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駿眉茶的茶藝

  金駿眉,是可遇不可求之茶中珍品。乃世界紅茶之頂尖。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金駿眉茶藝表演程式

  一流的茶葉,必須要有一流的茶藝。金駿眉發源於茶文化底蘊深厚的武夷山,是400餘年正山小種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近年來,她博採眾家茶道之長,逐步完善演繹出了融武夷山、水、茶,儒家、道家、佛家三教文化思想元素為一體,能體現自身品質特徵,反映“金駿眉”命名內涵,與眾有所不同,獨具特色的紅茶茶藝表演文化。她改變了長期以來紅茶茶藝表演,形式單一、內容簡單的缺憾,為豐富紅茶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三三得九,三九二十七。金駿眉紅茶表演藝術共有27道程式,由4個部分組成。

  ***一***營造進入茶境

  恭請嘉賓,焚香靜氣,妙曲輕歌、目睹雄姿等一至四道程式,主要是造就平和心境、優雅環境,讓品茶者進人品茶的精神境界。

  1.恭請嘉賓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珍貴的歷史古蹟。它不僅是禮儀之邦,也是茶的原產地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中華民族自古“客來敬茶”,延襲至今,成了優良的傳統。如今,飲茶的風俗習慣已發展得多姿多彩,不僅豐富了中華茶文化的內容,而且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

  2.焚香靜氣主沏手點燃檀香,手舉香炷,面對嘉賓,仰天禮拜,插入香爐。其目的是營造幽靜、平和氣氛。要求主手應端莊平坐,副手站立主手右側。

  3.妙曲輕歌“聆妙曲、品佳茗,金盤盛甘露,縹緲人間仙境;觀

  五俗、賞絕藝,瑤琴奏流水,悠遊世外桃源”。品茶是精神享受,妙曲輕歌能使品茶者進入高雅品茶的精神境界。

  4.目睹雄姿金駿眉因條索纖細緊結,微帶彎曲,似“海馬”而名,有駿馬賓士之勢。這道程式是向客人介紹金駿眉品質特徵及研發過程,讓客人觀其形、看其色、嗅其香,目睹金駿眉幹茶的雄姿。

  ***二***欣賞沖泡技巧

  活煮山泉,孟臣淋霖,若琛出浴,迎駿人宮,徐徐注水,刮沫淋眉、封壺溫杯、玉液回壺、一江春水、點石成金、三龍護鼎等五至十五道程式,主要是沖泡技巧。如泉水煮至初沸,燙洗茶壺,提高壺溫,沖水量以滿不溢為宜等。沖泡是否講究,關係到能否體現金駿眉之真味。玉液回壺、一江春水、點石成金、皆在使各杯茶湯濃淡一致,以示待客一視同仁。自行三指拿杯稱之為“三龍護鼎”。既可避免因杯子小不便雙手遞接,又可避免起坐紛紛,影響寂靜氣氛。

  5.活煮雙泉“集山水之靈氣,品嘉木之幽香”,意思是說好茶配好水,方能相得益彰。山泉水是好水,泡茶宜用山泉水。武夷山因得益於保護完美的自然環境,因而宜用泡茶之山泉,隨處可見可得。“雙泉”即“雙泉寺”,它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距今已有700,多年,位居福建、江西兩省交界處桐木關的東面,海拔1535米,寺內原有觀音殿、大佛殿、羅漢殿、彌勒殿等,寺貌壯嚴,香火旺盛,後毀於戰火,現為20世紀80年代初期由溫長秀居士募捐所建。因寺內觀音蓮花座下有兩口優質泉井而名。“雙泉寺”風光秀麗,周邊也種茶,其茶品質優。

  “雙泉”水質甘軟,能鑑毛髮,可承託一角硬幣。用之沖泡金駿眉為上品,這是因為其與金駿眉生長環境的水土能相適宜。外地茶人如果沒有武夷山泉水,農夫山泉、五臺山水之品都不失為泡茶的好水。沖泡金駿眉宜用100℃的沸水,採用快出水的辦法進行。

  6.孟臣淋霖即燙洗茶壺。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的名家,後人為紀念他,把茶壺喻為孟臣,把這個程式稱為“孟臣淋霖”。

  7.若琛出浴即燙洗茶杯。若琛為清初景德鎮制瓷名匠,以善製茶杯而名。後人把名杯喻為若琛,把這個動作稱之為“若琛出浴”。

  8.迎駿入宮用茶耙把金駿眉送人紫砂壺內。駿,在這裡喻指金駿眉。

  9.徐徐注水茶濃茶淡茶有情。以茶喻人,古來有之,精闢莫過於蘇軾“從來佳茗似佳人”。茶就像熟睡的少女,如陡然驚醒她,少女一時半會肯定難以適應。因此,沖泡時,要先進行醒茶。醒茶宜緩,不宜急。“徐徐注水"即把“活煮雙泉”的長嘴壺,稍稍提起,沿壺內壁,徐徐旋轉,慢慢注水,進行醒茶,它能使所泡之茶香滑不澀。沖水量以滿不溢為宜。

  10.刮沫淋眉金駿眉做T精細,所用原料為單芽,似“眉”,淋眉即潔眉。就金駿眉茶而言,注水後,一般只有少量茶沫浮起,溢於壺面,用壺蓋好似嫩柳拂動,輕輕斜刮茶壺表面的白沫,然後用開水衝淨壺蓋,目的是為了使茶葉更加清新潔淨。這就是“刮沫淋眉”。

  11.封壺溫杯壺中注入沸水之後,蓋好壺蓋,用沸水再在壺蓋上衝淋一遍,我們稱之為“封壺”。目的是為壺蓋加溫,使壺蓋與壺身溫度保持一致,上下交融,裡外融合。

  一泡湯,二泡茶。之所以稱第一泡茶為湯,是由於此時茶葉還處於溫潤狀態,味較淡,一般不宜飲用,而是用之倒人“若琛出浴”後的品茗杯中,提高杯溫,使第二泡茶的香氣能較好地發揮出來,這就是“溫杯"。溫杯的順序是把第一個杯子的湯倒人第二個杯子,如此輪倒下去。它象徵“四海之內皆兄弟”和“同甘共苦”的情懷胸襟。同時,也有“一期一會”的莊重。所謂“一期一會",說的是宇宙是無常的,人的生死、友人的離合是無常的,生命是短暫而脆弱的。它源自佛教的無常觀。因此,每次茶會,都是生命之約。日本茶道尤其重視這一點。

  12.玉液回壺即把泡出的茶水倒人公道杯或子壺內,目的是使茶水濃淡更加均勻一致。

  13.一江春水一江春水,向東流。紫氣東來,“東”代表吉向。“一江”是指正山小種第二十四代傳人江元勳,如今他的“正山茶業”,就像大江裡的春水滾滾向前,我們期待,也相信他會越做越大,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為世界馳名品牌。“一江春水”在這裡是將“玉液回壺”倒人公道杯中的茶水,依次斟人各杯,量以八分為好。茶滿欺人,酒滿敬人,所以不能過滿。

  14.點石成金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好貨沉底”。斟茶到最後,要將公道杯底最濃的一部分茶湯,一點一滴,均勻地依次倒人品茗杯中,使茶湯均勻一致。“點石成金”在這裡代表精華雨露均分的大同思想。

  15.三龍護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頂住杯底,這樣做既穩當又雅觀,既不會因杯熱而燙手,又不會因杯小而灑落茶湯。

  ***三***演義品飲藝術

  鑑賞瑪瑙、喜聞華香、一試佳茗、百味凝香、再斟流霞、綴玉含珠、三斟玉乳、尋香探味等十六到二十四道程式,主要是品飲藝術,先聞後嘗味,初品、再斟、三斟,綴玉含珠,尋香探味,駿馬馳騁,方得其真。清詩人袁枚在《武夷品茶》中譽之為“得三味",很有哲理,傳為佳話。

  16.鑑賞瑪瑙即認真觀看杯中茶湯的顏色,判斷茶葉品質的好壞。《崇安縣新志》載:英吉利人云:“武夷紅茶色為瑪瑙,質之佳過印度……”紅茶的發酵程度和茶湯的鮮爽度表現在茶湯的明亮和顏色之中。金駿眉不僅湯色金黃,而且杯沿處有一道極為明顯的“金圈”。它是品質卓越的外在表現。

  17.喜聞華香即平端品茗杯,放置鼻端嗅聞金駿眉紅茶的香味,領略令人心曠神怡的高山之韻。“華香"一詞出自明代詩人邱雲宵《藍素軒遺茶之二》:“欲訪踏歌雲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這裡的仙掌指的是會金駿眉。

  18.一試佳茗金駿眉是當代中國頂級紅茶品質的象徵,是公認的“佳茗”。“一試佳茗”在這裡是:觀色聞香之後,開始品茶之味。

  19.百昧凝香自古以來,人們就講究在品茶之間配以各色茶點茶食,以便能更好的體會出茶之韻味。

  “一試佳茗”之後,由副泡手奉上茶點,供客人品嚐。“南茶、北米、東筍、西魚”是武夷山傳統的特色農產品。以之為原料製成為茶糕、米糖、鹹筍絲、小魚乾都是令人讚不絕口的好茶點。

  20.再斟流霞即斟第二道茶。流霞即仙酒。唐李商隱有“只得流霞泛一杯”的詩句,喻茶勝若仙酒。

  21.綴玉含珠“綴玉含珠”是范仲淹《鬥茶歌》中的詩句,在這裡是指品飲金駿眉宜小口品啜,讓茶湯在舌部反覆滾動數次,與舌部味蕾充分接觸,然後徐徐嚥下,以口吸氣,以鼻呼氣,口鼻並用,頓覺滿嘴生津,齒頰留香,餘味豐滿,回甘無窮,令人神清氣爽。品飲金駿眉切莫牛飲,一口而幹。否則,難品其真。

  22.三斟玉乳即斟第三道茶。宋朝詩人把武夷茶喻為“玉乳”,在《詠茶》一詩中有“碾細香塵起,烹新玉乳凝”的句子。

  23.尋香探昧金駿眉香氣高雅,韻味別緻。尋香探味要求泡茶手法必須得當,同時還要在“品”字上下功夫。其方法大致有三:一是用

  目品茶之湯色是否勻雅;二是用鼻品茶之香氣是否撲鼻、杯底留香是否持久;三是用口品茶之滋味是否有韻。舌頭不同部位對味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舌尖對甜味極為敏感,舌之兩側邊緣前部分對鹹味感覺極強,兩側後部對酸味感覺較強,舌心對鮮香味感覺最為敏感,舌根對苦味非常靈敏。茶湯在口中滾動講究的是風味和意境。因此,必須靜心、細心、真心、用心地去感悟。只有這樣尋香探味,才會真正樂在其中,進入“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妙境。

  24.駿馬馳騁即觀賞葉底。葉底指的是泡過的茶渣。從壺內取數根金駿眉芽頭,置於茶池中,注人清水,讓芽頭均勻散佈在茶池內,讓客人觀看金駿眉精美芽頭的原形,回到茶的自然本質。一般來說,好的葉底嫩芽含量高,質地柔軟,色澤明亮。金駿眉葉底好。細嫩柔軟有彈性,色澤古銅色,明亮有光澤,厚實挺秀,稍曲,有駿馬馳騁之勢。

  ***四***展示茶禮茶儀

  盡杯謝茶,九九歸一,送客話別等第二十五至二十七道程式,主要是茶禮儀,是茶藝表演的輔助專案,有錦上添花之效。

  25.盡杯謝茶正山小種紅茶早在清代就譽滿歐美,尤為英國皇室所珍愛,英吉利人云:“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盡杯謝茶就是茶客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山人栽制佳茗的恩惠。

  26.九九歸一“九九歸一”為道家語。道家認為:萬物的一生一滅都遵循著“道”的規律。中國茶人至唐代開始提出“茶道”的概念之後。古今茶人把溫壺、投茶、沏泡、品飲、收杯、潔具、復歸視為一次與大自然親近融合的過程,是茶道精神的體現。

  27.話別送客話別送客雖與泡茶沒有直接關係。但做為輔助專案,卻是茶藝表演的最後一道工序,給茶藝表演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金駿眉茶藝注意事項

  ***一***注意神

  神是茶藝的精神內涵,是茶藝的生命,是貫穿整個沏泡過程中的連線線。要求茶藝表演小姐無論是臉部的表情、神態、光彩,還是思維、心理、狀態都要有神。要盡表深情實意,給人以感染力。

  ***二***展示美

  欣賞金駿眉的沏泡技藝,應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藝美。茶的沏泡藝術之美表現為儀表之美與心靈之美。儀表之美是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等;心靈之美是指沏泡者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通過沏泡表演者的設計、動作和眼神表達出來。在整個泡茶過程中,表演者始終要有條不紊地進行各種操作,雙手配合,忙閒均勻,動作優雅自如,全神貫注,要忘卻俗務纏身的煩惱,以茶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三***體現質

  品茶的目的是為了欣賞茶的質量。品茶之人對茶的色、香、味、形要求都很高,總希望喝到一杯好茶。因此表演者事先要懂得金駿眉的茶性,沏泡要從容,能連貫而下。

  ***四***把握勻

  茶湯濃度均勻是沏泡技藝的功力所在。用同一種茶沖泡,要求每一杯茶湯的濃度均勻一致,這就必須練就憑肉眼能準確控制茶與水的比例及座杯時間的長短,不至於過濃或過淡。

  ***五***貴在巧

  沏泡技藝能否巧妙自如運用,是沏泡者的水平。要做到巧,就必須熟練掌握沏茶的技藝,領悟泡茶的精髓,這樣方能成“巧”。

  品飲金駿眉要多品啜幾杯,方悟其韻,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