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種植秋葵的陽臺正確方法

  秋葵現在已經進入到萬千的家庭之中,那麼秋葵應該怎麼在陽臺上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秋葵的陽臺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秋葵的陽臺種植方法

  第一步:三四月份,氣溫回升,春暖花開,在這個時候買回秋葵種苗,浸種12小時後放在25—35℃下催芽,待種子“破嘴”之後拿出準備好的花盆,首先在盆裡加入一層盆底石,之後再鋪上一層培養土,大概六分滿。當種苗脫盆的時候不要打散根盤,直接連根盤種在含有基肥的培養土裡就行。

  第二步:在根盤的四周均勻的堆上培養土,堆到九分滿即可。注意兩顆種苗的間隔距離要在30—50cm範圍內,因此,在一個45cm的盆器裡只能種兩顆。

  第三步:按壓植株四周的土,將其穩固下來,之後進行澆水直至有多餘的水分從盆底的小孔流出。

  第四步:完成前三個步驟之後,耐心靜待30—40天之後,秋葵就能開出美麗可愛的花朵啦,會成為家裡陽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秋葵開花五六天就可以採收果實,到時候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種的美味的秋葵啦!

  成熟後的處理

  秋葵在結完果實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會長出腋芽,要用剪刀將腋芽剪掉,即使腋芽上長有果實,也要果斷的將其剪掉,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加收穫量。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開始收穫果實之後***大概45天之後***,每月要進行兩次的施肥,施肥的時候要將肥施在伸展開的葉子前端的下方。一定要注意每月按時施肥,只有這樣才能長出健康青翠的秋葵哦。

  秋葵結果實時,一定要及時收穫,否則莢子會逐漸變硬,影響口感。

  秋葵的種植技術

  1.培育壯苗,適時移栽一般於3月上、中旬在冬暖大棚內播種育苗,播種前需進行種子處理,用30~35℃溫水浸種20~24小時,在28~30℃條件下催芽,48小時剛露白時,播於8釐米×8釐米營養塊中,苗床保持25℃左右,4至5天可出齊苗,當幼苗長至3~4片真葉時定植,行距45~50釐米,株距40釐米。

  2.加強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與培土:幼苗定植後及時中耕2次,以促進緩苗和幼苗生長。第1朵花開前,中耕並適當蹲苗。開花結果初期,每次追肥澆水後應及時中耕,防止土壤板結和雜草生長。植株封行前,結合追肥澆水,適當中耕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2***肥水管理:紅秋葵結果期較長,需肥量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多次追肥。緩苗後進行第1次追肥,施後應及時澆水;6月中旬到結果盛期實行第2次追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配合施用磷、鉀肥,促使果實早熟。紅秋葵比較耐旱,水分管理應根據土壤墒情適當澆水。

  ***3***整枝摘葉:栽培密度較大時,在生長中後期應適當剪掉基部側枝與老黃葉。

  ***4***病蟲害防治:紅秋葵的抗病性很強,容易發生的主要是根結線蟲病。在定植前,注意用辛硫磷進行土壤消毒。秋葵適宜在土層深厚,土層疏鬆肥沃的地塊上種植。整地同時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土雜糞2000公斤,餅肥100公斤。育苗一般於3月底至4月中旬在陽畦或日光溫室裡播種。苗床土按菜園土、腐熟有機肥和細砂6:3:1的比例配製,以10釐米見方的密度點播。因黃秋葵種殼較堅硬,所以播前應先浸種24小時,後放在25—30℃下催芽,4—5天發芽,苗齡30一40天,即幼苗3—4葉時定植。直播一般於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株行距15*40釐米,每穴播2—3粒種子。地膜覆蓋栽培可早播4—6天。當苗長出兩葉時進行間苗,每穴只留一株壯苗,4—5葉時定苗。

  ***2***田間管理:

  秋葵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當株高40—50釐米時,應環株施1次肥,結合中耕培土。採收第一一二個果後每畝追尿素l0公斤。生長後期,為防止早衰,可進行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 黃秋葵比較耐旱,苗期可少澆水,開花前適當中耕蹲苗,促進根系伸展。午旱時隨時澆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溼潤,一般7—10天澆1次水。生長後期酌情澆水。雨季水多,溫度高,易導致漬水爛根,要及時清溝瀝水。 黃秋葵以主蔓結果為主,應及時摘除側枝,減少養分損耗。開始採果後適當摘去基部老葉,以利通風,減少病害。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秋葵的種植要點

  1、種植時間:黃秋葵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種,7-10月收穫。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

  2、整地施肥:準備種植黃秋葵的地塊,在前茬收穫後,要及時進行秋冬深耕,深耕30釐米,以加深熟土層,進一步疏鬆土壤,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種植前把土地整得細、平、鬆、軟,上虛下實。黃秋葵需肥較多,每畝撒施腐熟廄肥5000公斤、複合肥20公斤,在整地前鋪撒於地面,然後深翻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混合,然後開溝做畦。

  3、間苗中耕:黃秋葵出苗後要及時間苗,2~3片真葉時,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幼苗出土後,要及時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進行1次。第一朵花開放前應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封壟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4、肥水管護:黃秋葵較耐旱、耐溼,在生長期間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溼度,尤其是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黃秋葵生長採收期長,整個生育期約100天。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適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後進行,每畝施尿素6~7公斤。

  5、設架摘葉:夏季要設支架防倒伏,可用長1米的竹竿或樹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撐植株。在生長前期要防止營養生長過旺造成徒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留作種果的應及時摘心,可促使種果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

  6、適時採收:黃秋葵從播種到株高30釐米左右、真葉7-9片時即開花結莢,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以後整個採收期長達60-100天,全生育期可達120天左右,甚至更長。

  7、留種儲存:黃秋葵採種技術比較簡單。當其進入生育期後,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為避免抑制生長和降低產量,早期結的下部果實不要留做種用,植株頂部果莢難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飽滿,質量差,不宜留種。因此,宜選留符合本品種特徵的健壯植株中部、籽粒飽滿的老熟果莢***果實外殼變黃褐,出現有裂溝***,晒乾、脫粒、清選後,貯存於布袋中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