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花種植的方法是什麼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花卉,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想知道白菊花是怎麼種植的。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白菊花種植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菊花種植的方法

  一、土壤選擇及繁殖方法

  白菊花雖喜溫暖但也比較耐寒。相對而言,溼潤的土地比較適宜,土壤太乾會導致植株分支少,生長髮育慢,直接影響到花的數量和質量。因此,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地、向陽背風的地方特別適宜白菊花的生長。

  在種植時,要對種植園進行整地,一般選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並且每公頃土地施豬圈30000~75000kg加45%的硫酸鉀型複合肥300kg作基肥。

  菊花的繁殖方式有許多,也都相對比較成熟。其中,分根繁殖最為普遍,也是菊花繁殖的主導方法。分根繁殖對菊花的種植時間有要求,一般在4~5月間進行栽培。如果栽培過早,容易導致根部嫩容易斷,同時當時氣溫低,影響生長速度最終導致產量不高。分根時一般選擇陰天,將菊花株挖起,將菊苗分開,挑選出根鬚多及粗壯根。在栽培前,只需要留下23cm左右長的枝長,去掉苗的頭。將苗種植在14cm左右的深的溝內或者9cm左右深的穴內,行距保持在75cm,株距45cm左右。

  二、肥水管理

  菊花的根系還是很發達的。其根部入土也比較深,根鬚較多,所以吸收養料的力度很強,肥量要求大。整個生命週期,一般需要施肥三次。

  第一時期在種植時,要進行一次施肥。這時需要施人糞尿300kg左右,加水4倍。

  第二次施肥是在菊花第一次打頂時。每公頃施人糞尿7500kg左右或硫酸銨150kg,地上葉面噴施花喜歡600倍液+30%天達惡黴靈水劑1500倍+2%天達阿維菌素2000倍液。

  第三次施肥是在將形成花蕾時。用人糞11250~15000kg或用硫酸銨每公頃150kg,促使多結果蕾,花多和朵大,花瓣肥厚,提高產量及品質。溼潤的土地是最適合菊花生長的,白菊花比較不抗旱,但是積水會導致爛根。所以在春季要少澆水,以免幼苗徒長,這一時期只要保證成活就行。到了乾旱的6月後就要經常澆水,如果長期雨量大,也要及時疏通排水,以免生病蟲害及爛根。

  白菊花食用好處

  菊花摘取花頭後,上籠蒸3-5分鐘後取出晒乾,為 杭菊花。碟形或扁球 白菊花狀,直徑2.5-4cm,數個相連成片,總苞由3-4層苞片組成,苞片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舌狀花數輪,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摺疊,彼此粘連,無腺點,管狀花多數,黃色,外露,氣清香,味甘,微苦。 懷菊花:將花枝摘下,陰乾後剪取花頭。為不規則的球狀或壓扁狀,直徑1.5-3cm,離散,舌狀花,類白色,徑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

  體輕,質柔潤,干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白菊花性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沖泡方式:可取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許茶葉***置於飲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溼飲用最佳。常飲本品,春暖去溼、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季清火。更能美容養顏、補血提神,以增強生命之活力,使人延緩衰老,更能使老年人 延年益壽,是一種高效超值之保健飲品。

  菊花栽培管理方法

  菊花盆栽或地栽皆可,但地栽忌連作。菊花適應性強,對氣候和土壤要求不高,我國各地均可栽培。菊花喜溼潤,忌積水。喜水陰,忌烈日,屬短日照植物。菊花耐霜寒 。在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及通風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氣溫在10℃以上開始萌芽,20℃-25℃時最適宜生長。

  菊花的不同栽培方式,決定管理方法的不同。這裡著重介紹一下盆栽菊花的管理方法。每一位菊花愛好者,都希望自己培育的菊花能花繁葉茂。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做好菊花的換盆、澆水,施肥、摘心、疏蕾等工作。

  ***1***換盆:菊苗扦插成活後,要擇陰天上盆。盆土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後大,經2-3次換盆,到7月份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製成混合土壤植株。澆透水後放蔭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逐步移至向陽處養護。

  ***2***澆水:要求做到適時、適量合理澆水。它的成敗,直接關係到菊花的生長、開花的好壞。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這樣有利菊苗根系發育;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溼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

  此外,澆水最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衝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干時澆 ,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

  ***3***施肥: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在植株生長過程中施追肥時,不要過早過量,一般可隔10天施一次淡肥。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週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豔一些。

  應當注意的是,每次施肥要待盆土干時再施,施肥前先鬆土,後要澆水。不要把肥液澆到植株和葉面上,以防葉片枯黃、發爛、最好在施肥後,用噴壺向植株噴水,衝去植株葉面上沾染上的肥液。

  ***4***摘心與疏蕾: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釐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以後葉長出新枝有5-6片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俗話說“菊不盈尺”,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使其長得矮而壯。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枝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這樣以後每盆菊可開4-7朵花,花朵就比較大很富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