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瓜種植方法是什麼

  白地瓜是很多人喜歡種植的作物之一,所以大部分的人不知道白地瓜是怎麼種植的?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白地瓜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地瓜種植方法

  一、適時播種:播前晒種一至二天,用清水浸種二十四小時後,保溫催芽三天即可播種。一般在四月上旬播種,每穴播一粒,播後蓋細肥土。

  二、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中心環節。栽植密度要根據品種、地力、水肥條件、栽種時間四個因素確定。同一個品種,栽的越晚密度應該越大,高肥水地要稀,低肥水地要密,無水澆條件的山嶺旱地要比平原高肥水地增加密度20%以上。在平原地區,一般中短蔓品種,春薯畝栽3000株左右,夏薯3500株左右。

  三、科學管理

  1、查苗補苗,栽後3-5天進行,將死苗、病苗拔掉,補栽壯苗。

  2、澆水,白地瓜是耐旱作物,一般年份不用澆水,在秧蔓封壟前如遇特殊乾旱,應順溝澆一次水。澆時不要使水漫過壠面。中後期如果不是特殊乾旱,一般不用澆水。

  3、化學除草,白地瓜是旋花科植物,對除草劑很敏感,要在專家的指導下或親自試驗後使用。當前使用的芽前除草劑有:“金都爾”、“敵草胺”、“草必萎***白地瓜專用***等,地表過幹,使用除草劑效果不好,要增加用水量。如果栽時沒用除草劑,中後期雜草過多,可用滅生性除草劑***百草枯***等定向噴霧除草,方法是:先將溝內的兩行薯秧分到另一行,隔一行分一行,然後定向噴霧,噴完後再將剩下的溝內分秧噴霧。噴藥必須選在無風的天氣。不要噴到薯秧上。如果田間雜草多數是單子葉草,可用“精克草能”、“蓋草能”、“閒鋤”等藥物,噴到薯葉上,不影響生長,七天後將剩下的闊葉雜草用人工拔除。

  白地瓜的做法

  白地瓜粥

  主料:粳米100克、白地瓜200克

  調料:白砂糖15克

  1.將白地瓜沖洗乾淨,撕去外皮,切成丁塊。

  2.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3.取鍋加入冷水、粳米、白地瓜塊,用旺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粥成,加入白糖調味即可。

  地瓜種植技巧

  紅薯苗栽種時間,最好選擇陰天土壤不幹不溼時進行,晴天氣溫高時宜於午後栽插。不宜在大雨後栽插甘薯,這易形成柴根。應待雨過天晴,土壤水分適宜時再栽。也不宜栽後灌水,栽後灌水或在大雨後栽插,成活率較高,但薯苗往往長時間長勢不好,原因在於土壤呈現水分飽和狀態,且土溫偏冷,同時,土壤也變得比較緊實,土壤中的氧氣含量減少,妨礙了根系發展,生長緩慢。久旱缺雨,則可考慮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乾後蓋上薄土,栽苗後踩實,讓根與土緊密接觸,提早成活。如栽苗後才淋水,則需再覆乾土在表面保溼。

  淺栽。由於土壤疏鬆、通氣性良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最有利於薯塊的形成與膨大,因此,栽插時薯苗入土部位宜淺不宜深,在保證成活的前提下宜實行淺栽。淺栽深度在土壤溼潤條件下以5~7釐米為宜,在旱地深栽也不宜超過8釐米。

  但在陽光強烈且地旱的條件下,要注意如果過淺栽插,因地表乾燥和蒸騰作用強烈,薯苗難長根,莖葉易枯乾,導致缺苗,應考慮適當深栽等措施。增加薯苗入土節數。這有利於薯苗多髮根,易成活,結薯多,產量高。入土節數應與栽插深淺相結合,入土節位要埋在利於塊根形成的土層為好,因此以使用20~25釐米的短苗栽插為好,入土節數一般為4~6個。栽後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莖葉不與地表接觸,避免栽後因地表高溫造成灼傷,從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乾旱季節可用埋葉法栽插。埋土時,要將盡可能多的葉片埋入土中,埋葉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增產,由於甘薯的葉面積較大,通常需要較多的水分供其生長,特別是薯苗栽插後對水分需求較高。此時如果將大部分葉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調節,但剛栽插的薯苗沒有根系,僅靠埋入土中的莖部難以吸收足夠的水分,結果造成葉片與莖尖爭水,莖尖呈現萎焉狀態,返苗期向後推遲,嚴重時造成薯苗枯死。而將大部分葉片埋入溼土中可有效地解決薯苗的供水問題,葉片不僅不失水,還可從土壤中吸收水,保證莖尖能夠儘快返青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