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的飼養技術

  鴿子,一種常見的鳥。鴿子和人類伴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鴿子如何飼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優良種鴿的選擇

  優良的種鴿是加速肉鴿生產、提高鴿場經濟效益的首要條件和基礎。正規的供種單位必須建立核心群,其後代必須加入核心群,通過初選***25日齡或1月齡體重在600g以上,生長髮育良好,符合本品種特徵***、複選***6月齡***和最後鑑定***生產蛋孵育後半年進行***3個過程。優良種鴿的標準:適應性強、遺傳效能穩定、抗病力強;成年公鴿體重0.75~0.90kg,成年母鴿體重0.65~0.80kg;繁殖率高,年繁殖乳鴿6-8對;眼睛明亮有神、彩虹清晰,羽毛緊湊而有光澤,軀體、腳、翅膀均無畸形,胸部龍骨直而無彎曲,腳粗壯,胸寬體圓,健康、有精神。

  2 肉鴿的配對

  2·1 雌雄鑑別

  留作種用的鴿經過1個月的哺餵基本性成熟,此時應將雌、雄鴿分開飼養,防止早配對及早產。雌、雄鴿的鑑別見表1。

  2·2 雌、雄配對鴿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種鴿必須配對才能繁殖。配對可採取自然配對和人工配對,即對性成熟的種鴿按雌、雄比例1∶1放養,但自然配對易產生近親繁殖,造成後代生活能力、生產效能及繁殖力下降、品種退化。採用人工配對,在選配時應考慮適當經濟雜交,提高商品鴿的體重、抗病力和繁殖力,從而提高經濟效益;選配還需考慮公、母鴿的品種、年齡、體形、羽色、抗病力和繁殖率等,重視品種差異、公母個體差異和各自遺傳效能的穩定性,及時淘汰退化的種鴿;同時注意觀察,防止雌、雄鴿感情不和而互啄致傷。肉鴿的擇偶配對需經過結識———鍾情———配對———鞏固4個過程。

  3 雛鴿的孵化

  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2種。自然孵化簡單,不需要高價的裝置,蛋由雌、雄親鴿輪流抱孵,一般9∶00~16∶00以雄鴿為主,其餘時間則以雌鴿為主。孵化時注意:孵化4~5天照蛋1次,以剔除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到第10天做第2次照蛋,以剔除死胚蛋。孵化過程中種蛋易被糞便汙染,糞便粘在蛋殼上,一方面堵塞胚胎氣體交換,另一方面糞便含有大量的細菌,通過蛋殼上的氣孔滲入蛋內,從而影響胚胎的正常生長髮育。因此,要經常檢視,一旦發現應立即用溫水浸溼過的毛巾輕輕抹去糞便,這樣可明顯提高孵化率;但忌用水洗,否則對胚胎髮育不利,甚至造成胚胎死亡。此外,為了種鴿的健康和延長使用年限,孵化期應避免高溫和嚴寒季節;在孵化期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對初生仔鴿適當並窩寄養或採用保姆鴿代替種鴿孵化,讓種鴿繼續產蛋,縮短生產週期。

  人工孵化 孵化率高、生產週期短,種鴿利用期長,年產仔鴿多。人工孵化的裝置可用小型平面孵化機,將孵雞蛋的蛋架換成孵鴿蛋的蛋架。孵化溫度可控制在37.8~38.2℃,相對溼度為55%~65%,後期溼度可高達70%~80%。出殼困難時,可噴溫水於蛋表面,第16天時轉到出雛機,同時檢出死胚蛋。照蛋與仔鴿出殼的時間同自然孵化。

  雖然人工孵化的優點很多,且剛孵出的7~14日齡乳鴿的人工鴿乳技術已經運用於生產,但由於0~7日齡乳鴿的人工鴿乳技術尚未成熟,故對肉鴿採用人工孵化技術暫時還有困難,還需進一步研究與實踐。

  4 乳鴿的飼養管理

  乳鴿是指從出殼到斷乳離巢這一階段的幼鴿。乳鴿因生長快、飼養週期短、食量少、飼料轉化率高、投資少、效益大,是肉鴿養殖的主要產品。出殼後的乳鴿由雌、雄鴿輪流哺育,一般需30~35天,有的可哺育40天。乳鴿有驚人的生長速度,一般23~28日齡體重可達0.55~0.75kg。此外,雛鴿生命力脆弱,容易凍死、踩死和被鼠害。

  4·1 飼餵

  從出殼到8日齡左右的雛鴿均由親鴿餵養鴿乳,8~10日齡的雛鴿由親鴿餵養鴿乳和飼料混合物,10日齡以後的雛鴿由親鴿喂的是經過素囊稍作浸泡的食料。待雛鴿8日齡後,在親鴿的喂料中適當地增加小粒飼料的比例,如高粱、大米、剪舌元豆等。此外,應在親鴿的飼料中增加蛋白質飼料,滿足其哺育乳鴿的營養需要;同時,要經常檢查,一旦發現雛鴿消化不良,可人工添喂半片酵母。但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減輕親鴿哺育的生理負擔,讓親鴿提早產下一窩蛋,乳鴿通常在親鴿餵養到8~12日齡時,就進行人工哺育,使親鴿產蛋期提前10~20天。人工乳的配料為:玉米45%、小麥15%、糙米10%、豌豆20%、奶粉5%、酵母粉5%,再加入適量的維生素、賴氨酸、蛋氨酸、食鹽和礦物質,用開水以1∶2~3的料水比調成糊狀,可煮熟喂。配好的料可用注射器接膠管經食道注入乳鴿嗉囊內,每天喂2~3次。到18~20日齡的乳鴿便可進入育肥期,此時可對乳鴿補飼一些顆粒料,經8~10天育肥,體重達到500g左右即可上市。

  4·2 管理

  要養好乳鴿,提高乳鴿成活率和親鴿繁殖力,在管理上要注意調教親鴿哺餵乳鴿,調換乳鴿位置***即有些親鴿哺乳時,總是先喂靠窩外邊的1只,致使1只過飽、1只不足。因此,要經常調換2只乳鴿的位置,使其均勻生長***,調並乳鴿***即將日齡相近的2窩或3窩單仔合併成1窩***,並雛後不帶仔的種鴿可提早10天產蛋。此外,還需添喂保健砂,保持巢窩清潔乾燥,乳鴿階段要經常更換墊料,保持乳鴿的健康。

  5生長鴿的飼養管理

  5·1 童鴿***1~2月齡***

  乳鴿在脫離親鴿後,要按種用要求進行一次初選。剛離親的幼鴿還不會採食和飲水,需要進行訓練,有時可能還要進行人工填喂。在填喂時,要定時、定量,填餵過多會出現積食,可喂一些VB或酵母片以促進消化。為提高雛鴿的體質,可加喂適量的魚肝油和鈣片。在剛離窩的前15天內,最好飼餵顆粒較小的谷豆等籽食飼料,例如小麥、糙米、綠豆、碎玉米,用水浸泡晾乾後再喂,有利於乳鴿的消化吸收。同時,要加強防寒保暖和疫病防治工作。

  5·2青年鴿***3~6月齡***

  3~4月齡的青年鴿每群的數量可增加到100對,這個時期應限制飼養,防止採食過多而導致過肥。有條件的應將公、母分開飼養,以防止早熟、早配和早產現象的發生。每天喂2次,每隻每天喂35g。此外,還應進行一次驅蟲和選優去劣工作。5~6月齡的青年鴿生長髮育已趨成熟,鴿子的主冀羽大部分更換到最後一根,應做好配對前的準備工作。日糧調整為:豆類飼料

  25%~30%,能量飼料佔70%~75%,每天喂2次,每天每隻喂40g;同時,進行驅蟲、選優和配對上籠3項工作,以減少對鴿的應激刺激。

  鴿子品種分類

  有野鴿和家鴿兩類。野鴿主要有巖棲和樹棲兩類。家鴿經過長期培育和篩選,有食用鴿、玩賞鴿、競翔鴿、軍用鴿和實驗鴿等多種。公元前3000年,埃及王朝第五代就有養鴿記載。中國養鴿也有悠久的歷史。據四川蘆山縣漢墓出土陶鏤房上的鴿棚推斷,最遲在公元206年民意已在養鴿之風。當今世界各大洲都有各自的野生鴿和家養鴿。人們對鴿子的分種統計不盡相同。據日本《動物的大世界百科》介紹,地球上的鴿子有5個種群,250種;而日本《萬有大事典》記載謂鳩鴿科的鳥類多達550種。從眾多的各具特點的野生原鴿,進化到多種多樣的家鴿,說明今天的家鴿是一種多源性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