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地膜全程覆蓋種植方法介紹

  洋蔥地膜全程覆蓋的種植是很多農民的種植首選技術,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種植洋蔥地膜全程覆蓋呢?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洋蔥地膜全程覆蓋種植方法。

  洋蔥地膜全程覆蓋種植方法

  1 品種選擇

  一般選用中晚熟進口雜交種,如金山久旺、紅福、太陽格林、潘多拉、奧迪等,以提高商品性和產量。

  2 播種育苗

  培育壯苗是洋蔥獲得高產的關鍵,壯苗標準是苗齡50~60 d,株高20~30 cm,3葉1心至4葉,假莖粗0.5~0.6 cm,無病蟲危害。為培育適齡壯苗,只能提早播種,宜早不宜晚,宜大不宜小。

  苗床準備

  在播種前10~15 d,用肥沃田園土和優質腐熟農家肥按7 ∶ 3拌勻過篩,整平做畦,並加入土菌靈100 g·m-2撒於床面。提前於2月10日扣棚暖地,以利於提高地溫。每667 m2大田需苗床面積20 m2。

  播種

  可於2月中下旬直接播種,為了提高出苗率,也可溫水燙種。用50~55 ℃溫水燙種,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0 ℃左右時再浸種20~30 min,撈出後種子不相粘連時即可播種。如播種期偏晚則需進行催芽,用溼布包好放在18~20 ℃ 的溫度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當50% 種子露白時播種。每667 m2苗床播種4~5 kg可定植1.6~1.86 hm2。播種後澆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澆水。當出苗率達80% 時,視天氣情況揭去地膜,確定是否澆水。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原則是前期以促溫控水為主,後期主要是控溫不控水,加強通風。出苗前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 ℃,夜間12~18 ℃,防止幼苗徒長。苗期根據苗床溼度澆水1次,並追施磷酸二氫鉀,防止因缺肥、乾旱而形成弱苗。苗期人工除草1~3次,定植前7 d停止澆水,加大通風進行煉苗。

  3 大田定植

  定植前準備

  選取排灌方便、地勢平整、土質肥沃、土壤疏鬆,連續2年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沙壤土,結合翻地667 m2施優質腐熟農家肥10 m3,草木灰1 m3、磷酸二銨25~30 kg,尿素或長效碳銨10~50 kg,硫酸鉀5~10 kg。將地耙平後做成1.3 m寬的平畦。用寬1.4 m、厚0.006 mm黑色或白色地膜覆蓋,防止雜草滋生。覆膜前可用48%氟樂靈乳油封閉性除草,每667 m2用藥100~150 mL加水30 kg或混沙土***667 m2用25 kg***,噴撒後及時靶耱,以防光解,澆水前覆地膜***移栽前7~10 d覆膜***。

  定植時期與方法

  一般於4月下旬,當假莖粗0.6~0.7 cm,幼苗株高30 cm左右、3葉1心到4葉時定植。起苗後用20% 移栽靈乳油1 000倍液蘸根。黃皮洋蔥每幅移栽8行,紅皮洋蔥每幅移栽9行,株距12~15 cm,行距15~16 cm,平均667 m2定植2.5萬株,定植深度2~3 cm。苗要栽直,栽後覆土,根與土要密切結合。栽得過深影響鱗莖的膨大,栽得過淺則影響成活率,移栽後及時澆緩苗水。

  定植後的管理

  定植後5~6 d澆1次緩苗水,以後每10 d澆水1次。在鱗莖膨大前10 d 需進行蹲苗,此時正值洋蔥從葉部生長向鱗莖膨大的轉折期,控制澆水可抑制葉片生長,促使養分向葉鞘基部積累。如果不蹲苗,則會引起植株徒長,不利於鱗莖膨大。鱗莖開始膨大後是追肥、灌水的關鍵時期,每7 d澆水1次,隨水667 m2追施尿素20 kg,48% 氮、磷、鉀複合肥20 kg,以滿足洋蔥旺盛生長期和鱗莖膨大對養分的需求,採收前7~10 d停止澆水,以利鱗莖組織充實,提高耐貯藏性。

  4 適時採收

  適收期標誌:鱗莖已充分膨大,假莖頸部鬆軟,地上部管狀葉自然倒伏,大部分植株第1~2片葉枯黃,第3~4片葉的尖端部分變黃即可採收,留3~5 cm假莖,蔥頭採收後在田間晾晒2~3 d,去掉泥土等雜物。選擇鱗莖緊實,無分球裂球,無黴爛變質或抽薹,無病蟲害,外皮薄而不脫落的鱗莖進行分級裝袋,以便貯運銷售。

  5 防治病蟲害

  移栽後苗期結合灌水衝施50% 辛硫磷乳油10~15 kg,或噴施50% 辛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氫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用藥一般1次,最多2次。用藥時間與收穫期間隔在90 d以上。生長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25% 瑞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2% 霜黴威水劑600倍液、50% 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64% 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霜黴病、灰黴病、紫斑病等病害。用生物農藥1.8% 阿維素乳油3 000倍液防治斑潛蠅和蔥薊馬;選用77% 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 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4 000倍液、90% 新植黴素可溼性粉劑4 000~5 000倍液、30% DT殺菌劑500倍液,667 m2藥液用30 kg,噴施2次,間隔7~10 d防治軟腐病;選用6% 春雷黴素可溼性粉劑300倍液、高錳酸鉀6 000倍液防治根瘤病。噴施50% 辛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 溴氰聚酯乳油1 500~2 000倍、或90% 敵百蟲1 000倍液防治地蛆。由於洋蔥葉片光滑,為增加粘著力,30 kg藥液中可加60 g洗衣粉。

  洋蔥種植方法

  1.重品種選用高產、優質、抗病、市場銷路好的金太陽、本地紅皮洋蔥等優良品種種植。

  2.加強育苗和苗期管理

  2.1重苗床整地、施肥、理墒。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塊做苗床,將苗床翻犁2-3遍後,每畝用沼渣2000kg或腐熟細碎的優質廄肥2000-3000kg,鋪撒均勻後理墒,墒寬1-2m、高10cm,溝底寬25cm,每畝用尿素5kg或複合肥10kg撒施作種肥,澆透水後,8月中下旬即可播種。

  2.2精細播種。一般每畝苗床播種4-5kg,播種後覆1-1.5cm厚的細肥土,播種後保持土壤溼潤,視土壤情況適時澆水,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施肥數量每畝用腐熟的人糞尿1000-2000kg或尿素10-16kg,幼苗有1-2片真葉時,及時進行間苗除草。

  3.適時進行大田整地施肥,移栽

  3.1科學整地,合理施肥。水稻收穫後及時翻犁晒垡,細碎土塊,施足底肥,每畝施沼渣3000-3500kg或優質農家肥4000kg、尿素8kg、普鈣20-25kg、硫酸鉀10- 20kg或草木灰50-60kg。

  3.2規範理墒,平整墒面。按2m的規格開墒,墒面寬1.8m。

  3.3合理蓋膜、及時除草。在蓋膜定植前進行化學除草,每畝用100g“撲草淨”或150ml“除草通”對水50kg噴於墒面上,隨後使用2m寬的地膜覆蓋,地膜四周用土壓實,捂1d後即可定植,這樣除草效果更好。

  3.4合理密植。選用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大小均勻的優質洋蔥苗,於10月上、中旬按19cmx19cm的株行距用手指直接破膜定植,一般肥田每畝移栽1.2-1.3萬株,中等田塊每畝移栽1.4-1.5萬株,栽植深度2-3cm為宜。

  洋蔥管理方法

  適時澆水。洋蔥定植後20d左右為緩苗期,水分管理原則是澆水次數要多,澆水數量要少,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宜。洋蔥進入莖葉生長期時,既要促其生長健壯,又要防止植株徒長,一般每8-9d澆1次水,使土壤乾乾溼溼,達到促進生長,控制徒長的目的。進入2月份,洋蔥鱗莖開始膨大後,必須隨時灌水,保持土壤鬆軟溼潤,收穫前7d停止灌水。

  中耕除草。一般苗期薅除3-4次,結合澆水進行,莖葉生長期除草2-3次,洋蔥封行時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cm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