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專題複習題有哪些

  ?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一起來看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數學專題複習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數學專題複習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選擇題的答案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1.***-2***×3的結果是

  A.-6B.1C.-5D.6

  2.在下面的四個幾何體中,左檢視與主檢視不相同的幾何體是

  3.下列關於單項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係數是-,次數是2B.係數是,次數是2

  C.係數是-3,次數是3D.係數是-,次數是3

  4.計算-t-2t-3t=

  A.-4tB.-5tC.-6tD.-6t3

  5.在梯形面積公式S=***a+b***h,已知S=30,a=6,h=4,則b的值為

  A.10B.9C.6D.

  ***個小朋友在一起,每兩人握一次手,他們一共握了6次手,12個小朋友在一起,他們一共握手的次數是

  A.18B.60C.66D.144

  7.已知一個多項式與2x2+5x的和等於2x2-x+2,則這個多項式為

  A.4x2+6x+2B.-4x+2C.-6x+2D.4x+2

  8.下列各式運算

  ***1***-***-a-b***=a-b;***2***5x-***2x-1***-x2=5x-2x-1+x2;

  ***3***3xy-***xy-y2***=3xy-xy+y2;***4******a3+b3***-3***2a3-3b3***=a3+b3-6a3+9b3

  其中去括號不正確的有

  A.***1******2***B.***1******2******3***C.***2******3******4***D.***1******2******3******4***

  9.∠α的補角是它的3倍,則∠d等於

  A.45°B.60°C.90°D.120°

  10.數軸上A、B、C三點所代表的數分別是a、1、c,且.則下列選項中,表示A、B、C三點在數軸上的位置關係正確的是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題卡相對應的位置上.

  11.用科學計數法表示6400,記為.

  12.22-******=***-2***3.

  13.一個三位數,它的百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分別為a、b、5,則這個三位數為.

  14.若x=2是關於x的方程ax+3=5的解,則a的值為.

  15.已知線段AB=5cm點C為直線AB上一點,且BC=3cm,則

  線段AC的長是cm.

  16.一個角是25°42',則它的餘角為.

  17.當x=時,5***x-2***與2[7x-***4x-3***]的值相等.

  18.如圖,按此規律,第6行最後一個數字是16,第行最

  後一個數是88.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76分.把解答過程寫在答題紙相對應的位置上.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推演步驟或文字說明,作圖時用2B鉛筆或黑色墨水簽字筆.

  19.***本題滿分8分,每小題4分***計算:

  ***1***-11-28-***-3***×11;***2***.

  20.***本題滿分8分,每小題4分***先化簡,再求值:

  ***1***5a2b+4-3a2b-5ab+5-2a2b+6ab,其中a=4,b=-5;

  ***2***,其中x=-2.

  21.***本題滿分8分,每小題4分***解下列方程:

  ***1***2***x+3***=5x;***2***.

  22.***本題滿分5分***某班同學分組參加迎新年活動,原來每組8人,後來重新編組,每組6人,這樣比原來增加2組.這個班共有多少人?

  23.***本題滿分6分***如圖,點O在直線AB上,OC平分∠DOB.

  若∠COB=36°.

  ***1***求∠DOB的大小;

  ***2***請你用量角器先畫∠AOD的角平分線OE,再說明OE和OC的位置關係.

  24.***本題滿分6分***如圖,延長線段AB到點C,使AB=5BC,D為AC的中點,DB=6,求線段AC的長.

  25.***本題滿分6分***某文具店在一週的銷售中,盈虧情況如下表***盈餘為正,單位為元***

  表中星期六的盈虧數被墨水塗汙了,請你算出星期六的盈虧數,並說明星期六是盈還是虧?盈虧多少?

  26.***本題滿分7分***已知y1=-x+3,y2=2x-3.

  ***1***當x取何值時,y1=y2;

  ***2***當x取何值時,y1的值比y2的值的2倍大8;

  ***3***先填表,後回答:

  根據所填表格,回答問題:隨著x的值增大,y1、y2的值分別有怎樣的變化?

  27.***本題滿分7分***已知麵包店的麵包一個8元,小明去此店買麵包,結賬時店員告訴小明:“如果你再多買一個麵包就可以打九折,價錢會比現在便宜16元”,小明說:“我買這些就好了,謝謝”,根據兩人的對話,判斷結賬時小明買了多少個麵包?

  28.***本題滿分7分***如圖,在數軸上的A1、A2、A3、A4…A20,這20個點所表示的數分別為a1、a2、a3、a4、…a20.若A1A2=A2A3=…=A19A20,且a3=20,=12.

  ***1***求a1的值;

  ***2***若=a2+a4,求x的值;

  ***3***求a20的值.

  29.***本題滿分8分***如圖,AC⊥CB,垂足為C點,AC=CB=8cm,點Q是AC的中點,動點P由B點出發,沿射線BC方向勻速移動.點P的運動速度為2cm/s.設動點P運動的時間為ts.為方便說明,我們分別記三角形ABC面積為S,三角形PCQ的面積為S1,三角形PAQ的面積為S2,三角形ABP的面積為S3.

  ***1***S3=cm2***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

  ***2***當點P運動幾秒,S1=S,說明理由;

  ***3***請你探索是否存在某一時刻,使得S1=S2=S3,

  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初中數學重點知識點

  1、有理數

  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

  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麼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於原點的兩側,並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於0,負數小於0,正數大於負數。

  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

  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

  減法: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乘法: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

  除法:①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一個數的倒數。②0不能作除數。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

  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有括號要先算括號裡的。

  2、實數

  無理數:無限不迴圈小數叫無理數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範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範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3、代數式

  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合併同類項:①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②把同類項合併成一項就叫做合併同類項。③在合併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係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4、整式與分式

  整式: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號先去括號,再合併同類項。

  冪的運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樣。

  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係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係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後,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裡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麼這個就是分式,對於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的運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於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

  加減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與不等式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併同類項,未知數係數化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項的最高係數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式的關係

  大家已經學過二次函式***即拋物線***了,對他也有很深的瞭解,好像解法,在圖象中表示等等,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式來表示,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式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Y的0的時候就構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表示出來,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式中,圖象與X軸的交點。也就是該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式有頂點式***-b/2a,4ac-b2/4a***,這大家要記住,很重要,因為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式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個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變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1***配方法的步驟:

  先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二次項的係數化為1,再同時加上1次項的係數的一半的平方,最後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驟:

  把方程右邊化為0,然後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這裡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為乘積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數分別代入,這裡二次項的係數為a,一次項的係數為b,常數項的係數為c

  4***韋達定理

  利用韋達定理去了解,韋達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積=c/a

  也可以表示為x1+x2=-b/a,x1x2=c/a。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數,在題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況

  利用根的判別式去了解,根的判別式可在書面上可以寫為“△”,讀作“diao ta”,而△=b2-4ac,這裡可以分為3種情況:

  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相同的實數根;

  I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在這裡,學到高中就會知道,這裡有2個虛數根***

  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①用符號〉,=,〈號連線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①關於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號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他是隨著你加或乘的運算改變。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正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減去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負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改向;例如:A>B,A*C<B*C***C<0***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麼不等號改為等號

  所以在題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數,那麼就要看看題中是否出現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現了,那麼不等式乘以的數就不等為0,否則不等式不成立;

  初中數學解題技巧

  1. 觀察與實驗

  *** 1 ***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的通過視覺直觀的發現數學物件的規律、性質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 2 ***實驗法:實驗法是有目的的、模擬的創設一些有利於觀察的數學物件,通過觀察研究將複雜的問題直觀化、簡單化。它具有直觀性強,特徵清晰,同時可以試探解法、檢驗結論的重要優勢。

  2. 比較與分類

  *** 1 ***比較法

  是確定事物共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在數學上兩類數學物件必須有一定的關係才好比較。我們常比較兩類數學物件的相同點、相異點或者是同異綜合比較。

  *** 2 ***分類的方法

  分類是在比較的基礎上,依據數學物件的性質的異同,把相同性質的物件歸入一類,不同性質的物件歸為不同類的思維方法。如上圖中一次函式的 k 在不等於零的情況下的分類是大於零和小於零體現了不重不漏的原則。

  3 .特殊與一般

  *** 1 ***特殊化的方法

  特殊化的方法是從給定的區域內縮小範圍,甚至縮小到一個特殊的值、特殊的點、特殊的圖形等情況,再去考慮問題的解答和合理性。

  *** 2 ***一般化的方法

  4. 聯想與猜想

  *** 1 ***類比聯想

  類比就是根據兩個物件或兩類事物間存在著的相同或不同屬性,聯想到另一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種屬性的思維方法。

  通過類比聯想可以發現新的知識;通過類比聯想可以尋求到數學解題的方法和途徑:

  *** 2 ***歸納猜想

  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明。猜想可以發現真理,發現論斷;猜想可以預見證明的方法和思路。初中數學主要是對命題的條件觀察得出對結論的猜想,或對條件和結論的觀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與方法的猜想。

  歸納是對同類事物中的所蘊含的同類性或相似性而得出的一般性結論的思維過程。歸納有完全歸納和不完全歸納。完全歸納得出的猜想是正確的,不完全歸納得出的猜想有可能正確也有可能錯誤,因此作為結論是需要證明的。關鍵是猜之有理、猜之有據。

1.中考語文第一輪複習題帶答案

2.初三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訓練試題及答案

3.中考試卷複習題及詳細答案

4.中考語文複習題及答案

5.初中數學中考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