公司傳入我國茶籽種植。至19世紀後葉已是“印度茶之名,充噪於世”。今日的印度是世界上茶的生產、出口、消費大國。

  17世紀開始斯里蘭卡於從我國傳入茶籽試種,復於1780年試種,1824年以後又多次引入中國、印度茶種擴種和聘請技術人員。所產紅茶質量優異,為世界茶創匯大國。

  1880年,我國出口至英國的茶葉多達145萬擔,佔中國茶葉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1833年,在帝俄時代從我國傳入茶籽試種,1848年又從我國輸入茶籽種植於黑海岸。1893年聘請中國茶師劉峻周並帶領一批技術工人赴喬治亞傳授種茶、製茶技術。

  1888年土耳其從日本傳入茶籽試種,1937年又從喬治亞引入茶籽種植。

  1903年肯亞首次從印度傳入茶種,1920年進入商業性開發種茶,規模經營則是1963年獨立以後。

  1924年南美的阿根延由我國傳入茶籽種植於北部地區,並相繼擴種。以後旅居的日本與蘇聯僑民也闢建茶園。50年代以後茶園面積與產量不斷提高,成為南美主要的茶生產、出口國。

  20世紀20年代幾內亞共和國開始茶的試種。1962年我國派遣專家赴幾內亞考察與種茶,並幫助設計與建設規模為100公頃茶園的瑪桑達茶場及相應的機械化製茶廠。
 

關於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1958年巴基斯坦開始試種茶,但未形成生產規模。1982年,我國派遣專家赴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進行合作。

  20世紀50年代阿富汗共和國試種茶。1968年,應阿富汗政府邀請,我國派遣專家引入中國群體品種,成活率90%以上。

  1962年我國派遣茶專家赴位於撒哈拉沙漠邊緣的馬裡共和國,通過艱辛的引種實驗,取得了成功。1965年應該國總統的請求,我國政府分批派遣了茶農場專家幫助考察設計與建設附有的自流灌溉設施的錫加索茶農場和經過熱源改革具有國際水平的年產100噸的綠茶廠。此專案農業部認定為我國援助亞非拉及南太平洋地區一百多個農業工程專案中最成功的三個專案之一。

  20世紀60年代玻利維亞共和國最初從祕魯引進茶種試種。70年代臺灣農業技術團赴玻考察設計與投資,開始規模種植茶園。1987年應玻政府請求,我國派遣茶專家赴玻,幫助建設200公頃的茶場及相應的機械化製茶廠。

  1983年,我國向朝鮮民主共和國提供茶種試種,並在黃海南道臨近的西海岸的登巖裡成功種植。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韓國,種茶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紀20年代,經過千年滄桑,至今茶葉生產初具規模。

  目前,我國茶葉已行銷世界五大洲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引種了中國的茶籽、茶樹,茶園面積247萬多公頃,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有飲茶習俗,飲茶人口20多億。。中國近年來的茶葉年產量達286多萬噸,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於出口。

  茶葉誕生於中國。而今日世界各地都在飲用的茶葉是通過怎樣的圖徑傳播的呢?想了解“茶葉之路”一般人們是通過查閱各國的文獻,按年代和區域,繪製出一幅茶葉傳播之圖,來解明它的傳播之徑的。

  茶葉的發祥地位於中國的雲南省,但茶葉之路卻是通過廣東和福建這兩個城市傳播於世界的。當時,廣東一帶的人把茶念為“CHA”;而福建一帶的人又把茶念為“TE”。廣東的“CHA”經陸地傳到東歐;而福建的“TE”是經海路傳到西歐的。

  :茶在當地的讀音

  由陸地傳播的“CHA之路”

  廣東 cha

  北京 cha

  日本 cha

  蒙古 chai

  西藏 ja

  伊朗 cha

  土耳其 chay

  希臘 te-ai

  阿拉伯 chay

  俄國 chai

  波蘭 chai

  葡萄牙 cha

  由海上傳播的“TE之路”

  福建 te

  馬來 the

  斯里蘭卡 they

  南印度 tey

  荷蘭 thee

  英國 tea

  德國 tee

  法國 the

  義大利 te

  西班牙 te

  丹麥 te

  芬蘭 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