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棉花良種出苗率

  幼苗的種植是種植好棉花的關鍵第一步,所以我們要栽培好棉花的幼苗,具體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提高棉花良種出苗率方法

  棉花出苗率高低的原因應該來說是多方面的,既有上年棉花收穫時節天氣對棉花成熟度的影響,也有棉花育苗技術配套是否得當的問題。從上年的氣候狀況來說,棉花采收時期的天氣總的來講是比較好的,對棉花種子成熟是有利的。

  對於棉花育苗技術配套措施,現在我國多數棉區採用營養缽育苗,一般評價棉種出苗好或出苗差,一要看出苗率,二要看成苗率。出苗率低的原因:一是有的棉種中,秋桃或晚秋桃的比例過大,降低了發芽率。二是棉種加工過程中,把關不嚴,破損種子超標;三是棉花播種前或播種後,未對缽土和蓋缽土用藥劑消毒,或所選的消毒藥品不對路;四是今年棉花播後天氣持續乾燥,不少播種時澆水不足的出苗較差;五是棉花播種後蓋土過深或者過淺,過深蓋土的苗勢較弱,蓋土過淺的出苗帶殼或者蹺腳;六是棉花出苗後未及時噴藥保護葉片,棉苗感病死苗。至於成苗率不高的原因,有些農戶反映,棉苗出得不錯,但就是死苗嚴重。據我們到田間檢查,一是感染了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死苗,這類死苗比例佔整個死苗的80%以上;二是肥害或錯用農藥損傷棉苗;三是高溫燒苗。調查中尚未發現凍害死苗。

  一般而言,優良棉花品種與劣質品種相比,出苗率和成苗率相應要高,但是,優良棉花品種不能與出苗率、成苗率高劃等號。今年棉花營養缽育苗過程中,暴露的優良棉花品種出苗、成苗率不高的問題,說明我們有些農民朋友一次播種、一次全苗的技術還不過硬。為此,我們必須總結經驗教訓,在翌年的棉花育苗工作中,把握好以下關口:一要選擇成熟度高的優良棉種,避免用成熟度差的棉種;二要在播種前晒種2~3天,同時剔除破子、嫩子;三要每年更換苗床,防止土壤殘留病菌;四要對缽土和蓋缽土噴藥消毒;五要在棉花出苗後、兩片子葉平展時及時噴施波爾多液、普K、適樂時等農藥保護棉苗;六要在棉花育苗過程中預防旱害、漬害、藥害、肥害、凍害及高溫燒苗。

  玉米棉花苗期要防地老虎

  地老虎是本地玉米、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常造成缺苗斷壟,嚴重影響產量。今春以來由於雨水較多,土壤溼度大,地老虎發生量較大。據4月9日調查,小薊上平均百株有蟲10.69頭***0~50頭***,遠高於往年同期,蟲齡均為1~2齡,以1齡為主。當前要加強調查,玉米、棉花出苗後如發現有地老虎危害及時用藥防治。

  對出現地老虎危害的田塊可以採取以下措施。***1***撒施毒餌。每畝用90%晶體敵百蟲100克,加適量水和紅糖,與5公斤棉餅或炒香的麥麩拌成毒餌,於傍晚或清晨順壟撒施於作物行間。***2***噴藥防治。在早上7點前或下午5點後噴藥,加大用水量,手動噴霧器每桶***15公斤水***加殺滅靈***20%氰·辛乳油***15毫升或敵殺死***2.5%溴氰菊酯乳油***10毫升均勻噴霧。***3***人工捕殺。早上7點前發現有受害幼苗,可在其周圍撥土捉蟲。***4***及時補種補栽,確保苗全。

  棉花幼苗為什麼不長真葉

  造成這種無頭棉現象的真凶是一種叫棉薊馬的害蟲,它是危害棉田最嚴重的害蟲,其中以煙薊馬為主。煙薊馬的成蟲、若蟲非常小,用肉眼很難看見,只有用放大鏡才能在葉背面看見。它危害棉苗的方式以成蟲或1、2齡若蟲用銼吸式口器取食葉片和生長點表皮組織,輕則葉背有銀灰色斑點或小斑點,葉片變形,重則失去生長點,形成無頭棉,引起棉苗死亡。當第1、2片真葉受害後,就會失去主莖,慢慢形成多頭棉。

  煙薊馬每年發生5-6代,一般以成若蟲在土縫、土塊、枯枝落葉和沒收穫的蔥、蒜葉鞘內側或以蛹在附近的土內越冬。在5月上旬遷飛至棉田,5月中旬至6月中旬危害最重。

  其主要防治方法是:農業防治在秋末冬初對棉田進行深翻、冬灌,清除田內及四周雜草落葉,減少蟲源。

  處理棉種可選用已包衣的棉種。對沒包衣的棉種可用50%甲基硫環磷或甲拌磷拌種。

  藥劑防治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