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維權知識問答題及答案***3***


  71、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佈實施以前,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的男女,法律是如何界定的?

  答: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佈實施以前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按事實婚姻處理。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佈實施以後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如未補辦結婚登記,按同居關係處理,雙方不具有夫妻關係。

  72、夫妻任何一方都有提出離婚的權利嗎?

  答:有

  73、夫妻雙方誰先向法院提出離婚,在分割財產時就會對誰少分嗎?

  答:不是。

  74、夫妻分居兩年就算自動離婚了,對嗎?

  答:不對。

  75、帶著未滿十八歲的孩子改嫁,孩子生父是否可以停止支付孩子的撫養費?

  答: 不可以。

  76、什麼是“家庭暴力”?

  答:所謂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

  77、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共有幾章多少條?

  答:九章,六十一條。

  78、丈夫有第三者導致離婚,妻子可以起訴第三者賠償嗎?

  答:不可以。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妻子只能在離婚訴訟中,要求有過錯的丈夫賠償。

  79、“包二奶”構成重婚罪嗎?

  答:這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雙方不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就不構成重婚罪;如果雙方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就構成重婚罪。

  80、《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婦女發展規劃是否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答:是。

  81、 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答:是

  82、對國家工作人員和企業事業組織 職工晚育的有哪些獎勵?

  答:國家工作人員和企業事業組織 職工晚育的,男方所在單位給予七日護理假,女方所在單位增加產假30日;不能增加產假的,給予一個月基本工資或者實得工資的獎勵。

  83、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條件?

  答: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其子女在14週歲以下的夫妻。

  84、如何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答:在生育一個子女後至子女年滿十四周歲之前,可以憑有效證明到居住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85、對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有哪些獎勵?

  答: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自領證之日起至獨生子女年滿十四周歲止,每月發給十元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86、具備哪些情形之一的居民,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答:***一***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含一方再婚,一方初婚***,原有一個子女的;

  ***三***婚後五年以上不孕***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四***夫妻雙方均系歸國華僑或者香港、澳門、臺灣同胞,回國或者回內地定居不滿六年的;

  ***五***夫妻雙方均系獨生子女;

  ***六***從外地遷入我市的少數民族居民,遷入前經當地縣以上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並已懷孕的;

  ***七***市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的其他特殊情況。

  87、經批准生育第二個子女的,應當與生育第一個子女間隔四年以上,但哪三種情況除外?

  答:***一***女方年滿28週歲;

  ***二***再婚夫妻女方系初育者;

  ***三***依法收養子女後又懷孕的。

  88、農村人口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享受哪些方面的獎勵?

  ***1***每對夫婦每年發給獨生子女保健費120元,發至孩子年滿18週歲。由其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支付。

  ***2***農業人口夫妻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享受優先列為家庭經濟發展的重點扶持物件,在資金、技術、培訓、資訊等方面予以支援;組織勞務輸出時優先。

  89、當事人對徵收社會撫養費決定不服怎麼辦?

  當事人對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90、社群戒毒工作由哪一級政府部門負責?

  城市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

  91、***成癮人員有哪四種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1***拒絕接受社群戒毒的;

  ***2***在社群戒毒期間吸食、注射***的;

  ***3***嚴重違反社群戒毒協議的;

  ***4***經社群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的。

  92、當你發現某書店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穢色情書刊時,你可以向哪些機關或部門報告?請列舉2個機關或部門。

  答:***1*** 公安機關***2*** 教育行政部門***3***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4*** 廣電、文化行政部門等

  93、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結合未成年人有不同年齡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加強哪幾方面的教育和研究?

  答:青春期教育、心理矯治、預防犯罪對策。

  94、學生對同學或對其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時,怎樣處理?

  答:按照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28條規定,應當由造成同學人身傷害學生的父母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95、爸在家招待客人,讓小明***初一學生***到超市買二包香菸、一瓶白酒,超市營業員沒有賣給小明。營業員的做法對嗎?

  答:營業員的做法是合法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出售給未成年人煙酒。

  96、父母平時白天經商,晚上打牌,對楊某缺少管教,致使楊某染有不良行為,初二期終考試成績列年級最後一名,其父母認為楊某沒出息,更加不管,不讓楊某回家,楊某父母的做法合法嗎?為什麼?

  答:不合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父母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97、書店經常向中小學生出售帶有淫穢色情內容的書刊,這種行為屬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什麼行為?

  答: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

  98、王甲與李乙都是初二年級學生,星期五放學後,王甲在父母不知的情況下,留宿在李乙家中,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李的家人應在多長時間內通知王的父母?

  答:24小時

  99、中學生劉某在星期日晚上以父母外出,家中無人為由寄宿在同學李某家中。深夜,李某的父親下班後,得知劉某住在家中,便以未成年人不得夜不歸宿為由,讓劉某立即起床走人。問李某父親的做法妥當嗎?你認為他應該怎樣做?

  答:不妥。應當同劉某家長或學校、公安機關聯絡。

  100、未成年人應當如何學會自我保護?

  答: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學法懂法,增強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二是掌握一些正當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防身術、周旋術;三是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從根本上抵禦不良影響的侵害;四是依靠青少年組織維護合法權益。

  101、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範違法犯罪的意識。

  101、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能否公開審理?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對已滿14歲未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已滿16歲未滿18歲的,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102、教育與矯治未成年人的嚴重不良行為有哪些方式?

  答:1、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2、依法予以治安處罰 3、依法收容教養。

  103、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自我防範有哪些要求?

  答:1、自覺配合社會各方面的保護 2、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

  3、自尊、自愛、自強 4、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104、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

  答:***1***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具體體現。

  ***2***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預防和減少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穩定的需要。

  ***3***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淨化社會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105、未成年人應該如何進行自我防範?

  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有外部力量的幫助和支援,也要有其自身內部的努力。只有二者的緊密結合,才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因此,為了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未成年人就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範,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10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多少週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16週歲

  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的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108、未成年造成他人損壞的需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規定,應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了盡了監護責任的,可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109、未成年人應享有哪些權利?

  生存權 、發展權、受保護權 、參與權

  110、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哪些教育?

  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 、文化教育 、紀律和法制教育 、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

  111、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112、在父母或者其它監護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哪些行為?

  家庭暴力 、虐待 、遺棄未成年人、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婦女維權知識問答題及答案“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