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如何高產

  西葫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並且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具有清熱利尿、潤肺止咳的功能,不過西葫蘆怎麼種植才高產的問題引人好奇。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西葫蘆高產的種植方法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西葫蘆高產的種植技術

  一、茬次的安排:應選擇無病菌殘留、疏鬆肥沃的土壤,以微鹼地最好。

  二、品種的選擇:目前以京葫八號為暢銷品種。

  三、冷棚西葫蘆播種時間:應根據早、中熟品種而定。一般早熟品種在雨水前7—8天播種,苗齡應在27—30天為宜;中熟品種可在立春過3—5天為宜,播種前,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把畦裡擺好的營養缽澆透,水下去後立即播種。現在播種的創新技術是播種不用蓋土,只需把催好的芽子用水輔助插進營養缽,因為空間溫度高於地溫,這樣更有利於種子蛻去外皮兒。種子播完後,應平鋪一層薄膜,這樣既起到保護的作用,又有一定的壓力,有利於種子蛻去外皮。

  在此期間,應適當早揭苫,晚蓋苫。如果天氣過冷,可在草苫上覆蓋一層塑料布。三四天後,當種子蛻去外皮,兩莢展平之際,白天應儘量增加光照時間,夜間適當降低溫度。

  當秧苗第一片真葉展平後,可進行一次倒苗,擺放時應注意交錯放置。同時,要適當放風。定植前,更應注意放風,鍛鍊秧苗,增強幼苗的抗逆性。

  四、定植:應選擇晴好天氣。栽培時應注意不要把營養缽的土坨與地表覆平,土坨可露在外面一半左右,這樣有利於緩苗。定植後,可用小竹片起拱,覆蓋一層薄膜,使大棚膜與小拱棚之間有一定的空間,起到保溫的作用。定植七天後,澆一次緩苗水。兩天後,用自做的小耙及時鬆土,同時把露在外面的土坨與地表覆平,以防氣溫升高烤死幼苗。鬆土後,可在壠與壠之間的畦埂上鋪上一層黑膜,這樣既能殺死雜草,又降低了空氣的溼度,使西葫蘆的主要病害大幅降低,但是切不可在定植前鋪膜,以免溫度過高烤壞秧苗,溫度過低不利於根系的生長,這一點很重要。緩苗水澆後,表土乾燥,中午溫度高時,葉面可能萎蔫,這時不用急於澆水,哪裡有溼潤的土壤,根系就向哪裡伸展,這可促使根系向下茂盛生長,根系發達能有效的防止雞爪病的發生。定植十天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要適當放風。

  放風時間應當在早上九點左右,在下午三點左右閉風,切不可在中午氣溫過高時放風。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看適當加大風口與時間。當意見溫度達到12℃時,就不用關閉風口了。

  五、肥料管理:應選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配以施用適當的化學肥料,期間要特別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再有,就是調控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關係,既要做到優質豐產,又不至於累壞瓜秧。還有一點相當重要,如遇連雨天氣,應提前噴施適量的矮壯素或促控劑,防止秧苗過嫩瘋長。在採收中期,由於秧蔓伸長,營養供應不足,造成化瓜,可噴施適量硼肥。還需注意的是,摘瓜時如條件允許,可每天採收一次,這樣採收的瓜大小比較均勻,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品質,西葫蘆的畝產量大約在1萬至三萬斤左右。

  西葫蘆的價值

  新鮮的西葫蘆呈淡綠色的,味道跟它的顏色一樣清香鮮美。葫蘆娃的可愛模樣,看著並不苗條,但是它卻又瘦身的功效呢,除此之外,西葫蘆含有一種豐富的維生素,對面色暗黃的人群有很好的功效,能改善面板的顏色,補充肌膚的養分,讓臉上暗沉得到回覆活力。

  西葫蘆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

  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無論遵循什麼減肥法,減肥的人都通常會感覺到自己面色發黃,面板鬆弛。富含水分的西葫蘆能還你水水的本來面目。

  西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以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可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

  西葫蘆含有鉀、維生素K、可有益於身體健康。

  西葫蘆還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膠等。這些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水解,但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

  西葫蘆含一般瓜類沒有的葫蘆巴鹼和丙醇二酸等,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等功能,有“天然健康食品”和“天然減肥美容食品”之稱。

  西葫蘆花含水量達95%,熱量低,除能提供食量的磷、鐵、維生素A和維生素C外,其他大部分營養物質含量低。

  西葫蘆籽的熱量較高,蛋白質,鐵和磷含量豐富。屬於低嘌呤、低鈉食物,對痛風、高血壓病人有重要功效,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食、常食。

  醫用價值

  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不同品種每100g可食部分***鮮重***營養物質含量如下:蛋白質0.6-0.9g,脂肪0.1-0.2g,纖維素0.8-0.9g,糖類2.5-3.3g,胡蘿蔔素20-40微克,維生素C2.5-9毫克,鈣22-29毫克。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對煩渴、水腫腹脹、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能增強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預防肝腎病變,有助於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食用價值

  西葫蘆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物質,不含脂肪,還含有瓜氨酸、腺嘌呤、天門冬氨酸等物質,且含鈉鹽很低。

  西葫蘆的品種分類

  花葉西葫蘆

  又名阿爾及利亞西葫蘆。北方地區普遍栽培。蔓較短,直立,分枝較少,株形緊湊,適於密植。葉片掌狀深裂,狹長,近葉脈處有灰白色花斑。主蔓第五至六節著生第一雌花,單株結瓜3-5個。

  瓜長橢圓形,瓜皮深綠色,具有黃綠色不規則條紋,瓜肉綠白色,肉質緻密,纖維少,品質好。

  單瓜重1.5-2.5㎏。從播種至開始收穫約50-60日,採收期60天左右,畝產4000㎏以上。

  長蔓西葫蘆

  植物匍匐生長,莖蔓長2.5m左右,分枝性中等。葉三角形,淺裂,綠色,葉背多茸毛。主蔓第九節以後開始結瓜,單株結瓜2-3個。瓜圓筒形,中部稍細。瓜皮白色,表面微顯稜,單瓜重1.5㎏左右,果肉厚,細嫩,味甜,品質佳。中熟,播後60-70天收穫。耐熱,不耐旱,抗病性較強。畝產3000-4000㎏。

  綠皮西葫蘆

  植株蔓長3m,粗2.2㎝。葉心臟形,深綠色,葉緣有不規則鋸齒。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四至六節。瓜長橢圓形,表皮光滑,綠白色,有稜6條。一般單瓜重2-3㎏。嫩瓜質脆,味淡。生長期100天左右,畝產2000㎏以上。

  無種皮西葫蘆

  種子無種皮,為以種子供食用的品種。植株蔓生,蔓長1.6m,第一雌花著生於第七至九節,以後隔1-3節再出現一朵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做蔬菜。老熟瓜皮橘黃色,單瓜重4-5㎏。每100㎏能採收種子1.5㎏。種子灰綠色,無種皮,千粒重185g。種子供炒食或制糕點。


西葫蘆怎麼種植才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