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林下種植技術

  鐵皮石斛的種植有很多種方法,那麼你們知道鐵皮石斛林下種植的方法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自然條件

  文成縣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均溫12.4 ℃,最熱月為7 月,極端最高溫3*** ℃,最冷月為1 月,極端最低溫為-*** ℃;年降水量1 910 mm,平均相對溼度達80%以上,無霜期約335 d。山體土壤為黃壤土,土層深厚***一般在60 cm左右***,深山區土壤溼潤肥沃,富含腐殖質。因水熱條件好,植物生長茂盛,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根據以前的植物資源調查,縣境內有野生的鐵皮石斛分佈,自然氣候條件適宜發展林下活樹附生鐵皮石斛種植。

  2 林分處理

  選擇有清潔灌溉水源、遠離廠礦汙染、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喬木林,樹高在6 m 以上且胸徑在10 cm 以上的喬木樹種,樹齡不限,一般樹體表皮越粗糙的樹種,越適合鐵皮石斛紮根附生。在移植鐵皮石斛前,對喬樹林下進行全面清理,清除灌木和雜草,以減少蝸牛、蛞蝓等害蟲滋生。此外,還要對種植的樹木進行清理,先清理枯枝、萌芽枝,然後適當修枝,調整林分的鬱閉度在0.5~0.7。

  3 移植上樹

  鐵皮石斛經過多年種植,科研單位和企業已經選育出了一批優質高產的優良品種,在選擇種源時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選用本地種源培育的品種,由於是在野外種植,主要考慮的限制因子是在冬季最低溫時會不會遭受凍害。

  確定品種後,一般選用生長健壯、莖長在10 cm 以上、單株分枝不少於5 個、無病蟲害的生長1.0 年、1.5 年或2.0 年的鐵皮石斛種苗。移植上樹時間在環境氣溫穩定在15 ℃以上,在文成縣低海拔山區,每年的3—5 月都可進行種植。在樹幹上間隔30 cm 種植1 圈,每圈用無紡布或稻草自上而下呈螺旋狀纏繞,綁住鐵皮石斛苗的根部,進行固定,鬆緊度以苗不滑落為準。捆綁時,只可綁其靠近莖基的根系,露出莖基,以利於發芽。在樹幹上按3~5 株/叢、叢距8 cm 左右栽植種苗。

  4 噴灌設施

  在栽種種苗前鋪設噴水系統。理想的是在種植林地的上方建貯水池,這樣可通過落差自由噴水,節省能源,降低養護成本。噴水管道的鋪設高度,一般距種植的最上層50~100 cm,安裝1 個霧化噴頭,樹體較大的可增設2~3 個,確保水霧能噴到每棵鐵皮石斛苗為準。夏、秋季晴日早晚各噴霧1 次,每天噴水控制在1 h 左右,雨後不需噴霧;冬、春季一般不噴霧,如遇多個晴日、空氣溼度低於60%時,可開啟噴霧30~40 min。

  5 樹體管理

  根據林分生長的變化,冬季應對種植的樹木進行適量修剪,確保林分的鬱閉度始終在0.5~0.7。修剪過程中儘量減少對鐵皮石斛的損壞,並對喬林下進行全面清理,清除灌木和雜草,以減少蝸牛、蛞蝓等害蟲的發生。由於種植環境限制,冬、春低溫期不使用任何設施進行保溫。

  6 日常管理

  野外附生生長的鐵皮石斛對溼度要求較高,正常情況下,生長季節林分內空氣溼度應保持在80%以上,冬季空氣溼度保持在60%左右;夏秋季溫度較高、空氣溼度小,于晴天16:00 以後進行噴霧保溼,雨後不需噴霧。適度的光照能

  促進鐵皮石斛的健壯生長,夏季在散射光條件下,樹下和樹膛內應溫度保持在23~26 ℃。由於種植環境限制,活樹附生種植的鐵皮石斛不需要施肥,如果條件允許,在生長期可以施用K2PO4和有機液肥,採用葉面噴施的方法,促進鐵皮石斛生長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

  7 病蟲害防治

  喬木林下樹上附生種植由於通風條件良好,很少發病,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只偶有發現少量黑斑病,沒有對鐵皮石斛正常生長造成影響,因此不需要使用農藥進行防治。蟲害主要為蝸牛和蛞蝓,可在危害期高峰期***5—7 月***的陰雨間歇期,在樹幹基部撒施6%四聚乙醛***密達***顆粒劑或用50%辛硫磷乳油7.5 kg/hm2 鮮草750 kg/hm2 拌溼,於傍晚撒在林下誘殺。如果進行有機種植,可在林下養殖雞等家禽,利用雞取食害蟲和雜草,同時利用雞的活動破壞害蟲的生活環境,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8 採收加工

  附生種植的鐵皮石斛可以採收石斛花、莖條。受氣候因素影響,野外種植的鐵皮石斛開花時間一般在5 月開始,7月結束。因此,應準確掌握採收時間,及時採摘出售或加工,製作乾花儲存。當年的新生莖條應在第2 年7 月以後採

  收,莖條採收分為鮮條和加工用莖條,採收時應注意保護鐵皮石斛的根莖,用鋒利的剪刀從莖基部剪取,基部二節如果有新芽應保留,鮮條應選擇比較柔嫩、葉片完好呈綠色為好,採收後按每捆0.50 kg 或0.25 kg 進行包裝,附生

  種植的鮮條一般現採現賣;加工用的選取充分成熟、葉片老化或脫落的莖條,老熟莖條烘乾加工成幹條儲存,或磨成粉儲存。

  鐵皮石斛林下種植技巧

  保護地種植可採用苗床式、橫木式、柱式、層架式等多種種植方法。本專案擬採用苗床式種植方法,苗床式種植具有取材簡單、管理方便,生長良好的優點。保護地苗床式主要種植方法步驟如下:選地→拉網搭棚→搭苗床→準備栽培基質→定植→植後管理。在海拔800~1800m 的自然林周邊、經濟林內或房前屋後,選擇近水源、雨季不積水、全年溫涼、環境無汙染的環境和地塊。拉網主要是為了遮蔭,搭棚是為了防止過多的雨水。一般採用有外遮陽的塑料大棚種植較好。

  遮蔭網密度60%~70%,網高3~3.5m,大棚外遮蔭網應比拱高出50cm。塑料大棚應建成四周通風、透氣的單棟大棚或聯棟大棚,大棚規格為高2.5~3m、寬8m,長度可根據地形而定。棚的支架採用鋼架、竹、木等材料。苗床採用鋼架、鐵絲等材料做成。苗床兩側採用鋼架作為立柱立於地面,在離地面80cm 高的地方用鐵絲拉網,形成寬120cm 的平臺。平臺上並列放置2 個長54cm、寬27cm、深6.5cm 的塑料盤,作為種植苗盤。苗床之間留約64cm 寬的走道。栽培基質是石斛依附生長的附主,栽培基質的選擇和處理是石斛組培苗定植成活和生長的關鍵,一般選用瀝水、透氣、耐腐的材料作基質較好,

  如炭粒、椰子殼或經發酵處理過的樹皮、木屑等。將基質備好後裝入種植盤中待用。大棚內1 年四季均可移栽、定植,一般在2~6 月,選擇早晚種植最佳,這期間移栽的幼苗,成活率高,恢復生長快,生長期長,為第2 年投產積累了足夠的養分。將石斛組培苗,小心掰開,3~5 株為1 叢,每盤種植15叢,按叢行距9cm×6.75cm,栽入準備好的種植盤中,再用備好的椰子殼蓋上。應注意:椰子殼不用蓋得太多;分苗、栽苗時動作要輕;不要損傷幼苗和根部。

  鐵皮石斛種植技術

  保護地種植可採用苗床式、橫木式、柱式、層架式等多種種植方法。本專案擬採用苗床式種植方法,苗床式種植具有取材簡單、管理方便,生長良好的優點。保護地苗床式主要種植方法步驟如下:選地一拉網搭棚一搭苗床一準備栽培基質一定植一植後管理。

  在海拔800~1800m的自然林周邊、經濟林內或房前屋後,選擇近水源、雨季不積水、全年溫涼、環境無汙染的環境和地塊。拉網主要是為了遮蔭,搭棚是為了防止過多的雨水。一般採用有外遮陽的塑料大棚種植較好。遮蔭網密度60%-70%,網高3-3.5m,大棚外遮蔭網應比拱高出50cm。塑料大棚應建成四周通風、透氣的單棟大棚或聯棟大棚,大棚規格為高2.5—3m、寬8m,長度可根據地形而定。棚的支架採用鋼架、竹、木等材料。

  苗床採用鋼架、鐵絲等材料做成。苗床兩側採用鋼架作為立柱立於地面,在離地面80cm高的地方用鐵絲拉網,形成寬120cm的平臺。平臺上並列放置2個長54cm、寬27cm、深6.5cm的塑料盤,作為種植苗盤。苗床之間留約64cm寬的走道。栽培基質是石斛依附生長的附主,栽培基質的選擇和處理是石斛組培苗定植成活和生長的關鍵,一般選用瀝水、透氣、耐腐的材料作基質較好,如炭粒、椰子殼或經發酵處理過的樹皮、木屑等。

  將基質備好後裝入種植盤中待用。大棚內1年四季均可移栽、定植,一般在2~6月,選擇早晚種植最佳,這期間移栽的幼苗,成活率高,恢復生長快,生長期長,為第2年投產積累了足夠的養分。將石斛組培苗,小心掰開,3-5株為1叢,每盤種植15叢,按叢行距9cm×6.75cm,栽入準備好的種植盤中,再用備好的椰子殼蓋上。應注意:椰子殼不用蓋得太多;分苗、栽苗時動作要輕;不要損傷幼苗和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