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玉米產量的四大技巧

  提高玉米產量是很多農民都想要做的事情,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提高玉米產量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提高玉米產量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提高玉米產量的技巧:防早衰

  由於玉米植株高大,生長期間必然要消耗大量養分和水分,抽穗至乳熟期是玉米生長水肥臨界期,充足的水肥條件是決定玉米高產的關鍵因素。若此時缺水缺肥,勢必造成中後期早衰。

  因此要重施拔節肥、攻穗肥,對於早衰地塊,應在雌蕊小花分化到籽粒形成期,每畝再補施尿素20千克左右。但是如果生育期水分過多,會造成土壤缺氧,這時根系活力減弱,吸水困難,但葉片蒸騰作用不減,尤其是晴天,葉片消耗水分更多,易造成生理代謝失調,出現葉片捲曲,生長緩慢。因此,多雨地區,應做好排澇防漬工作,增強根系活力。

  提高玉米產量的技巧:防空杆

  礦物質供應不足,營養失調,不能滿足果穗分化期對養分的要求,或密度過大,光合弱小,而氮肥多、磷素少、缺鉀等都會造成空杆。

  防治技巧是:在種植時應注意密度,要求大行玉米不封行,以保證株行通風透氣,要適時適量供應養分和水分,以利果穗分化發育。同時,應在施肥時注意氮、磷、鉀三要素合理配比,以便長根壯杆,果穗分化期要進行追肥,抽穗前後看苗適當補肥。如過密或弱株都要及時拔掉。

  提高玉米產量的技巧:防缺粒與禿頂

  早期脫肥,玉米生長到中後期中上部葉片早衰,雌雄穗發育不良,影響授粉結實;土壤中缺少磷肥,植株在孕穗開花期如糖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細胞分裂受阻,穗頂會縊縮,花絲伸長也減慢,影響自然授粉,就會導致禿頂甚至空穗;灌漿期如土壤缺鉀,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運送受阻,籽粒澱粉也必然少。或早期受蟲害、風害,抽雄吐絲期遇到伏旱發生等致使株苗運送養分不足,或開花期遇陰雨、花粉受精受阻等都會造成禿頂、癟粒或空粒。

  防治技巧:

  一是防止功能葉早衰要施足磷鋅種肥,可用磷肥或氮磷複合肥做種肥,用硫酸鋅拌種浸種,或用玉米浸種劑浸種;

  二是加強中後期病蟲害防治,對玉米大、小斑病可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

  三是做好防旱排澇工作。另外天氣不好時,散粉期最好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提高玉米產量的技巧:防倒伏

  留苗密度過大,在莖稈伸長時水肥管理不當,容易造成倒伏,影響產量。防治技巧:種植時要加深耕作層,增施基肥,中耕時適當培土,使玉米紮根穩固。施肥時應注意氮、磷、鉀相結合,並注意植株密度,保證生長期葉片有足夠的陽光,使植株粗壯,以增加抗倒伏能力。

  同時,要注意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實行矮化栽培。由於玉米逐漸由稀植向密植髮展,加之肥、水充足,玉米植物更易增高,故降低高植株玉米的植株高度,實行矮化栽培對減少倒伏損失意義重大。生產上除採用中、矮稈品種外,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玉米健壯素”、“矮壯素”噴施植株,可使株高降低30-60cm,穗位降低15-20cm,有效地增強玉米抗倒能力,提高收穫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