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的沖泡時間是什麼

  大紅袍是中國的一大茶類,一直深受眾人的喜愛,所以很多的人都會在空閒的時候泡大紅袍來喝。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大紅袍的沖泡時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紅袍的沖泡時間

  第一泡的沖泡時間約為1-2分鐘後;可根據茶葉適當根據茶的老嫩和茶量的多少來調節時間,以後每泡可延長5-10秒。

  大紅袍的沖泡方法

  1.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2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裡外皆燙。

  3.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階茶一般儲存都較好。

  4.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5.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6.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7.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8.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衝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

  大紅袍的沖泡注意事項

  ***1***水溫 水溫的選擇因茶而異,茶越細嫩水溫則低,茶越粗老水溫則高。水溫的控制要長時間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如八九十度的水溫是在水開後多久才能達到,這與煮水時的茶具、室內的溫度等客觀因素都有關。同樣,高溫水的維持也要十分注意,水不能長時間煮沸,這是用水常識,但是在是沖泡 烏龍茶時,每一泡都對水溫有要求,我們就要在用水時注意及時調整隨手泡的開關或新增清水。沏茶的水溫高低是影響茶葉水溶性內含物浸出和香氣揮發的重要因素。水溫過低,茶葉的滋味成分--香味就不易充分溢位;水溫過高,特別是悶泡,則易造成茶湯的湯色和茶葉的暗黃,且香氣低。

  但用水沸過久的水沏茶,則茶湯的新鮮風味也要受損。故沏茶究竟用水溫多少,要因茶而異。 不同茶類對沏茶水溫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說,細嫩的高階 綠茶,以水溫85度左右的水沖泡為宜。如沏名茶碧螺春、明前龍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紅袍、黃山毛峰、君山銀針等,切勿用沸水沖泡。因芽葉細嫩,用沸水則將芽葉燙泡至過熱而變黃變老,失去茶葉的香味,其營養成分也隨之減少。可將沸水先衝入保溫瓶內,過一段時間,待水溫下降至85度左右時再沏茶;而烏龍茶、花茶宜用95度的開水沖泡; 紅茶如滇紅、祁紅等可用沸水沖泡;普洱茶用沸水沖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衝即飲,沏水後以浸泡2-3分鐘為佳,勿超過5分鐘,以保持茶香;一般綠茶、紅茶、花茶等,也宜用剛沸的水沏茶;而原料粗老的緊壓茶類,還不宜用沸水沏,需用煎煮法才能使水溶性物質較快溶解,以充分提取出茶葉內的有效成分,保持鮮爽味。 但僅從營養角度考慮,用沸水沏茶可使茶水中的水溶性物質較快較多地溢位。

  經研究,同樣的沏茶時間,用沸水沖茶,茶葉中的有效成分的浸出量為用低溫水沖泡的2倍。隨著沏茶水溫的提高,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糖類、 咖啡鹼等成分的浸出率相應增大,除糖類外,都以水溫90度升至100度時,其浸出率的增幅最大。說明沏茶水溫的提高有利於茶葉有效成分的浸出,對人體健康有益,同時也有利於茶湯濃度的提高。

  ***2***掌握沏茶的"茶水比" 沏茶時,茶與水的比例稱為茶水比。不同的茶水比,沏出的茶湯香氣高低、滋味濃淡各異。茶水比過小***沏茶的用水量多***,茶葉在水中的浸出物絕對量則大,由於用水量大,茶湯就味淡香低;如茶水比過大***沏茶的用水量少***,因用水量少,茶湯則過濃,而滋味苦澀,同時又不能充分利用茶葉浸出物的有效成分。故沏茶的茶水比應適當。由於茶葉的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各人飲茶習慣的不同,對香味、濃度的要求不同等因素,對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而不同的茶類也有不同的沏茶方法。

  一般認為,沖泡綠茶、紅茶、花茶的茶水比約可採用1:50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每杯約置3克茶葉,可衝入不低於150毫升的沸水***。品飲鐵觀音、武夷巖茶等烏龍茶類,因對茶湯的香味、濃度要求高,茶水比可適當放大,以1:20為宜***3克茶葉,衝入60毫升以上的水***。 再從個人嗜好,飲茶時間來講,喜飲濃茶者,茶水比可大些,喜飲淡茶者,茶水比可小些;飯後或酒後適度飲茶,茶水比可大些,臨睡前因宜飲淡茶,茶水比則應小些。用茶壺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壺沏茶,用水量不宜過大。若一次沖泡水量過多,則壺內熱量增大,易使茶湯味變淡,甚而將茶葉燙熟,減少香味,同時還易破壞茶中的維生素C。

  若水量過少,會使水中氨基酸與兒茶素的比例失調,使茶葉苦澀不爽。更影響口腔內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覺。一般用紫砂壺泡較名貴的茶葉,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壺為宜。壺內放置的茶葉也應適中,過多過少也影響茶味。在中型壺內放置壺內容積三分之一的茶葉較合適,也可以每1克茶葉衝入50毫升的水為限***細嫩茶葉的用水量適當減少,粗茶葉的用水量再適當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