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盆栽應該怎麼種植比較好

  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經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現在盆栽大蒜就有很多人在種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蒜盆栽種植方法,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蒜盆栽的種植方法

  1、將花盆裡裝70%的土,不要太滿,因為後面我們還需要種大蒜,流出大概蒜瓣的高度+1釐米就可以了***參考步驟2的圖***。

  2、將大蒜掰開,把蒜瓣芽點朝上,整齊的排列齊。

  3、在大蒜上覆蓋厚度約1釐米的土壤。有花友會問,需要用什麼土,對於土,沒有過高的要求,不管是園土,還是泥炭土,還是營養土都可以的,當然肥沃的土壤可以讓蒜苗長勢更強壯。

  4、澆透水,放在陰涼處等待發芽就可以了。

  大蒜的生長習性

  1、 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力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 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

  3、 水分:喜溼怕旱

  4、 土壤和營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保水排水效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

  大蒜的臨床用途

  ①治療 細菌性痢疾。大蒜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臨床療效亦明顯。用法:一灌腸法:先用生理鹽水500~800毫升洗腸,再以經水浴加溫至37~38℃10%的大蒜浸出液100毫升,於10分鐘內緩緩注入肛門內,囑患者忍耐15~30分鐘後排便。每日1~2次,3日後可改為每日1次,6~10次為一療程。此法的缺點為肛門直腸及回盲部有燒灼感,初次灌腸時可出現腹痛,但均為一過性。孕婦忌用。日服3~4次***10歲以上兒童每次10毫升,10歲以下每次5毫升,2~3歲每次2.5毫升***。觀察數百例,平均治癒率為95%以上,體溫平均1~2日降至,正常,裡急後重平均2~5日消失,大便平均2~4日恢復正常,一般不致引起便祕。據臨床及實驗觀察,紫皮蒜較白皮蒜殺菌及抑苗作用強,新鮮的比陳舊的效力好。對用大蒜保留灌腸治療的130例急、慢性菌痢患者,治療後行乙狀結腸鏡檢查,病變完全恢復正常者126例***96.9%***,平均時間為6.3日,證明大蒜灌腸治療在促使遠端結腸病變癒合方面有特殊效果。此外,據實驗室觀察,痢疾桿菌在大蒜培養基中,經較長時間後對大蒜的適應能力便逐慚增高,併產生明顯的抗藥性;至於痢疾患者在應用大蒜口服或灌腸治療中,尤其是較長期的治療中能否產生抗藥性 尚需進一步觀察。

  ②治療 阿米巴痢疾。用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同時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顆,分三次生食。治療100例,平均住院時間為7天,治癒率88%,實踐證明,紫皮大蒜較白皮大蒜效力大。治癒病例,為了防止復發,在症狀消失後,仍須繼續食紫皮蒜1~2月。

  ③防治 流行性感冒。用10%大蒜溶液***含普魯卡因0.5%***每4~6小時肌肉注射10毫升,對散發性單純型流行性感冒有較好療效,有些病例在48小時內體溫即完全恢復正常。採用10%大蒜汁***內加3%普魯卡因***每日滴鼻3次,每次6~8滴,連用3天,可起到預防作用。

  ④防治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在預防和對帶菌者的治療上曾採用不同劑量分組觀察,帶菌陽性率由1.5%增至3%;服大蒜後繼續觀察15天,陽性率逐漸降低至零。二用於治療,以10%大蒜蒸餾液***加0.5%普魯卡因稀釋***肌肉注射。5歲以內首次劑量5~10毫升,以後每6小時5毫升。5~10歲首次10~15毫升,以後每6小時10~12毫升。11~15歲首次15~20毫升,以後每6小時10~20毫升。15歲以上者,首次20毫升,以後每6小時20毫升 治療84例普通型患者,全部治癒***其中2例復發,經再用大蒜液治療而愈***。療程平均7.6天,體溫恢復正常平均3.7天,頸強直消失平均5.1天,克氏徵轉陰平均5天,腦脊液恢復正常平均6.1天。治療中未見區域性或全身反應及血尿現象。

  ⑤治療 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大蒜液靜脈點滴治療乙腦17例,除1例重症患者在神志轉為清醒、一般情況好轉而體溫遲遲不降時加用抗菌素外,其餘均未用任何抗菌素,只輔以脫水劑、鎮靜劑及退熱療法,少數加用了激素。結果16例痊癒,未遺留嚴重後遺症;另1例重症患者昏迷高燒,於入院後一天死於呼吸衰竭。治癒病例,神志恢復時間3天以下4例,3~5天7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3天以下3例,3~5天6例,6~8天3例,9~12天3例,13天以上1例。用法:5%大蒜液成人每日80毫升,小兒20~40毫升,分二次靜脈滴注。據臨床觀察,大蒜液能較快的控制病情發展。對入院時神志恍惚、煩躁及寒戰高熱的患者,經治療只有少數進入全昏迷,大多數於1~2天停止發展,很快清醒穩定。療程短,且很少發生合併症。

  ⑥治療 大葉性肺炎。用大蒜糖漿15~20毫升,每4小時服1次***一般用10%,也有用100%的***。治療9例,6例治癒,3例效果不滿意。治癒病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1~3天,症狀及體徵於熱退後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線胸部複查,均在3~6天后陰影逐步減退或消失。

  ⑦治療 百日咳。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適量食糖,5歲以上每次15毫升,並經鼻作15~20次深呼氣,每次持續15分鐘,每日2次,療程為5天。一法用生大蒜30~40克搗爛裝瓶加塞,用氣球作加壓吸入,每日1次,每次15分鐘,7~17夭為一療程,治療100例,對卡他期的療效為100%,痙攣期63.9%,恢復期40%。

  ⑧治療 白喉。用去皮生大蒜3~5克,置75%酒精內浸3~5分鐘,放入消毒器皿中搗爛如泥狀。取2x2釐米消毒紗布墊塗上蒜泥約1~2克,貼於患者雙手"合谷"穴,繃帶固定。經4~6小時,區域性可有痛癢及灼熱感,8~10小時,表面出現水泡,用消毒針刺破拭乾,塗以龍膽紫液,消毒紗布包紮,防止感染。治療16例***9例找到白喉桿菌***,其中4例同時加用青黴素,均獲痊癒。一般敷藥B~10小時後咽喉病灶即明顯縮小以至消失,偽膜逐漸脫落,乃至痊癒。

  ⑨治療 肺結核。採用大蒜液氣管內注射。全療程分為六個階段,每階段治療5日***每日1次注射10毫升***,休息2日,集菌法驗痰***療程結束時作痰培養***。藥液濃度第一階段用1%,以後每個階段依次遞增為2%,3%,4%、5%及6%。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濃度時,可依其能耐受之濃度注射。適應症:支氣管結核新鮮空洞,痰結核菌陽性者,切肺、胸改、填充術後痰仍陽性者。相對適應症:雙側慢性纖維空洞、支氣管結核,以及作為準備手術的慢性纖維空洞型患者的術前用藥***先消滅或減少細菌,防止支氣管結核***。禁忌症:心臟病,肺氣腫具有劇咳者,氣喘病,高血壓病,普魯卡因過敏者,對大蒜臭氣特殊厭惡者。觀察17例,治療前均經各種抗癆藥長期應用效果都不滿意,特別是痰中結核菌不能轉陰,經注射大蒜液後,痰陰轉者12例;有空洞者13例,閉合4例,縮小3例,無改變6例。

  ⑩治療傷寒、副傷寒及副傷寒甲帶菌者。一大蒜片2克,每4小時1次***亦可用大蒜酊,用量按片劑折算***,服至體溫正常後繼續用藥7~9天。療程9~16天。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毫升***,兩側臀肌分注。注射區域性有時有輕度刺激症狀,但不影響治療。治療6例副傷寒甲帶菌者,其中2例單用大蒜液穴位注射,治程分別為10.11天,於治療後第3天大便培養,均轉陰,以後連續培養7.9次均為陰性。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並加用肌肉注射 治程分別為11.18.11.20天;分別於治療後3.6.8.13天大便培養,均轉陰,連續培養8.8.4.8次,亦為陰性。上述病例於出院後4~6個月複查大便,除1例陽性外,餘均陰性。

  ⑾治療黃疸型傳染性 肝炎。用100%大蒜低壓蒸餾液作穴位注射,取穴依次為:肝俞、脾俞、足三裡、天樞、氣海、關元、中脘、下脘、大腸俞、小腸俞等。每天注射1次,按病情輕重,每次取4~8穴,每穴注射1.O~1.5毫升,每天總量為5~10毫升。治療50例,黃疸在4天以內消失者21例,1周內消失者12例,2周內消失者9例,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主要症狀消失時間,最短者2天,最長者24天,以1周內消失者最多。一般治療2天后食慾即見明顯增加。肝腫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最長者38天。少數伴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消失日期為12~14天。肝功能的恢復較慢。

  ⑿治療急性 闌尾炎等。取生大蒜4兩,芒硝1~2兩,共搗爛如泥,另取生大黃粉1~2兩用醋調成糊狀備用。治療時以右下腹壓痛明顯處或麥氏點為中心,先蓋一層直徑大於10釐米的細紗布以保護面板,然後將大蒜、芒硝泥攤在細紗布上***約10x8或12x12釐米大,厚約2~3釐米***,敷於其上,上面再蓋一層細紗布,使上下兩層細紗布粘住,再覆蓋紗布墊一塊,以膠布或腹帶固定。但上述疾病在外敷大蒜合劑的同時,應配合其他治療措施,如對肺炎、盆腔炎,可加用中藥銀黃、四季青注射液或抗菌素,腎絞痛可伴用阿托品,急性尿閉用甘露醇靜脈滴注等。

  ⒀治療化膿性軟組織感染。在感染部於局麻下切開或擴創後,用10% 大蒜浸液***2/3***加入0.25~0.5%普魯卡因溶液***1/3***沖洗膿腔,再用蒜液紗布條充填,次日交換敷科。據50例觀察,絕大多數病人經治療1~2次後 膿腔與創面可完全清潔,無膿性分泌物,逐漸出現肉芽組織,再用油紗布條交換敷料1~2次,即可癒合。蒜液放置不宜過久,超過6日即失效。

  ⒁治療慢性化噥性 中耳炎。用20%大蒜乳劑***蒜汁20毫升,研細阿拉伯膠5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混合均勻成膠狀液,然後緩緩加入蓖麻油75毫升,隨加隨沿一個方向研磨,至成淺黃色乳糜液為止,貯冰箱中,可儲存1周***滴耳,治療45例***單純型38例,壞死型6例,膽脂瘤型1例***,治癒38例,好轉3例,無效4例。治程中未發現不良反應.有1例患者耳膜緊張部前下方發生小穿孔,經滴藥3日後流膿停止,8日後穿孔變小,1月後複查穿孔已癒合。此外,有報道採用大蒜內皮做鼓膜修補術,曾獲得滿意效果,但病例不多,尚待進一步觀察。

  ⒂治療 沙眼。鮮紫皮大蒜去外皮,洗淨搗成泥狀,用 消毒紗布包裹擠出蒜汁,盛在消毒瓶中密閉備用。另以烏賊骨去殼,磨製成3釐米長鴨嘴形小棒,高壓 消毒備用。操作方法:先用0.5%地卡因滴入結膜囊內,1~2分鐘後,用瞼鉤反轉上瞼並固定,使穹窿部結膜完全暴露,1周後複查,如未愈,即進行第2次治療。共治療沙眼患者1256人,治癒率在60%以上,有效率97.9%。

  ⒃治療萎縮性 鼻炎。用40%大蒜液或50%大蒜甘油塗布鼻腔,每日3次,3~4天后即見效果。或以50%大蒜甘油用消毒棉花製成 大蒜油棉栓,均勻鋪蓋鼻腔各個部分。半小時後取出,6~12次為一療程。須持續進行三個療程。

  ⒄治療牙質過敏。將大蒜搗碎,取一小塊置過敏點***痠痛點***,用齒料充填器在酒精燈上燒至微紅,迅灼牙面上之蒜泥,稍壓幾分鐘,痛感即消失。一般採用上法2~3次即可見效。

  ⒅治療 滴蟲性陰道炎。用50%大蒜甘油明膠栓劑,於陰道沖洗後置2枚***每枚1.2~1.5克***於陰道內,每日一次,療程7天。共治404例,治癒者11.3%,有效者75.2%,復發者9%,無效者4.5%。

  ⒆治療阿米巴原蟲性陰道炎。用鮮紫皮大蒜3~4瓣,放在消毒缽中,加生理鹽水I~2毫升,研成泥糊狀備用陰道用1:5000過錳酸鉀溶液灌洗清潔後拭乾。尿道口塗上消毒甘油。使用陰道窺器,將蒜泥先填塞於陰道穹窿 子宮頸然後到陰道壁,15分鐘後抹去所有大蒜泥.4例患者經1~6次治療,陰道分泌物的阿米巴原蟲即轉為陰性 治療7~10天后,潰瘍粘膜即光滑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