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樹的種植知識方法有哪些

  桐樹是中國的常見樹種,那麼桐樹應該如何種植?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桐樹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桐樹種植方法

  一、桐樹苗木質量:桐樹苗高2.5米、胸徑4釐米,應有5個或更多的分枝,優質苗還應有2次分枝;根系應該有2至3次支、側根及多數鬚根,在圃地 應該經過至少一次移栽;苗幹應無折斷和傷疤,無越冬蟲卵或寄生蟲孔洞,顏色是淺灰色,芽苞灰中帶紫褐色而光滑,萌發時轉綠後脫落。胸徑4釐米的桐樹應為2 至3年生,它們在圃的株行距應為50×80釐米,是移植過的苗。

  挖苗時,應帶根冠至少為35釐米,根深應在25釐米以上;將根系在此範圍完全切斷,不能生拉硬扯至根系劈裂、撕折受傷。苗木挖出土後,不得在 空曠地暴露過長時間,2小時以上應噴水防止根系乾燥失水枯死,否則應不將根上宿土抖掉以保溼,到裝運時再抖土;運苗路程超過2小時者,應在苗根上噴水並用 苫布或薄膜覆蓋保持根系溼潤。運到栽植現場後立即栽植,3小時內栽不完的苗應假植。

  二、栽植要求:苗木栽前要檢查質量是否合格,挖苗是否有損傷,若根系傷毀過重的應剔除不栽。根冠要符合上述要求,如有部分折損、殘斷者,應將 損傷部位剪掉,注意剪口平滑,才能儘快愈傷重發新根。側枝過多的也要將下部剪去一些,但不可過多。來苗後應立即栽植,不可久放在陽光下或風吹地方,避免根 系失水降低成活率。

  栽植不可過淺或過深,比原深度稍深不超過3釐米為好。栽植坑應使根系全部舒展開,不要使根彎曲。填土應先填挖出的表土,填一層後用手往上輕提 一下使根鬚理順後踩踏,踩時先用力將坑沿踩緊後再踩根頸下部。一定要踩實,然後再填下層土,再踩踏,直至填完並都踩緊。栽完一批後立即澆水,第一遍水和第 二遍水間隔約5至7天,都要澆透,以後約10天澆第三遍水,也要澆透。三遍水後地面見幹要鬆土保墒,以後應視天氣情況澆水。苗木發芽後需水量增加,切不可 認為發芽了就不再澆水。

  苗圃施肥,應在秋季整地時結合施用。有機肥應充分腐熟無大臭氣,不能用鮮糞***牛糞為冷性肥,鮮糞危害較輕***;化肥一定要控制施用量,並須與澆 水配合。春季栽苗最好不立即施肥,應待發芽生長到夏至後再用,這時溫度高,樹木生長旺盛而消耗大,需要分化形成越冬芽。新栽苗一般不施肥,因為根部多有傷 口,很易受害。

  桐樹的修剪技術:

  冬季整形修剪對桐樹的生長及樹形有重要影響,若不及時合理地冬剪,會導致樹形雜亂無章,主枝長、葉少或低矮叢生,大大降低其觀賞價值及遮陰效果。及時合理的修剪,能在短期內使樹形雄偉端正、挺拔優美,枝幹疏密有致,側枝多而勻稱,葉片濃綠繁茂,樹體自然免疫力增強。

  桐樹樹的冬季整形修剪,在秋冬桐樹樹葉脫落、土壤結凍、樹體休眠至次年春季樹液流動前均可施行。對於新栽的幼樹,當幹高達2. 5至3米時短截,稱為“定幹”。修剪可在統觀整個樹體、決定今後培養方向的基礎上,先剪直立枝、下垂枝,再剪病蟲枝、交叉枝、細弱枝、內向枝以及影響交通 設施的枝條,最後留3至4個強壯主枝。所留主枝應有利於今後整形,長勢強壯,開張角度適中。選好主枝後,在近基部30至40釐米處短截,截口要平滑,不傷 樹皮,並於截口處塗上護傷劑,以免病蟲侵害和水分蒸騰。將傷口削平滑還能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利於傷口癒合,防止病菌感染。護傷劑可用接蠟、白塗劑、桐油 或油漆。

  幼樹生長每隔3至4年後都要於冬季對樹體進行一次大的截幹。一般第一次保留下來的3至4個主枝可以基本不變,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1 至2個強壯小枝,短截時留長20至30釐米即可。小枝上的側枝可根據具體情況留取,如遇到樹旁通迅線路不高時,僅保留第一次定干時留下的3至4個短截的主 枝也可以,這樣能使整株樹的高度降低,同時增加枝條葉片透光度,既不影響其生長,也很好地保持了樹形。

  對於已成形的桐樹,每年冬季也應對其進行全面的修剪。注意培養主枝優勢,剪除病蟲枝、直立枝、重疊枝、過密的叢生枝及側枝。回縮過長的主枝,刺激主、側枝基部抽生枝葉,防止光禿,保證較厚的葉幕層。

  桐樹萌芽性強,很耐修剪,如果修剪合理,即可保持樹體優美的外形,若修剪不合理,也可在下次修剪時及時彌補,達到其應有的樹形效果。

  桐樹種植知識

  移植一般於春秋兩季進行,春季應在發芽之前進行,秋季需要在葉片枯黃之際,在移植時應事先修剪,去除部分枝幹或全部枝幹,裸根移植也可成活,但根系不能撕裂,應短截平齊。移植時根系的長度一般為法桐基部莖幹直徑的6~8倍為宜,成活率高,如果有條件帶上宿土,則成活率更高。

  移植截幹修剪後,有條件者可在傷口處塗抹油漆或蠟質防止水分的過度丟失,可有利於成活。

  秋季移植的,北方地區需要在冬季培高土防凍。

  移植後先支撐,一般立三角點支柱,固定好再澆水,否則易倒伏,嚴重影響成活率。

  移植後的法桐不要澆水太勤,春季移植的,在移植支撐好後澆灌一次透水,次日再澆灌一次透水,以後表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佳。

  秋季移植的,也是在移植支撐好後澆水,次日再澆一次透水,以後根據氣溫的下降酌情而定,但後一次澆水應在冷空氣到來之前澆灌,並填封凍土,以後直至春季再澆水。

  春季移植後2月之內勿根部施肥,秋季移植者需要至翌年夏季再施肥。

  修剪只在栽植1-2年進行,之間可在新芽萌發後抹除下部無用的枝芽,主要是控制枝幹的生長位置及株型。

  支撐的架木,一般需要到秋季去除或移植一年後去除。

  病蟲害防治的量不大,因為法桐的病蟲害還是比較少的。

  由於適應性強,管理粗放,不需要特別的照料。

  梧桐樹的種植方法

  梧桐,又名青桐,為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樹冠卵圓形,樹幹端直,樹皮青綠平滑,側枝粗壯,翠綠色。

  梧桐為陽性樹種,喜溫暖溼潤氣候,在我國分佈較廣,耐寒性不強,在酸性、中性及鈣質土上均能生長。深根性,積水易爛根,在高溫季節受澇3至5天即可致死。生長尚快,壽命較長。發葉晚,落葉早。葉、花、根及種子均可入藥,種子還可炒食及榨油。

  常用播種法繁殖,扦插、分根也可。秋季果熟時採收,晒乾脫粒後當年秋播,也可沙藏至翌年春播。條播行距25釐米,覆土厚約1.5釐米。每畝播量約15公斤。沙藏種子發芽較整齊,播後4至5周發芽。幹藏種子常發芽不齊,可在播前先用溫水浸種催芽。正常管理下,當年生苗高可達50釐米以上,翌年分栽培養。三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地點宜選地勢高燥處,穴內施入基肥,定幹後,用蠟封好鋸口。注意梧桐木蝨、霜天蛾、刺蛾等蟲害,可用石油乳劑、敵敵畏、樂果、甲胺磷等防治。在北方,冬季對幼樹要包紮稻草繩防寒。入冬和早春各施肥一次。

 

  梧桐栽培容易,管理簡單,又很省水。枝葉繁茂,綠陰濃濃,因有梧桐引鳳的傳說而具有傳奇色彩。它是我國重要的庭院綠化樹種,適於草坪、庭院、宅前、坡地孤植或叢植。因其對二氧化硫和氟化氫有較強的抗性,也可用於廠礦區綠化。

>>>下一頁更多精彩“桐樹的種植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