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產種植技術是什麼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花生高產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花生高產種植技術

  1.注意選擇高產良種。目前比較好的花生良種有花 37、海花1號、魯花4號、魯花9號等。

  2.整地改土,深耕細作。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根系發達,要求土層深厚,上松下實。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適當深耕深刨。對於粘質土壤,可以加適量細沙,改善結果土層的通透性。對沙層過厚的地,結果深翻,在犁底下壓10-15釐米厚的粘土, 創造蓄水保肥的土層。

  3.合理施肥,培養地力。高產花生田要施足基肥為主。如果需要追肥時,應在開花後追施,越早越好。施肥的方法是,冬耕前將總施肥量的2/3 鋪施地面***鉀肥要全部施在深層***,春耕時鋪施其餘的1/3,施在淺層。

  4.因地制宜,合理密植。一播全苗是花生高產的關鍵,所以選擇良種,採用催芽、揀芽播種,以利於一播全苗。科學地安排好株行距是保證花生高產的前提。密度要因地、因種制宜,原則上是肥地和密枝型的品種宜稀,瘦地和疏枝型的品種宜密。例如,疏枝型大花生花 37,每畝8000穴左右;密枝大花生魯花4 號植株高分枝多,密度應稀一些,每畝7500穴左右。

  5.起壟播種覆膜裁培。花生對土壤的通氣、透水性要求較高。起壟播種,雨水向壟溝集中,壟面不板結,利於根、果發育。覆膜栽培可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減少土壤板結,利於果針入土和結果。

  6.科學管理,防治病蟲害。高產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後10-12天, 當大部分幼苗有2片真葉展開時, 及時把埋在土壤中的兩片肥大子葉清出,促進一、二對側枝早發枝快發,實現多花、多針、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雜草,疏鬆表上,增加土壤通氣性;再是要做好灌水和排水工作,花生是耐旱怕澇作物,因此要挖好排水溝,下雨能及時排水,遇旱要及時澆水。應注意防治病蟲害,苗期主要防治蚜蟲,噴40%的樂果1000倍液;花期注意防治棉鈴蟲和造橋蟲,可噴50%的久效磷或鋅硫磷1000倍液;後期防治葉斑病,可每隔半月噴一次25%的多菌靈 500 倍液或48%的百菌清600-800倍液,共噴3-4次。

  花生的生長習性

  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從播種到開花只用一個月多一點時間,而花期卻長達兩個多月。它的花單生或簇生於葉腋部。

  花生開花授粉後,子房基部的子房柄不斷伸長,從枯萎的花管內長出一根果針,呈紫色。果針迅速地縱向伸長。它先向上生長,幾天後,子房柄下垂於地面。在延伸的過程中,子房柄表皮細胞木質化,保護幼嫩的果針入土。

  當果針入土後達5~6釐米時,子房開始橫臥,肥大變白,

  體表長出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種養分以供生長髮育的需要。這樣一顆接一顆的種子相繼形成,表皮逐漸皺縮,莢果逐漸成熟,形成了我們所見的花生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