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土豆視訊

  土豆又名馬鈴薯,是民眾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種植後容易管理。那麼,如何種植土豆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土豆的方法視訊,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土豆的方法視訊

>

  整地施肥,應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疏鬆,透氣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播前要進行滅茬、深耕,耕深應達20釐米。結合翻地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畝,同時根據土壤墒情入20千克以上的複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5:2***。

  種薯處理,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並應進行催芽處理,可將種薯攤晾在散射光下,保持15-20℃,直接催出短壯芽後,進行播種;播種前應用草木灰加百菌清加新高脂膜進行拌種,促使切塊的的刀口儘快的癒合,減少爛種,增加鉀素,防病害。

  合理密植,適時播種,下種後應及時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墒,防止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出苗後應及時中耕培土,應以除草、疏鬆土壤為主,並向苗根培少量土。同時配合噴灑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田間管理,應及時鬆土、培土起壟,並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同時應在土豆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禦蟲害能力,確保土豆的優質高效和豐收。

  防治病蟲害,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藥效;同時對於蚜蟲、二十八星瓢蟲、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蟲害可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劑進行滅殺,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鞏固效果。

  種植土豆的技巧

  土豆的田間管理

  1、及時破膜

  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

  2、加強溫度管理

  拱棚內保持白天20—26℃,夜間12—14℃。經常擦拭農膜,保持最大進光量。隨外界溫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風量,4月上中旬可撤膜。

  3、適當澆水

  要獲得馬鈴薯的較高產量,需要大量的水分。滿足不了水分的需要,就難以取得滿意的產量。馬鈴薯既是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又是供水不能間斷的作物,特別是在塊莖形成和塊莖增長階段,要連續保持土壤溼潤狀態。一旦水分供應間隔,便會造成塊莖停止生長,形成畸形塊莖,造成嚴重減產和品質降低。但馬鈴薯生育後期又要防澇,因雨澇或溼度過大會造成塊莖不耐貯藏或腐爛。因此,生產中要掌握均勻而充足的供給水分,使土壤耕作層始終保持溼潤狀態。馬鈴薯生長的適宜土壤溼度是,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為最理想。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收穫前保持在65%—75%左右為宜;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階段必須保持在80%—85%。

  生產中應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則,每次灌水不漫過壟頂。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1次。在收穫前7天左右要停止灌溉,以確保收穫的塊莖周皮充分老化,以利貯藏。

  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1、主要病蟲害種類

  馬鈴薯主要病蟲害有晚疫病、早疫病、蚜蟲、二十八星瓢蟲、蠐螬、金針蟲等。

  2、制定科學植保方案

  選擇使用高效、低毒、對環境安全的農藥產品,以保證生產出優質、健康、安全的農產品。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以及良好農業操作規範的要求,在病害防治中應採取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配合使用的原則。在生長期中進行5次葉面噴藥,分別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藥1次安泰生70%可溼性粉劑***100—150克/畝***,間隔10天;從塊莖膨大期開始,連續3次施用銀法利***75—100毫升/畝***,間隔10天。

  對於蚜蟲及二十八星瓢蟲的防治,除了在拌種期使用高巧拌種控制苗期的蚜蟲、二十八星瓢蟲外,在馬鈴薯成株期使用艾美樂70%可溼性粒劑5—10克/畝的劑量葉面噴霧。

  3、保護葉片,延長功能期

  國內外研究表明,葉片的光合作用對農作物產量的貢獻率在90%以上。因此,保護葉片,延長其功能期可大大提高馬鈴薯產量。銀法利不僅防病,還能延長馬鈴薯的後期葉片功能期,對增加馬鈴薯的產量非常關鍵。也可以在馬鈴薯開花初期葉面噴施0.2%硼酸,在薯塊膨大期葉面噴施了3次磷酸二氫鉀。

  土豆的家庭種植方法

  獲得土豆種子:可以在超市或者菜市場購買品質優良的土豆作為種子。

  休整土地:可以種在花盆裡,不管是土地還是花盆,要先堆肥或者施肥,確保土壤營養豐富。

  種植土豆:土豆需要在發芽的情況下栽種,土豆種植時間一般選取最後一次霜凍過後,這樣就能在夜晚把土壤裡的害蟲先凍死,而白天的陽光也會更長。

  定期澆水,清除雜草,做好防治病蟲害的措施,在生長期發現病蟲害要及時噴藥防治,可以用瑞黴素可溼性粉劑或者敵百蟲防治。

  收穫土豆:土豆收穫的時候,它的葉子會枯萎,土豆收穫後就可以把土豆做成美味的佳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