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雙孢菇的種植技術

  雙孢菇,最常見的食用菌種之一,肉質肥厚。原生於歐洲及北美洲,人類至少自古希臘時代起便開始食用,人工栽培則約始於17世紀的法國等地,現在則已經廣泛在世界各地栽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菇棚處理

  首先按生產計劃改建原棚或直接新建,牆體厚度不低於0.8米,棚內最高處不低於2.5米,一般以長40米左右、寬6~7米為宜;再採用“兩膜兩苫”覆蓋;棚內吊掛一層黑色塑膜,以使低溫季節揭苫增溫時,只允許熱量進入而無日光直射料床。其次,按栽培畦床劃線挖溝,一般南北向畦床寬1.2米,作業道寬0.4~0.6米,將作業道挖深約0.2米左右,靠向南段可逐漸加深;畦床稍呈龜背狀。最後消毒處理。新建菇棚可噴灑1次百病去無蹤溶液和600倍敵敵畏溶液,然後密閉菇棚,2天后即可啟用;改建棚隔日再用藥1次,以加強消毒殺蟲效果。最後,棚內灌水,在進料播種前5天左右,向棚內灌水,任其自然流滲,使充分灌透,一則增加棚溼,二則降低棚溫。

  2、基料處理

  可按照如下配方進行拌料,麥草3000千克,沼渣2000千克,牛糞粉1000千克,過磷酸鈣80千克,石灰粉120千克,石膏粉80千克,輕質碳酸鈣80千克,豆餅粉100千克,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拌料型***20袋。基料堆酵處理,可安排7月份進行,根據配方常規堆酵即可。

  注意要點:堆酵均勻;無蟲害進入;調pH8~9;含水率65%左右;處理料溫在28℃以下或近常溫時,即可入棚播種。

  3、播種發菌

  一般可安排8月中旬播種。常規播種,每平方2瓶菌種的用種量,分三層播入即可。播種後,密封菇棚,再次灌水至作業道溝內,但不允許有水浸入基料。棚外草苫上噴水降溫,2天后,堅持晚間通風,遇陰雨悶熱天氣時,須進行強制通風。

  4、出菇管理

  ***1***出菇前,畦面有氣生菌絲大量發生,此時應急速降溼、通風,使之倒伏,以利於紐結現蕾。氣生菌絲一旦倒伏,隨後即按每平方1千克清水用量噴灑畦面,同時加強通風。待料面有密密的菇蕾現出時,變強通風為緩通風,控制棚溼至85%以上,並採取草苫噴水等措施,儘量降低棚溫,保證菇蕾正常生長髮育。

  待子實體長至直徑2釐米左右時,結合噴水配製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噴施型***對菇體直噴。待長至4~8釐米直徑時,根據市場需要或訂單要求及時採收,除情況特殊,否則採取“一刀切”的採收方式,以利於二潮菇的發生與管理。

  ***2***採收後,隨即清理畦面,補平凹陷或裂縫處,澆施一次營養精素溶液並隨之清水“鎮壓”,降溫、降溼、閉光處理,使菌絲休養生機,靜待二潮菇發生。

  5、第二批生產

  二潮菇全部採收完畢,一般生物學效率約在40%左右,與常規收穫五潮菇或七潮菇的總產相差無幾。至11月底,即可清棚處理,對菇棚使用百病去無蹤等藥物進行殺菌後,即應開始第二批投料,管理得當時,翌年2月份即進入出菇管理。這樣,即可實現一年兩作的栽培。

  雙孢菇的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粗纖維0.6克、灰分0.6克、鈣8毫克、磷66毫克、鐵1.3毫克、維生素***B1***0.11毫克,維生素***B2***0.16毫克、維生素C4毫克、煙酸3.3毫克。

  雙孢菇蛋白質含量為35%—38%,含有人體必須的6種 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 核苷酸,煙酸, 抗壞血酸和維生素D等,其營養價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稱。深受國內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的青睞。

  雙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異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腫瘤的發生;所含的酪氨酸酶能溶解一定的膽固醇,對降低血壓有一定作用;所含的 胰蛋白酶、麥牙糖酶等均有助於食物的消化。中醫認為雙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壓的作用。經常食用雙孢菇,可以防止 壞血病,預防腫癌,促進傷口癒合和解除鉛, 砷,汞等的中毒,兼有補脾,潤肺,理氣,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惡性貧血,改善神經功能,降低血脂。

  雙孢菇不僅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齊全的菇類蔬菜,而且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