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春豆角栽培技術

  大棚種植豆角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種植豆角的手法,大棚的豆角要怎樣種植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品種選擇

  應選擇早熟、優質、高產品種,主要品種有:紫花油豆、花生料油豆、哈菜豆一號。

  二、育苗

  育苗採用溫室內營養缽育苗。

  1、播種播種期一般為南部地區3月上、中旬,北部地區3月中、下旬。播種量每667平方米移栽田需種量4-5公斤,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00克。播種時苗床土壤含水量要達到80%以上,溫室內床土土溫要保持在12℃以上。氣溫白天20-25℃,夜間15-16℃。播種時要將營養缽澆透底水,水滲後,每個營養缽點播3—4發芽種子,覆土1.5cm,然後扣小拱棚。

  2、播種前的準備播種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播種床的製作及營養土的配製

  播種床在溫室內應根據溫室的大小情況,確定播種床的大小,將營養缽擺放在育苗床內。營養土的配製:用60%的園田土,30%的腐熟有機肥,10%的腐熟大糞肥,然後加入根瘤菌肥、長效微生物複合肥混拌均勻即可。然後將配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缽中,營養缽直徑為8cm或10cm,高12cm。

  ***2***種子處理播種時選擇粒大飽滿無病斑的幹種子,選用1%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0分鐘,以殺滅種子表面的炭疽病菌,用清水沖洗淨後涼幹。

  ***3***催芽播種前2—3天常溫水浸種3—4小時,在30℃下催芽24小時,胚根頂破種皮即可。

  3、苗期溫度及水分管理播種後至出苗,白天20-25℃,夜間15-16℃,3—4天拱土後子葉展平,撤膜降溫。白天15—20℃,出苗後1O天真葉出現,真葉展開至定植前10天,要求提高溫度,白天20—25℃,以利於花芽分化和根葉生長,定植前10天進行幼苗鍛鍊,白天15—20℃,夜間12-15℃。在水分管理上,由於菜豆幼苗比較耐旱,出苗後根據幼苗長勢和土壤水分情況,適當補水2—3次,既不要過幹也不要過溼。

  壯苗標準,鍛鍊好的壯苗,株叢矮而壯,根系發達,2—3片真葉,苗齡30—35天。

  三、定植

  1、定植前的準備

  ***l***整地施基肥選擇地勢平坦、向陽的地塊,每公頃施入45—60噸的有機肥做基肥,然後耕翻土地做畦。

  ***2***扣棚定植前20—25天扣棚,一般在2—3月中旬扣棚,棚膜採用無滴防老化棚膜,聚乙烯塑料棚膜用量每667平方米用膜120公斤。

  2、定植

  ***l***定植安全期的溫度指標及保溫措施菜豆定植到大棚時,棚內土溫必要穩定在10℃以上,夜間氣溫不低於8℃,一般在4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時的保溫措施:內保溫採用大棚內扣小棚,掛雙層幕,必要時採用棚內點暖風爐,外保溫主要採用在棚四周加蓋草苫子。

  ***2***定植方式與密度矮生菜豆,穴行距30cm*60cm,畝保苗8000—10000株,蔓生菜豆一般為畦栽,畦寬1.2cm,每畦栽雙行,株距20—25cm,畝保苗6000—8000株,蔓生種也可與油菜等綠葉菜套種,高畦栽培,畦寬1m,每畦定植雙行,垵距25cm,行間栽油菜三行株距10cm;菜豆開花前拔出油菜,同時插架引蔓。定植時開溝灌水,以溼透土為宜,然後覆上乾土。

  四、田間管理

  1、定植後至開花結莢前管理

  ***1***中耕培土菜豆在定植緩苗後,即應中耕培土,使土壤疏鬆,有利於地溫增高、促進根系生長,一般從定植後到開花前,每隔一週左右,即中耕一次。中耕要深,隨著中耕,適當向根莖部培土。以利根莖部位不斷髮生側根。

  ***2***溫度及水分管理定植後的溫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間15—20℃,進入開花期白天20℃左右,夜間15℃以上,以利正常開花結莢。在水分管理上,由於菜豆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所以從定植到開花前一般不進行灌水施肥,以防莖葉徒長。開始開花時,要加大放風量,排除潮溼空氣,以利於授粉,避免落花,減少病害。

  ***3***搭架蔓生種在蔓莖抽出30cm時,應進行搭架,雙行種植的可將兩行併攏成人字架,單行種植應搭成立架或人字架。

  2、結莢期的管理

  ***1***肥水管理矮生菜豆呈現花蕾時蔓生菜豆抽蔓後開始追肥灌水,以促進秧莢的迅速生長。結合灌水追施磷酸二銨1次,按每公頃225-300kg施入,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不宜過大,蔓生種可10—15天灌一次,追施2—3次化肥,每次150-225kg磷酸二銨。用0.01-0.03%的鉬酸銨浸種或噴施植株。可促進菜豆早熟並提高早期產量。

  ***2***通風管理通風換氣,定植後一週內,一般不進行通風換氣,使棚內保持高溫,以利緩苗。當溫度超過30℃時,中午應該短時間內通風,從緩苗到花期應保持25℃左右,以促進生長,開花結莢期在保持20℃左右的前提下,風量大,有利於授粉,結實和莢果肥大。高溫高溼會引起落花,溼度應保持在75%,終霜期後晝夜放底風。

  五、病蟲害防治

  1、病害防治開花結莢期可用2000—3000倍粉鏽寧防治鏽病;600倍液75%百菌清防治灰黴病、紅斑病、炭疽病,用5%百菌清粉塵劑防治灰黴病、炭疽病。

  2、蟲害防治生長期用1000—1500倍40%樂果防治蚜蟲,結實期用2000-3000倍40%菊殺乳油或3000—4000倍速滅殺丁防治菜青蟲、甘蘭夜蛾、蚜蟲、紅蜘蛛。

  六、採收上市

  菜豆供食用的是嫩豆莢,當豆莢達到商品成熟時,要適時採收。一般矮生種定植後25-35天開始採收,蔓生種定植後35—45天開始採收,3—5天收穫一次,結莢盛期1—2天採收一次。採收過晚影響品質和後續花序的結莢,採收的果莢要及時上市,沒上市的可在3℃的環境下保鮮。

  七、清潔田園

  對病株病葉要及時清除田園。集中一地燒掉埋好。7月上旬採收結莢。對架條要集中存放,以防病株上的病菌蟲卵第二年危害,達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

  早春豆角種植技術

  一、注意補充硼、鋅、鉬等

  豆角種植之前,要施足基肥,一般來說,每畝施用5-8方充分腐熟的稻殼糞或者雞糞,高鉀複合肥100-120斤,過磷酸鈣50斤左右。另外,豆角對硼、鋅、鉬等微量元素的需求特別大,尤其是在進入開花結果期後對微量元素比較敏感,因此要注意基肥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可每畝用硫酸鋅2公斤,硼酸或者硼砂1公斤,鉬酸銨150克。為防止施用不均勻,可將這些中微量元素兌成溶液,翻地前噴灑在地面上,隨基肥一起翻至土壤中,後起壟開溝準備定植。

  二、加強保溫,適期移栽

  豆角屬於喜溫蔬菜,不耐低溫,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30℃,拱棚早春茬豆角育苗時外界溫度還很低,且不穩定,因此保溫非常重要,此時可選擇在育苗棚中育苗。待定植前幾天,可適當增大通風,降溫煉苗,白天苗床 20~22℃,夜間12~15℃,結合葉面噴施甲殼素、白糖等提高葉片活性,增強植株抗性。定植前一週左右澆棚一次,利於定植前地溫的回升,定植時最好穴施生物菌肥,以此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數量,改善根際土壤環境,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

  豆角根系比較發達,但木栓化比較早,再生能力較弱。因此,早春茬豆角需要特別注意豆角的育苗期,避免延期定植。一般來說,早春茬拱棚豆角可以在2月上中旬播種,2月下旬到3月初豆角幼苗出現2-3片真葉時定植為好,苗齡期20-25天。定植的適宜溫度指標是10釐米地溫穩定通過15℃,氣溫穩定在12℃以上。定植時,適合選擇在晴朗天氣上午進行,移苗時須帶完整土坨,小心操作,保護好根系。定植後覆蓋地膜,以保溫保溼。澆緩苗水時可適當隨水衝施一些甲殼素、海藻酸類肥料,以此提高根系活性,利於新根的萌發,促進緩苗,注意水量不宜過大,防止地溫恢復慢,對幼苗的根系產生傷害,待後期氣溫回升以後,天氣晴好時,開始全面補充土壤水分。定植以後的保溫工作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目前拱棚種植的豆角都有二膜覆蓋,如果夜溫過低,降到10℃以下時,還需要在每個種植行上起小拱覆蓋三膜,防止幼苗遭受低溫凍害。當白天二膜內溫度升高時,揭除三膜,增加光照,促進光合作用。

  三、注意花期肥水管理

  提高坐莢率

  豆角一旦進入開花結果期,肥水管理相當重要。一般來說,開花期間,棚室內的白天溫度適宜控制在22-28℃左右,不宜過高,超過32℃容易引起落花落莢,豆莢短小畸形,嚴重影響到產量和品質,夜間溫度需要控制在15℃左右,晝夜溫差小易出現徒長,也會造成落花落果。

  在澆水上,應根據豆角耐旱不耐澇的特點,從幼苗定植到開花前,在土壤墒情允許的前提下適當控制水量,如果土壤乾旱,可採取澆小水的方式補充水分,同時注意氮、磷肥的使用,以利於豆類根瘤菌的生長,增強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豆角進入開花期以後,儘量避免澆水,防止落花落果,待坐莢後植株水分和養分的需求量大增時,加大水肥的供應,可隨水衝施一些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生物菌肥,利於豆莢生長。豆類作物對硼等需求量較大,開花前要及時噴施硼肥,利於開花坐果。

  為避免植株早衰,建議菜農在追肥時合理調配追肥比例,增加生物菌衝施肥、甲殼素或海藻酸的用量,輪換或者搭配使用,利於提高根系的抗逆性,避免植株早衰。此外,也要注意葉面肥的使用,可葉面噴施芳潤、志信等全營養葉面肥500倍混加愛多收6000倍,也能有效養護葉片,延緩植株早衰。

  四、病蟲害防治

  病害方面:為害早春茬豆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鏽病、菌核病、疫病等。炭疽病是豆類蔬菜生產中的重要病害,國內各產區均有發生,特別是潮溼多雨的地區,為害嚴重。葉、莖、莢都可被侵染。菜農可選擇10%苯醚甲環唑1500倍、25%咪鮮胺1500倍、25%溴菌腈可溼性粉劑1000倍等進行噴霧防治。豆角鏽病,以為害葉片為主,嚴重時也危害葉柄和豆莢,藥劑可選用25%粉鏽寧***三唑酮***2000倍液噴霧防治。豆角菌核病,可用速克靈或撲海因l500倍液噴霧防治。豆角疫病可選用58%雷多米爾錳鋅500-800倍或72.2%普力克800倍。病害防治要抓早,及時發現,及時用藥,同時要注意多種藥劑的輪換交替使用,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蟲害方面:為害豆角的害蟲主要有蚜蟲、茶黃蟎、斑潛蠅、豆莢螟、粉蝨等。對於蟲害的防治,優先選用物理防控措施,首先是防蟲網的設定,隨著外界天氣轉暖,害蟲逐步開始為害,因此要提前在風口處設定防蟲網,儘量減少外界害蟲進棚為害。其次是利用趨性誘殺,對於蚜蟲、粉蝨等可選用黃板誘殺,豆莢螟成蟲、斑潛蠅成蟲等可用糖醋液混加敵百蟲誘殺。如果蟲害發生嚴重時,可用化學藥劑防治,對於蚜蟲和粉蝨類可用25%吡蟲啉或3%啶蟲脒噴霧防治;茶黃蟎可用20%噠蟎酮或10%噻蟎酮噴霧防治,由於茶黃蟎具有趨嫩性,要注意幼嫩部位的用藥;根據豆莢螟幼蟲鑽蛀為害的特點,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使用殺蟲劑或者殺菌劑,噴藥以後在用藥安全期內不要採摘豆角,避免藥劑未分解,影響豆角安全性。

  大棚豆角鏽病白粉病綜合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噴灑70%甲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40%瑞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粉必清150倍液。5至7天,連續噴2至3次。

  豆角配方施肥技術

  1 需肥特性:生產1000公斤豆角需要純氮10.2公斤,五氧化二磷4.4公斤,氧化鉀9.7公斤。

  2 畝產2000公斤施肥要點:

  2.1 基肥。定植前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45%“撒可富”硫酸鉀型三元素複合肥40公斤。

  2.2 葉面肥。 在現蕾時葉面噴施1.8%復硝酚鈉水劑6000倍液或1.2%復硝酚鈉水劑4500倍液一次,間隔10天噴施“撒可富”葉面肥1~2次。


猜你感興趣:

1.如何種植塑料大棚早春豆角

2.早春大棚豇豆種植技術

3.如何種植早春大棚辣椒

4.冬季大棚如何種植豆角

5.如何提高早春豇豆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