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鱷龜飼養

  小鱷龜偏肉食性,主食魚、蝦、蛙、蠑螈、小蛇、鴨、水鳥,間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喜夜間活動、攝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方法

  1、建池分養

  龜池以15-20平方米為宜,池深1.5米,水深0.8-1米。每平方米可放養種龜1組***1雄2雌***或中龜3組或幼龜5-10組或稚龜10-20組,按大小不同分池飼養,不可混養,以免影響小龜生長。

  2、科學投食

  初春和初冬每天中午投食1次,春末到深秋是攝食旺季,每天投食2次,上午9時左右投食40%,傍晚再投食60%,投食應固定一處,投下的食料在150分鐘內吃完為度,吃不完下次可少投。食料大的要切小,硬的浸漲,生熟均可,小幼龜喂營養豐富的細碎飼料,變質飼料不可使用。可適當搭配植物性花果蔬菜飼料。

  3、定時換水與消毒:面積大的池子,20-50天部分換水1次,小池子2-3天或6-7天部分換水1次,透明度保持在10-20cm,冬季根據情況儘量少換水,但用缸盆養的應及時換水。池水一般20-30天用10ppm漂白粉消毒,可防龜發病。

  4、加溫與降溫

  為保證鱷龜常年正常生長,在有條件的地方,當冬季氣溫在18℃左右時,即要給池水加溫保持池水溫度不低於25℃,夏季池水必須保持30cm,地上要遮蔭1/5以上,池內養些浮萍,周圍種上樹,必要時注入新水降溫,使水溫不超過45℃。鱷龜也可以在室內***如房間、塑料大棚、地下室等***建池飼養或利用缸盆飼養,有利於加溫和降溫,常年保持適宜溫度,促進鱷龜生長。一般鱷龜的繁育多采用室內飼養。

  5、繁殖與孵化

  野生鱷龜第3年開始產卵。而人工飼養的鱷龜18個月或長到1kg以上即開始產卵。4-5月和9-10月自然交配,5-8月為產卵盛期,雌龜晚上產卵,年產卵30-120枚。分3-4批產出。孵化方法:孵化箱高80m,寬50cm,長80cm,箱底鑽幾個漏水孔,放5cm粗沙,再放5cm細沙,把卵放在沙土上***有白色點的動物極朝上***,蓋5cm細沙,然後加蓋防鼠、蛇。使用的粗細沙,均先用開水浸燙消毒。每天檢查卵一次,如表層沙面乾燥,要淋水保溼,以手握沙成團,鬆手即散為宜。在自然氣溫下65-75天可孵化稚龜,孵化率93%-96%。如用恆溫3O℃,相對溼度 80%-90%,經 50-60天即可孵出稚龜,孵化率98%。稚龜出殼後,讓其在孵化箱內活動幾個小時,待臍帶脫落,即移入20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5分鐘,再放入清水內飼養。

  6、疾病防治

  只要嚴格對小龜和池水消毒,一般都很少發病,偶有小病,對症下藥,即可治療。外傷炎症和感冒可用先鋒黴素拌料喂治;腸胃炎喂氟呱酸或注射抗菌素;消化不良症服多酶片溶液或酵母片;水黴病用 100ppm孔雀石綠溶液浸洗15分鐘或用食鹽水浸病龜。

  小鱷龜的生活習性

  鱷龜生長於河岸從林邊,喜棲安靜環境,喜歡潮溫,是兩棲類動物。鱷龜在3~45℃水溫中均能生活,20~30℃最活躍,28~31℃生長最快,15℃以下冬眠,在- 5℃水中的冰層下不致冰死,1℃以上可安全過冬。

  食性

  食性較雜,喜食水中的小動物和水草,在岸上也吃死、活動物,鮮嫩草葉及花果類。人工飼養的飼料有:新鮮小魚蝦、螺、蚌、昆蟲、蚯蚓、蠶蛹、蠅蛆、黃粉蟲、各種畜禽內臟和下腳料及膨化飼料等,它的食量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一般佔其體重的3~5%之間,人工飼養經訓化後也吃配合飼料。

  市場動態

  鱷龜因遭過度捕捉,正瀕臨滅絕。近年引入我國進行人工飼養獲得成功。它以其體壯多肉而聞名於世,故又叫肉龜,是龜類中的珍稀極品,具有出肉率高、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其出肉率居龜類之首,肉細膩香酥鮮美且無異味,滋補作用十分明顯,可通任脈助陽道、補陰血、益精氣,凡久病後精血虧虛、疲勞乏力、久癱痿弱、虛癆咳嗽均有顯效。也特別適合產後進補、貧血失眠和腦力衰退者食用,龜板有消腫作用,適合癌腫引起的陰虛,血虛體症。龜頭也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另,其體形美,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