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蘆筍種子如何種植

  進口蘆筍種子和普通的蘆筍種子有所不同,其種植方式也有細節上的差異。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方法。

  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種子處理

  播前用25℃~30℃的溫水浸泡3~5天,每天換水1~2次,待種子吸足水分撈出,拌細沙,裝於容器內,蓋溼毛巾,置於25~30℃條件下催芽,每天翻動2次,經5~8天露白後即可播種。

  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育苗

  1、苗床準備.苗床宜選擇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每畝苗床施腐熟的農家肥2500~3000公斤,磷酸二銨20公斤,鉀肥15公斤,耕翻入土精細整地後作畦,畦寬1.3~1.5米.播種採用縱畦橫開溝,行距20~30釐米,株距7~10釐米,用扎眼器扎眼,每眼播一粒種子,覆土2.5~3釐米,然後蓋上薄草以增溫保溫.播種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溫穩定通過10℃為宜***。

  2、大棚育苗。①營養土配製,腐熟農家肥30%,草炭30%,陳爐灰20%,農田土20%***無農藥殘留***每公斤營養土中加磷酸二銨50克.②營養缽***8×12釐米***育苗,每個缽體內播一粒種子,播深2釐米,覆土2釐米,澆透水.③溫溼度管理,蘆筍發芽適宜的溫度25℃~28℃,出苗後25℃,最高不超過30℃,最低溫度不低於8℃,土壤保持溼潤狀態為宜.出苗後幼苗根系弱小,旱時及時澆水,及時除草,定植前7~10天,開始大通風煉苗,使其適應外界自然環境,達到健苗標準,有地上莖3條以上,地下貯藏根5~7條。

  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定植

  1、選地。選擇土質疏鬆透氣性好,地勢高,排水通暢,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PH值5.8~6.7為宜,前茬不宜種胡蘿蔔、甜菜.

  2、整地與施肥.深翻20~25釐米起壟,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複合肥25公斤做底肥.壟寬1.2~1.4米.3、定植方法。株距30~40釐米,用鐵鍬挖定植溝,深30釐米,寬30~40釐米,溝內畝施三元複合肥25公斤加有機肥1500公斤,施入溝內混合均勻,再撒入10釐米厚的表土,溝中心微高,把分級的筍苗放入溝內,大壯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兩株.將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順溝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線,便於管理培土和採收.一手扶住苗身,先蓋少量土並壓實,然後再蓋細土4~5釐米,澆透水,水滲下後的再蓋土1~2釐米,防止板結和水分蒸發,移栽後3~4天及時查苗補栽,防止缺苗。

  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定植後的管理

  定植後15天進行一次中耕除草,疏鬆土壤,通氣保墒,土壤水分保持60%~70%,過旱應適量澆水,雨季應挖排澇溝,防止存水爛根。

  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病蟲害防治

  1.病害:主要病害為莖枯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為主,做到冬春季徹底清理田園,多施有機肥和鉀肥,促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力,及時清除田間積水,降低地下水和田間溼度,控制發病條件.藥劑防治75%百菌清600倍,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採用波爾液、多菌靈等藥劑塗莖防治莖枯.

  2.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螻蛄、金針蟲、蠐螬。防治措施:清理好園田,剷除雜草,嚴禁使用未腐熟農家肥,發現害蟲,可用90%敵百蟲晶體50克,溶解後加炒熟玉米麵5公斤拌均勻,製成毒餌,撒在蟲害區,每小堆放25克左右,或用辛硫磷1000倍灌根。

  進口蘆筍種子的種植:採筍年

  1、為了提早上市可在4月初,按壟扣小棚,拱高30釐米,寬40~50釐米,覆蓋地膜,出筍後棚溫25℃為宜,超過30℃及時通風降溫.外界氣溫達20℃時,可撤掉棚膜,一般筍高20~25釐米開始採收.

  2、採收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採收,以後各年相同.綠蘆筍要求色澤深綠、鮮嫩、整齊,筍尖鱗片抱合緊密不散失,筍條直不彎曲,無畸形,無蟲蝕,採收時間在上午9~11點為宜.

  3、採收方法,用專用不鏽鋼小刀,整齊地割下嫩莖,莖部不要留高茬,放於筐內用溼毛巾蓋上,放在陰涼處,防止跑水老化.對生長過細、彎曲、畸形、殘枝、弱枝病株應及時割除,每株留1~2個健壯莖杆進行光合作用,當其高度達到70釐米及時摘心,控制株高.

  4施肥,催芽肥,春季結合耕翻,可距植株30~50釐米處開溝,每畝施三元複合肥20公斤.長筍期每月可追肥一次,畝施三元複合肥或尿素5~10公斤,追肥後應澆水,並及時除草,否則蘆筍抽芽細小,彎曲、纖維多老化,雨季前拿起大壟,挖好排水溝,避免造成秋後地內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