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的正確養殖方法有哪些

  鯽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鯉魚的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鯽魚要怎麼養。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鯽魚的養殖方法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鯽魚的飼養方法

  1、池塘選擇

  池塘面積要適中,不宜過大,池塘面積以0.33~1公頃為宜,面積小的池塘有利於水體更換和生產管理。水深一般1.8~2.5m,池塘為長方形東西向,池底平整,塘底淤泥不得超過30cm,不滲漏,水源充足無汙染,以深井地下水為宜,電力有保障,每6~8畝池塘配備3kw葉輪式增氧機一臺,並有注排水裝置。

  2、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1***魚種進池前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老塘要挖除過多的淤泥,並經乾池曝晒。清塘藥物主要是生石灰或氯製劑,要求全池潑灑,徹底殺滅病原體及野雜魚。

  ***2***放養前15~20d,成魚池注水1~1.2m。

  3、魚種放養時間。

  4月中旬,平均水溫達到6~8℃時開始放養,魚種入池前應用孔雀石綠或高錳酸鉀等藥物浸浴消毒。選擇一種良種鯽魚,苗種的純度要有保障放養魚種要品種純正***鯽魚最好選彭澤鯽為宜***、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傷病純正品種鯽魚能夠充分發揮其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等優點,品種的引進要通過當地的水產部門,有條件的也可直接與場家簽訂合同。

  良種鯽魚養殖一般有精養和套養兩種形式,精養鯽魚的池塘面積最好在1公頃左右,可放養70克/尾的鯽魚3萬尾,另外搭配125克/尾的鰱魚3000尾精養鯽魚池塘不宜搭配其它吃食性魚類,以免爭食而影響鯽魚的生長套養鯽魚的池塘依主養品種的數量和麵積大小決定放養數量面積在2公頃的池塘套養50克/尾的鯽魚180000尾這樣既不影響主養品種的生長速度,又可合理利用水面,提高效益。

  4、做好池塘水質的調控和管理工作

  ***1***春季池塘施用沸石粉或麥飯石一次,使用量為萬分之一,隔7天使用優良改良劑,一次用量為百萬分之五,如果池塘水質透明度低於20cm,則用量為百萬分之十到十五。

  ***2***魚類生長旺季每月向池塘注排水二次,注排水後要身池塘中潑灑三合劑和二氯異氰尿酸鈉,達到淨水殺菌的目的。

  ***3***及時檢測水質,定期施用光合細菌,給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營養元素,使水質處於良好狀態在整個養殖週期內,每10天左右換1次水,每次換水15cm深,同時不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的PH值,使之保持在7.0~7.5之間,並配合使用增氧機,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質條件。增氧機從7月起使用,使用原則為“三開兩不開”,即晴天中午開,陰雨開清晨開,浮頭早開,晴天傍晚不開,陰雨開中午不開。

  ***4***選擇一種質量穩定可靠的全價配合飼料。飼料要選擇一些信譽好、質量穩定的大型企業生產的全價配合飼料。養殖池塘的飼料粗蛋白含量在32%,並依生長時期逐漸調節其含量,飼料的蛋白含量不低於28%,不要高於35%,過高的蛋白含量會造成飼料營養浪費。

  ***5***提前做好魚病的預防工作,做到防大於治。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魚種入塘前用食鹽或高錳酸鉀液浸泡,殺滅魚體上的病菌。在養殖過程中每隔2天左右用氯殺靈、魚蝦安等藥物,進行全池潑灑,預防魚病發生。危害良種鯽魚的疾病主要有“暴發性細菌敗血症”和“表皮毛細血管出血症”危害最為嚴重,這幾種病必須提前預防。採用“外消內服”相結合的方法,每月必須堅持投防治藥兩次,在魚上市場的前20天做兩次消毒處理,這樣可大大減少魚病的發生。

  鯽魚的特徵

  頭像小鯉魚,形體黑胖***也有少數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大的可達一、二斤重。棲息在柔軟的淤泥中,能補胃。三、四月它的肉厚而且 魚子多,味道很美。鯽魚是魚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體長15~20釐米。呈流線型***也叫梭型***,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輪廓隆起,尾柄寬;腹部圓形,無肉稜。頭短小,吻鈍。無須。鰓耙長,鰓絲細長。下嚥齒一行,扁片形。鱗片大。側線微彎。背鰭長,外緣較平直。 鰓耙細長,呈針狀,排列緊密,鰓耙數100~200。背鰭、臀鰭第3根硬刺較強,後緣有鋸齒。胸鰭末端可達腹鰭起點。尾鰭深叉形體背銀灰色而略帶黃色光澤,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根據生長水域不同,體色深淺有差異。

  腹部為淺白色,背部為深灰色。天敵從水上方往下看,由於黑色的魚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難被發現;天敵若從水下方往上看,由於白色魚肚和天顏色差不多,故也難被發現;經常看到有些文章裡形容清晨時分“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就是這個道理。屬於 保護色。

  鯽魚的價值

  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溼之功效。

  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浮腫者宜食;孕婦產後乳汁缺少者宜食;脾胃虛弱,飲食不香者宜食,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不快者宜食;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宜食。

  忌:鯽魚補虛,諸無所忌。但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吃。

  [效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開胃,利水除溼。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B2.B12和煙酸、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少食乏力,嘔吐或腹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減少;便血,痔瘡出血。

  [用法]煎湯,煨食,蒸熟,入菜餚。

  鯽魚的選購技巧

  活魚挑選

  如果在超市或菜市場購買活鯽魚,可以先觀察在挑選。優質鯽魚的魚眼清澈有光澤;魚鱗平整,用手拉不易脫落;體表有透明的黏液,外部無傷殘;反應敏捷,遊動自如。

  劣質鯽魚表面有傷或是軀體變短、高,背鰭的後部隆起,摸上去凹凸不平;鰭較鬆脆,容易折斷;遊動較遲緩。

  冷鮮魚挑選

  如果購買冷鮮魚或是魚攤上已經去掉內臟的魚時,也可以根據外部色澤、顏色和魚肉狀態等來進行挑選。剛殺不久的新鮮鯽魚眼球黑白分明;魚鰓呈紅色,切開後肉色自然有光澤;用手彈魚的腹部,會有結實感和彈性;全身無淤血或傷痕。

  不新鮮的死魚魚眼突出呈白色渾濁狀;魚鰓發白;外表無光澤;魚體鬆軟有傷痕;聞起來會有惡臭味等。另外,如果魚肉的色澤特別鮮豔白皙,則可能用雙氧水泡過,切忌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