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紅柿種植視訊

  西紅柿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

  1.選好對路品種,做好種子、土壤、空氣消毒

  結合我市播種採摘的具體情況,我們應選用中晚熟品。可以選擇諸如蘇抗7號、中蔬4號、園紅、瑞光等中晚熟品種。這類品種普遍適合我市種植情況。

  播種前的基礎消毒工作包括種子,土壤和空氣的消毒,做好這幾項消毒工作,就可以消滅大棚內土壤、牆壁、竹竿還有立柱上的病菌,也可消滅由種子帶來的病菌,做好消毒工作可以大大減少病害的發生,從根本上減少了用藥,是無公害蔬菜的基本要求也是既省工又省力的好方法。

  種子消毒:將種子在福爾馬林500倍液中浸泡1小時,等藥劑浸入種子後再將種子沖洗乾淨。將消毒後的種子放在溫度約25度的地方進行催芽,等種子有一半以上露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至於土壤消毒可用藥物消毒,藥物消毒是將多菌靈粉與溼潤的土壤拌勻,在撒基肥的時候,均勻地撒混合的藥土,並一邊噴灑兌水辛硫磷噴霧,一邊將土地進行深翻。空氣消毒的主要措施是高溫悶棚法,如果能夠結合藥物消毒,就能夠消滅空氣中的病毒取得更好的效果。

  2.採用綜合措施,培育無病壯苗

  想要獲得高產優質番茄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就是要培育好無病壯苗,如果幼苗太過細弱,高杆薄葉的話後期就會不易打理,而且很難實現高產。

  2.1篩好營養土做好育苗床並適期播種

  對於西紅柿,我們也可以採用黃瓜的起攏苗技術,這樣做能夠大大提高土壤土壤透氣性也有助於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便於管理,因此受群眾的普遍歡迎。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發酵過並且晒乾的豬圈肥碾細打碎了,按1:3的比例與無菌土混合,再向其加入適量碳酸鈣與草木灰攪拌均勻。在播種前選一個苗床澆大量無菌水等水完全滲下後撒上露白種子,鋪上一層溼潤的細土,蓋上地膜,等種子出土後再去掉地膜。

  2.2掌握好適宜的溫溼度,防止幼苗徒長

  光照不足或者溫度過高再或水分太多這些都是造成幼苗徒長的原因。採用起壠育苗技術後,水分水量得到了控制,但溫度和光照還是難以控制,所以就需要經常放風降溫,還需要加強光照這就需要經常觀察溫度和儘可能的增加光照。

  2.3根據當地習慣,適時分苗

  結合我市的具體情況,我們一般在幼苗長出兩三片真葉後進行分苗,行距株距均為10公分左右。分苗的時候用泥匙在苗床頂端開一個淺淺並且垂直的溝。然後澆水等水滲入後填土,保證幼苗莖葉乾淨,對於毛粉802品種,無茸毛株不能混合分苗要單獨一個苗床。分苗之後,搭好大棚蓋上塑料膜,控制育苗床的溫度在30度左右。

  2.4化學控制保護幼苗

  要在分苗前控制幼苗徒長可以採用化學控制法,可使用滴加50%矮壯素原液的無菌水澆灑在苗床中,大約每七八天噴一次。

  西紅柿傳說

  相傳番茄的老家在祕魯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種生長在森林裡的野生漿果。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當地傳說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會起疙瘩長瘤子。雖然它成熟時鮮紅欲滴,紅果配綠葉,十分美麗誘人。但正如色澤嬌豔的蘑菇有劇毒一樣,人們還是對它敬而遠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據記載,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遊,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於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裡,並作為象徵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

  過了一代又一代,仍沒有人敢吃番茄。

  到了十七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忍不住吃了一個。吃完後,他躺在床上,鼓著眼睛對著天花板發愣。怎麼?他吃了一個像毒蘑一樣鮮紅的番茄居然沒死!他咂巴咂巴嘴脣,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極了的感覺,滿面春風地把“番茄無毒可以吃”的訊息告訴了朋友們,他們都驚呆了。不久,番茄無毒的新聞震動了西方,並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後,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十八世紀,義大利廚師用西紅柿做成佳餚,色豔、味美,客人讚不絕口。番茄終於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花語:敢於嘗試,雖然平凡弱小,但卻富有勇氣,只要有理想和耐心,小小的力量也可變成大大的光熱。

  當前,番茄作為一種蔬菜,已被科學家證明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營養成分,如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A以及葉酸、鉀這些主要的營養元素。特別是它所含的茄紅素,還因為此果真有如愛情一般的功效,可以讓女孩子們更加美麗呢!我們看到,慈愛和懂科學的母親往往會讓孩子多吃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