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好柴雞柴雞的散養管理

  柴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效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飼養柴雞需要注意什麼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柴雞的飼養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柴雞的飼養方法

  場地選擇

  養殖柴雞不是任何林地都能養,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條件好,通風透光性良好,最好是林下間作牧草的林地,避免在經濟林下***蘋果、梨、杏、桃等樹種***養殖柴雞。

  疫病防治

  育雛應按照雞的生長要求,在鄉鎮***或頂目區***就近集中育雛,30 d左右再到林中放養,育雛期間應做好防疫工作。具體防疫程式如下:1日齡,用馬立克氏病疫苗在頸部皮下注射。5 日齡、17日齡,用新腎支28/86疫苗點眼和滴鼻。11日齡、25日齡,用法氏囊病疫苗滴鼻;30 日齡,用新支H52疫苗皮下注射。放養後需要接種疫苗的,最好能飲水免疫,需要注射或刺種的,也要安排在夜間雞歸巢後,把雞隔離成小群再逐群免疫,減少雞的應激性。

  飼料補給

  根據林中飼草和昆蟲資源情況來制訂合理的人工補飼次數和數量,保證每天最少1次,且放在傍晚補飼,這樣更利於雞的正常生長髮育,提高經濟效益;飲水要保持清潔衛生,每天至少更換一次飲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更要勤換飲水。

  環境消毒

  由於放養雞直接接觸了外界環境,和舍飼雞相比,給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場地要每星期消毒1次,以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在選用消毒劑時,要多種輪換、交叉使用。常用的消毒藥有:①複合酚類:菌毒敵、農家福、菌毒滅、來蘇兒等,對病原微生物有較好的殺滅作用。②醛類:戊二醛、環氧乙烷、甲醛等屬高效消毒劑,其氣體或液體均有強大殺滅微生物的作用。③季胺鹽類:消毒-99、百毒殺等,對細菌繁殖體和親脂性病毒有較好殺滅作用。④含氯製劑:84消毒液、菌毒淨、優氯淨等。可殺滅所有型別微生物,可用於飲水消毒。⑤過氧化類:過氧乙酸等,消毒效果較好,價格便宜,但有一定腐蝕性。

  餵養方式

  農民餵養柴雞採取林下養雞方式,很容易造成飼料浪費,在生產過程中採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防止飼料浪費。

  科學選擇料槽或料桶,合理控制飼餵量由於散養柴雞吃料時容易擁擠,常把料槽或料桶打翻,造成飼料浪費,因此在飼餵過程中應把料槽或料桶固定好,其高度和雞背高度一致,並且數量要適當有所增加。每次加料量不要過多,加到料槽或料桶容量的1/3即可,以雞40分鐘吃完為宜。每日分4次加料,夏季應在清早、晚上涼爽時多喂,中午氣溫高時少喂。

  科學配料,降低飼料成本利用本地原料資源,在保證飼養標準不變的前提下選用廉價原料,以有效降低飼料成本,例如可用餅粕類原料代替部分魚粉,或用芝麻餅、花生粕、菜粕代替部分豆粕等。

  及時淘汰不符合標準的雞不符合標準的雞是指病、弱、殘個體及低產或停產的母雞。除此之外,還要及時淘汰多餘的公雞。

  科學保管飼料存放飼料及原料的庫房應乾燥、通風,防止飼料發生黴變。購進原料時應根據生產需要多次少量購進,儘量減少原料貯存的時間,以防止其發生黴變。另外,還要防止鼠害、鳥害,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柴雞的管理要點

  1、場地選擇

  應選擇遠離村莊、公路,無汙染且有利於疾病控制的場地。同時養雞場交通要相對方便,照明用電和水源要有保證。

  2、進雛前的準備工作

  柴雞育雛一般選擇在春季進行。因為這段時間氣溫回升,氣候較乾燥,陽光充足,有利於雛雞的生長髮育。但在進雛前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將育雛室清掃乾淨,地面用2%火鹼溶液潑灑。其次要將料槽、水槽、雞籠等用具清洗乾淨,並擺放到位,做到育雛室乾淨、密閉、保溫,同時還能嚴防鼠、蛇等侵害。進雛前1周要對育雛舍和裝置進行燻蒸消毒。

  3、育雛方式

  最好選用育雛籠或在網上育雛,地面平養育雛墊草一定要厚,以5~8釐米為宜,並勤換墊草。現在柴雞的孵化有土炕孵化、全自動孵化箱孵化。建議選用正規孵化場的雞苗,因正規孵化場的雞苗已免疫過馬立克氏病,並且對沙門氏菌病已用藥物預防,成活率比較高。選取的雛雞應活潑靈敏,雞苗大小、體重均勻,眼睛明亮有神,臍部收縮良好,肚腹柔軟,手握有掙扎力。

  4、溫度和溼度

  柴雞苗相對於商品蛋雞苗,對溫度要求更嚴格。柴雞苗對溫度特別敏感,一般應掌握在36~38℃,溫度稍低極易扎堆壓死。夏季夜間雞舍門口、視窗處比較涼爽,雞容易向該處擠堆而被壓死,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時降溫。1~7日齡的雞苗相對溼度為61%~65%,2周齡以後的為50%~60%。

  5、密度和光照要求

  對於雛雞,在網上平養或籠養,1~2周齡時每平方米40只,3~4周齡時25只,5~6周齡時15只;地面墊料平養時酌減。育雛期後,一般夏季30日齡、春季45日齡、冬季60~70日齡開始放養,放養密度以每667平方米***1畝***1000只左右為宜。公雞放養4個月,體重達到1、25~1、5公斤時上市出售,母雞可轉到固定雞舍繼續飼養。

  1~45日齡實行全光照,如果夜間熄燈,則易扎堆壓死。45日齡後,可在棚舍內先紮上架,訓練雞上架後逐漸關燈。

  6、飼料和飲水

  要走出柴雞散養對飼料要求不高的誤區,特別是育雛期***1~45日齡***必須飼餵高營養的飼料,可新增部分青菜葉、青草等。育成期***46~120日齡***,可逐漸降低蛋白飼料的供給,提高青綠飼草的喂量。如果作為產蛋用的母雞,飼料中可加入20%~25%的穀糠,這樣既可避免產蛋雞過肥影響產蛋,又能提高蛋的品質。

  柴雞最好不要斷喙,為了減少飼料浪費,前期***1~30日齡***可用市售塑料料槽,30日齡後可用直徑15~20釐米、長2、5~3米的竹竿,縱向鋸一個5釐米左右的開口作為料槽。

  雛雞第一次飲水時間以孵出後12小時為宜。初次飲水最好用溫開水,水溫30~35℃,並加入5%葡萄糖。對於育成期的柴雞,飲水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應飲乾淨井水,夏季中午不能斷水;②夏季天氣炎熱時,應在水中加入0、5%小蘇打、維生素C,以緩解熱應激;③每次下雨後,應在飲水中加入慶大黴素或恩諾沙星等預防消化道疾病。

  7、免疫與應激

  柴雞免疫應結合當地的生產實際而定,可參照當地商品蛋雞的免疫程式,即4~5日齡用雞新城疫、腎傳支H120疫苗免疫。12日齡用法氏囊疫苗。18日齡用新城疫克隆30疫苗。20日齡用法氏囊疫苗。35日齡用新城疫Ⅳ系疫苗。40日齡用雞痘刺種。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疫苗肌肉注射免疫1次。柴雞除了上述免疫程式外,雞痘病必須一年四季都進行免疫,因為冬季黏膜型雞痘的發病也比較多。柴雞育成期免疫接種要在晚上進行,因這時抓雞方便。接種時應做到不漏一隻雞。疫苗開啟後最好在1~2小時內用完,多餘的疫苗應深埋處理。雷雨多的季節,雞隻易出現應激,在育成雞舍內一定要用竹竿或木棍綁上充足的人字架,以免驚群扎堆,壓死雞隻。

  柴雞的散養管理

  近年來,柴雞山地***林、果樹地***散養在各地得到蓬勃發展,迎合了人們崇尚綠色食品的消費需求。同時,採取散養改善了雞隻的生長環境,為增強雞體質、減少雞群患病、減少藥費開支、減輕養雞業帶來的環保壓力、改善雞產品品質有重要意義。但通過我們下鄉走訪調查,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養殖戶加以注意。

  1、雞品種的選擇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部分養殖戶對柴雞品種的認識存在很大片面性,認為柴雞就是指當地的土雜雞,所以選擇了當地的土雜雞養殖,儘管所產雞蛋售價較高,但由於生產效能太低而導致經濟效益很差。其實,柴雞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即可以是適合當地飼養的地方品種雞,也可以是即能實施集約化生產又適合散養的培育品種。通過近年來的生產實踐看,目前的海蘭、海賽克斯、農大三號等品種雞,都適合散養,並且在散養情況下所產蛋品質也不錯,經濟效益較高。

  2、散養雞同樣需要飼餵優質全價料

  優良的品種必須通過科學的飼養和管理才能使其遺傳特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無論是集中飼養還是散養,都必須保證雞隻充足的營養。許多養殖戶固執地認為,生產真正的柴雞蛋就不能喂全價飼料,只能喂原糧。結果導致產蛋率太低,效益低下。實踐表明,在散養環境下,雞隻補充原糧與全價料,所產蛋的品質並無明顯差異,但產蛋量和綜合效益卻有很大的差別。

  3、合理的飼養密度

  有的養殖戶為利用有限的空間,過分加大飼養密度,達到每畝***667平方米***果園或林地上千只的飼養量,且固定在一個區域內,地面雜草被雞隻啄食一光。這就失去了散養的意義。合理的飼養密度應為每畝200只左右,並且應根據場地大小,生長草的多少、散養的雞多少等情況,進行分割圍欄,採取定期輪牧的飼養方式,等一處散養地的草被雞採食差不多時,將雞隻趕到另一片散養地,保證散養地有足夠的可食的草、蟲、樹葉等。

  4、合理設定產蛋箱

  產蛋箱應在雞群產蛋前1個月左右設定好,每4~5只雞設1個產蛋箱。產蛋箱形式、大小應一致,以避免雞隻為選擇產蛋箱而引起啄鬥。為讓雞找到產蛋窩,在雞群剛開產時可在產蛋箱內先放置1~2枚雞蛋或蛋殼,幫助雞將產蛋地點固定下來,從而減少“丟蛋”。切忌等雞群已經產蛋後再匆忙設定產蛋箱。

  5、嚴格實施防疫程式

  散養雞雖然體質增強,減少了雞群患病機會,但並不意味著就不得病了。由於散養雞在野外與鳥、獸接觸較多,通過鳥、獸傳播的疾病也較多,因此,除實施科學的飼養管理外,同樣應該重視防疫,嚴格防疫程式。

柴雞的散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