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營養和飼養管理

  母豬的養殖的好壞會影響到未來的仔豬的生長,怎樣養殖好母豬呢,你知道有什麼好方法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提高母豬繁殖效率的重點

  ***一*** 注意留種母豬的使用年限

  母豬可定義為年齡超過200天的留種青年母豬。一般豬場母豬淘汰的原因在於繁殖障礙、腳毛病和生產頭數少。這牽涉到品種、營養、畜舍、健康和管理等方面。故營養平衡飼料的充分供應,良好的畜舍環境以及留種母豬強健的腳結構都是一般豬場平常選種和飼養管理須加的注意事項。

  良好的母豬管理可使留種母豬的使用年限達到3年以上,且死亡和淘汰的比例不超過30%。

  雖然沒有確實資料的統計,但估計臺灣豬場中母豬死亡和淘汰的比例,每年要在40%以上。

  降低母豬死亡和淘汰比例,對提高繁殖效率有很大影響。例如,淘汰率在30%就比55%的豬場,其母豬每年可多獲得1.5頭斷乳仔豬。引起死亡和淘汰比例增加的原因在於飼養和管理,且熱季比例高於涼季。故在夏季維持環境溫度正常,通風涼爽是必要的。另外的夏季維持公豬或人工授精的精液品質和提高配種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 提早第一次配種的日齡

  選擇留種母豬目前的標準應在150日齡達到90公斤,而至少在8月齡240天,體重達130公斤前就已經有第二次或第三次發情,並且配了種。

  留種母豬如要提早在8月齡之前就已經配種,則應該在青年母豬選作種用時,其體重70公斤,選取青年母豬10頭群養,利用成熟公豬每天10-20分鐘與該欄青年母豬接觸作激情。如此,部分青年母豬在2周內就可有第一次發情,發情青年母豬再與其它發情青年母豬10頭群養,引入公豬激情。部分青年母豬就會有第二次發情,則可依體重和需要在第二次時青年母豬發情就配種,或等第三次發情再配種。其餘不發情或發情不明顯的青年母豬不留種用而作為肉豬出售。

  當然,在青年母豬留種和觀察發情情間,飼料喂量應在2公斤以上,飼料蛋白質用量14%,每公斤飼料至少含消化能3,100kcal。如果豬場沒有留種青年母豬的飼料,則肉豬後期或大豬料均可作為留種青年母豬之用。此外,還要注意礦物質,如鈣和磷的用量,以及維生素的充分供應。

  ***三*** 縮短兩次分娩的日數

  兩個成功分娩間的日數,包括斷乳至再配種,懷孕期和泌乳期的天數。一般而言,母豬在斷乳至再配種間隔平均在10天以內,如超過10天表示該母豬有乏情的現象。懷孕期平均是114天,範圍在112至118天之間,而泌乳期平均28天,在臺灣一般是在21至35天之間。

  如果母豬斷乳至再配種、懷孕和泌乳期間分別為10、114和28天,則一頭種母豬每年可生產2.4胎。事實上,豬場母豬的年產胎數遠低於2.4胎,原因是母豬斷乳至再配種的天數超過10天甚多。如何縮短斷乳至再配種的天數是提高母豬繁殖效率的重點。其作法如,斷乳後母豬可數頭移置一欄,並有機會接觸成熟公豬,以提早發情再配種。泌乳期間增加飼料喂量或任食,以及在母豬乳房消腫後於配種前加料刺激均是提早母豬發情和增加排卵數和產仔豬數的作法。

  ***四*** 增加產仔豬數

  對新母豬而言,配種前10-14天加料刺激可增加母豬排卵數而提高產仔豬數,特別是對較瘦的新母豬有效.事實上,母豬排卵數18~20個,但在配種時,不論是自然交配還是人工受精都會因配種適期掌握不準,而導致太早或過遲配種,損失部分卵。故配種適期的掌握非常重要。新母豬接受公豬或人工測試站立反應後12小時行第一次配種,再隔8~12小時後行第二次配種。經產母豬則延後4小時,即16小時行第一次配種,再隔8~12小時後行第二次配種。

  母豬飼養管理的配合

  懷孕是母豬營養的儲存、分泌和泌乳則是母豬營養的輸出。故母豬在懷孕階段的營養應配合母豬的生理狀況和飼養的基本準則,使其有適當的胚胎髮育和體增重。泌乳階段的母豬,須在泌乳期間只有少量的體失重而後在其下一個懷孕期有實質上的體增重以達到母豬正常的成熟體重。故母豬的飼養和管理應根據繁殖效率和其終生繁殖效能而制定,才能減少淘汰率,延長繁殖使用年限和提高仔豬數。

  ***一*** 母豬的生理狀況

  根據母豬的生理狀況,將可分為配種前、中、後及分娩等四個階段,其各自的生理和管理要點如下:

  1、 配種前:應提高種母豬的情緒,保持清潔和涼爽可使種公豬能夠真正接納種母豬。飼養管理上,以飼料****和以公豬激情。

  一般待青年母豬在配種前10天****,或母豬在發情前期即提高飼料喂量直到發情終了,以增加排卵數目。

  激情:提早引導種母豬與有性經驗的種公豬接觸,均有刺激青年母豬提早發情或縮短種母豬斷乳至再配種的時間和提高排卵數的效果

  2、 配種中:配種適期和溫和的調情或激情仍是必需的

  配種適期:配種的時間要正確,最佳的時間是在排卵前8~10小時之間,也就是發情開始後30小時左右。在實際運用中,採用複次交配的確有必要。儘量避免在酷熱的氣溫下配種。

  3、 配種後:寧靜和休息是此期飼養管理的要點

  此時期的母豬應儘量少受應激和刺激,如飼養上降低飼料喂量,管理上各種粗魯動作和緊迫或環境高溫均應減少以避免胚胎的損失或流產。

  4、 分娩後:在不降低斷乳仔豬的存活率的條件下,儘可能地提前斷乳,如此可促使母豬早日進入另繁殖週期。

  ***二***、飼養管理要點

  種母豬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母豬本身的健康和胚胎的發育。哺乳期間飼養管理適當,仔豬可提前斷奶,母豬可縮短哺乳時間、提早發情配種、增加年產仔豬數。

  1、 配種前和懷孕期

  待配青年母豬和經產母豬在發情前應加料至2.7-3.5公斤的****。

  經產母豬配種前營養良好的,通常在斷乳後5~10天即可在發情配種。

  懷孕期母豬食慾旺盛,但飼料量不宜過多,反之易導致肥胖,而引起繁殖障礙。懷孕期間飼料給予量,應逐漸增加,懷孕達80天后,每頭每天則喂以2.5-3.0公斤。

  2、 分娩哺乳期

  配種後第114天為預產期。母豬分娩後,應注意如下事項:a.分娩欄在分娩前一週應打掃乾淨,包括地面及其他裝置如飼料槽、水槽等。b.分娩前5~7天將母豬洗刷乾淨趕入分娩欄,準備待產,並以麩皮取代部分飼料,以防止母豬運動受到限制而可能產生的便祕。c.管理人員應經常與分娩母豬接觸,是母豬認識與適應環境。

  母豬起臥不安、乳頭可擠出乳液,可預知分娩即將開始。正常分娩的時間為2~4小時,平均每頭仔豬出生間隔為15~20分鐘。生產下來的仔豬,離臍部7~8公分部位用剪刀剪斷,再用碘酒消毒。同時用鉗子剪除大齒以避免傷害母豬乳頭。而使母豬不安.在分娩後一週內,須特別預防仔豬被母豬壓死或踐踏,管理人員對弱小仔豬要協助哺乳。母豬分娩後兩三天以後,再逐漸增加飼料量.因為,母豬子宮及產道尚未完全收縮,腹部膨脹.此時如飼餵過飽,且仔豬吸乳不多,則泌乳量會過多;充分飲水的供應也非常重要.仔豬在哺乳期中,生長迅速,出生後10-14天的體重及可達到出生時二倍。所以哺乳母豬的飼料量應酌量增加至任食量。但哺育的仔豬數是重要因素,如哺乳期中,母豬若帶8頭仔豬,飼料量計算方法如下:***2.0+0.3X8***=4.4公斤。也就是說28天的泌乳期每天餵給飼料至少4.4公斤以上。若飼料供應不充分,造成泌乳量減少,將影響仔豬發育,同時仔豬斷奶後母豬發情的恢復也較慢。哺乳母豬飼料蛋白質含量至少達15%,同時需要大量的鈣和磷。

  ***三***、提高熱緊迫下泌乳母豬的食慾

  夏季熱應激下,豬隻的損失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仔豬虛弱,因不能獲得充分的乳汁,而死亡率偏高,同時14天之後,將易患腹瀉。第二個原因是母豬在過度泌乳後,其體能會急速的衰退,而影響在配種能力,且下一胎的仔豬體型較小且不均勻。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增加泌乳母豬的採食量。

  1、 保持母豬涼快:當溫度超過20C是採食量將減少。提高其採食量的方法:

  A:送外界的新鮮空氣到母豬鼻子的上方***冷卻鼻部***,當溫度超過24C時,送入的風速約為0.3公尺/秒,在超過30C時,可增加到1公尺/秒,但通風孔必須高於仔豬.

  B:用滴水使母豬涼快。霧狀噴水會造成仔豬肺炎,改用滴水一每隻母豬每小時提供2公升的滴水,滴於頸部較低靠近肩膀處。每10分鐘為一個滴水週期,每次只滴3分鐘效果最好。但應注意不可滴溼地板或仔豬。

  2、 隔熱良好:良好的絕緣房頂和在向陽的通道***多用遮陽布以及房頂的斜度至少為19%,均可降低母豬分娩舍的溫度。

  3、 每日飼餵兩次以上:在畜舍較涼快的時候喂母豬,尤其是晚上實施。

  4、 飼餵飼料:但要注意溼料的腐敗和酸敗的問題。決不能讓仔豬採食母豬的飼料。

  5、 飼餵較高營養的飼料:在夏季炎熱避免使用高纖維的飼料,但如果發生便祕,就要使用溫和和輕洩性食物,而且也要有充足的飲水。

  6、 注意飲水的品質和數量:當飲水溫度在25C以及35C時,母豬飲水的量比水溫為11C至30C時減少63%。供應充足清潔飲水,注意其水流量***提供適當的飲水流量***。水分充足可增加食慾,剛分娩後的母豬,更需要充分供應飲水。一般推薦水流量為每分鐘2公升。飲水中有過量礦物鹽會降低食慾,總固形物量不應超過3000ppm.

  7、 注意飼料的適口性:要注意飼料的新鮮度,如果原料的適口性不好。

  8、 保持飼料槽清潔而且無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