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知識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本質

  文化發展密切相關,三家思想的統一形成了今天中國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來源、本質和規律。中國茶道是指飲茶過程中的技藝、美學觀點以及茶禮儀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則。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結合茶葉栽制,飲用的變革和審美觀點的變化發展,規定和影響著我國茶文化的發展。中國茶道的內在本質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統一。

  茶道的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徽派茶道程式

  徽州茶道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以求湯清、氣清、心清,境雅、人雅、器雅。近年來黃山有關部門把古代飲茶的禮規編成一套程式,進行“茶道表演”,深得遊客的青睞。這種表演有四個或八個姑娘進行,大致分以下幾道程式:

  靜氣,即排除雜念,靜下心來,營造一種安詳的氣氛;

  烹湯,即取泉水***或河水***燒沸烹氣一般用瓦器、錫壺,要潔淨無異味,火須旺熾無煙,文武相宜;

  焚香,敬茶聖陸羽;

  滌器,洗滌茶盞,茶盞要用白瓷,潔淨無瑕,洗後用乾布擦乾;

  燙盞,用開水湯一遍盞,以蕩祛寒氣;

  賞茶,察茶色,觀察形,聞茶香;

  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盞中,一般每盞以3-5克為宜;

  洗茶,用一沸水少許浸潤茶葉,而後將頭湯倒去,使茶葉溼潤漲發;

  注湯,用三沸水,提壺急水下衝,但茶湯要均勻,水至七分,加蓋少頃;

  敬茶,舉案齊眉,以茶敬客,以茶會友;

  聞香,約三分鐘,將茶蓋輕輕揭開一縫,使香氣溢位,沁人心脾;

  觀色,綠茶已青翠為勝,觀之湯清葉綠為上品,渾黃者次之;

  品味,輕啜一口於齒頰間灌漱,再徐飲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以上”茶道”即可配樂表演,亦可親身試驗,必定會從中得到樂趣,以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