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產種植的新技術要點是什麼

  花生大家都有吃過,那麼你們知道花生是怎麼種植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花生高產種植的新技術,一起來看看。

  花生高產種植的新技術

  種子播前處理播前要帶殼晒種,選晴天上午,攤厚10釐米左右,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晒2~3天。剝殼時間以播種前10~15天為好。剝殼後選種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一級、二級大粒作種,淘汰三級小粒。

  整地改土,深耕細作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根系發達,要求土層深厚,上松下實,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適當深耕深刨。對於粘質土壤,可以加適量細沙,改善結果土層的通透性。對沙層過厚的地,結果深翻,在犁底下壓10~15釐米厚的粘土,創造蓄水保肥的土層。

  起壟施肥,培養地力由於花生生長前期根瘤數量少,固氮能力弱,中後期果針已入土,不宜施肥,因此,花生施足基肥很重要。一般在播種前結合耕翻整地,一次性施足基肥,以滿足全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有條件地區儘量多施農家肥,中產田每畝底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45%複合肥30~40公斤,硼肥1公斤;高產田每畝底施農家肥3000~4000公斤,45%複合肥40~50公斤,硼肥1~1.5公斤。另外,花生不提倡施用種肥,特別是硼肥作基肥時,嚴禁施入播種溝內,避免燒種燒苗。

  適期播種,全苗壯苗5釐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2℃時,一般可比裸地栽培提早半月。4月20日至5月5日。大壟雙行,穴距16~18釐米,每畝8000~10000穴,每穴播2粒;深3~4釐米。

  田間管理前期***苗期***應加強管理,紮好根,防治病蟲害,促苗早發。

  中期***花針-結果期***主要是控制地上面枝葉生長,促進下面果針和幼果發育。

  後期***成熟期***是莢果膨大籽仁充實期,主要體現“後保”兩個字,注重抗旱排澇防爛果,治蟲保果奪豐產,防病保葉促果飽。

  花生的施肥技術

  花生的施肥原則為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

  在我國,栽培花生的土壤多為山丘砂礫土、平原沖積沙土和南方紅黃壤,這些土壤結構不良,應施用有機肥料以活化土壤,改良結構,培肥地力,再結合施用化學肥料以及時補充土壤養分。有機肥料含多種營養元素,特別是微量營養元素的重要來源,肥效持久。有機肥施入土壤後,經微生物分解可源源不斷地釋放各種養分供花生吸收利用,還能不斷地釋放出二氧化碳,改善花生的光合作用環境。有機肥料在土壤中形成的腐植質具有多種較強的緩衝能力。有機肥料分解產生的各種有機酸和無機酸可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磷酸鹽的轉化,提高磷的有效性。有機肥料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素能源,能促進微生物的活動,特別有利於根瘤菌的增殖,增加其活力,增加花生的氮素供應。有機肥料的作用是化學肥料不能代替的,介是有機肥料所含養分大多是有機態,養分含量低,肥效遲緩,肥料中的養分當季利用率低,在花生生長髮育盛期不能及時滿足養分需求,而化學肥料所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等特點,則可彌補有機肥料的不足。為了保證花生的優質高產,提高施肥效益,應以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兩者取長補短,緩急相濟,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潛力。此外,還要注意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

  花生施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追肥以苗肥為主、花肥和壯果肥為輔,氮、磷、鉀、鈣配合施用的基本原則。

  苗期:3~5葉期施用速效性氮肥,對促進分枝早發壯旺和增加花、莢數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每畝施專用肥4~6千克、尿素5~6千克或人畜糞水1500~2000千克。

  開花、結莢期:始花後對養分吸收激增,但根瘤菌也開始源源不斷地供應花生氮素營養,如追施氮肥過量,易引起後期莖葉徒長和倒苗。因此,開花以後一般不追施氮肥,而主要是抓住花生始花期結合最後一次中耕除草施用複合肥和鈣肥。一般每畝施用花生專用肥10千克、石灰10~20千克。

  果莢充實期:此期對磷的需要量增加,可採取根外噴磷的方法,用農海牌氨基酸葉面肥和0.3%的磷酸二氫鉀噴霧,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花生的種植方法

  1、播種方法 花生的播種方法按照栽培方式露地播種和薄膜覆蓋播種。按作業方式分為人工點播和機械播種。

  2、播種密度 要掌握合理密植的原則。花生的種植密度決定於植株高度、結實範圍和葉面積大小。花生適宜的種植密度依據氣候特點、土壤肥力、選用品種和栽培條件而定。根據我市各地花生地地力情況,採用株行距5×8寸,雙仁植,畝播種基本苗2.3萬以上,收穫苗數2萬左右,開行儘量用花生規格開行耕或用花生定穴器,每畦種六行。

  3、播種深度 一般花生的播種以5釐米左右為宜。要掌握“幹不種深,溼不種淺”和土質粘的要淺,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塊要深的原則。露地栽培最深不能超過7釐米,最淺的不能淺於3釐米。

  4、播後鎮壓 播後鎮壓是花生抗旱播種確保全苗的一條成功經驗。鎮壓後,不僅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而且可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促使土壤下層水分上升,防止種子落幹,便於種子萌發出苗。

>>>下一頁更多精彩“花生種植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