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紅柿高產種植技術視訊

  大棚西紅柿種植高產是現在很多人的目標,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一、品種選擇:

  春季大棚栽培應選用耐寒抗病、早熟高產的品種,可選用中蔬4號、中蔬5號、中雜9號、美國409利生等中、晚熟、果大品質好的品種,早熟種如:春魁、早粉2號、加拿大8號等品種。

  二、育苗:

  播種要選擇晴暖天氣中午進行,苗床一般寬3尺,可採取高埂低墒,播前在墒內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可往墒面上撒一層細土後再播種,以防泥漿粘種。***澆透底水掌握土壤10cm潮溼***為使種子撒勻,可將種子摻上細土或細砂土撒播,播種後蓋土1釐米。播種量,每平方米用種5—6克為宜,可育苗600株左右,可移栽0.2畝,番茄千粒重2.7—3.3克,每畝需播種25—50克,苗床育苗每畝需要4—6平方米。播種覆土後,立即覆蓋薄膜,苗床周圍用泥或土封嚴,冬早春育苗,夜間覆蓋草蓆保溫。

  從播種到出苗前,不通風,保持苗床溫度25—30℃,相對溫度80%以上,出苗後可適當通風,保持白天溫度20—25℃,夜間13—15℃,溼度50—60%,出苗後及時揭掉地膜,小拱棚育苗或大棚育苗定植前7—10天應進行低溫煉苗,以增強抗寒力,白天溫度控制在20—24℃,夜間可降至6—12℃。

  水分管理:一般噴水***用噴壺***3—4次。

  三、開花座果期管理:

  從定植到第一穗果收穫期間為開花座果期,時間50—60天。

  1、定植:定植前要扣好棚,整好地,並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的土壤,底肥應施:腐熟有機肥8000—10000斤,深翻摻勻,溝施複合肥50公斤,或普鈣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扣棚後封棚升土壤溫度,當棚內10釐米地溫穩定在8—10℃以上時,選晴天上午定植,採用小高壠栽雙行,壠高10釐米,寬60釐米—70釐米,株距1.2尺,每畝栽3500—4000株。

  2、溫度管理:定植至緩苗,以高溫促緩苗髮根,白天溫度28—32℃,夜間8—13℃,緩苗後白天上午溫度25—27℃,下午22—24℃,夜間10—15℃。

  3、水肥管理;7—10天后澆緩苗水,結合追施尿素每畝5公斤,第一果穗果實核桃大時澆壯秧催果水,結合追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硫酸鉀15公斤,第一果穗轉白時追施尿素10公斤,促進果實膨大。

  4、及時整枝、插杆、綁蔓;單杆整枝:一般測枝長至5—6公分時及時打掉。為了保證果實大而均勻,應疏花疏果,每穗留4—5個果,其餘摘除。及時摘心,一般留3—4穗 ,果穗上留2葉摘心,催早熟,並打掉下部老葉、枯葉,以利通風透光。

  四、結果期管理:

  1、溫度管理:結果前期:白天上午溫度保持在28—32℃,下午24—26℃,夜間15—18℃。結果中、後期適當提溫促果實成熟,白天上午溫度保持在30—33℃,下午24—28℃,夜間18—22℃。

  2、肥水管理:每7—10天澆水一次,後期可控水促果實轉紅,第一果穗採收後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和流酸鉀5公斤,每採收一次都應追施肥料。

  五、病、蟲害防治

  1、早疫病、晚疫病: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霧或25%瑞毒黴5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2、青枯病:用防毒礬、敵克鬆灌根。

  3、根腐病:用根腐靈灌根或多菌靈澆根,發現病株及時撥除。

  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棉鈴蟲:可用敵殺死、功夫、殺滅菊脂、菊馬乳油防治。幼苗期要注意防治斑潛蠅:用強棒、阿巴丁、愛福丁、綠菜寶等進行防治。

  大棚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

  一 品種選擇:應選擇生長勢強、果實硬、果型高圓、果實飽滿、抗病、特別是抗黃化曲葉病毒,既耐低溫,又抗高溫的高產優質品種為宜,當前以歐盾,歐冠最為適合,其中歐冠高抗黃化曲葉病毒病。

  二 施足基肥增施生物菌肥:如想達到高產,定植前基肥必須施足,在這點上除我們以前上的有機肥,複合肥外必須每畝加上眾邦生物菌肥25~50公斤和康博士重茬專家2~4公斤溝施或穴施以改善土壤環境為高產打下基礎。

  三 適期定植:定植時間的確定以棚內的安全定植期為準,也就是說棚內15釐米的地溫穩定在12度以上時定植,一般年份在3月15日左右,今年就推遲到了28日左右。定植時注意栽的不能過深,深度以與育苗土坨覆平即可。過深易出現死苗現象。

  四 合理密植:厚皮粉果品種以稀植為宜,以大行80釐米、小行70釐米、株距45釐米,畝定植2200株左右為宜,最高不能超過2400株,這點非常重要,過密會影響單果重。普通粉果品種以大行80釐米、小行60釐米、株距30釐米左右、畝定植3000~3500株為宜。

  五 溫度管理:定植後以中高溫管理為主,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保持在15℃,即使短時間達到32度也不放風以促進緩苗,緩苗後恢復正常溫度管理,白天25~28度,夜間12~15度形成壯苗,促果實膨大。

  六 肥水管理:定植時澆水不宜過大,5~7天后澆緩苗水,這次澆水要大,因為今年春季溫度比較低,根系生長較慢,可隨這水每畝追施根多多或真根等功能肥,以利於根系的快速生長,迅速緩苗。以後在墒情合適時進行2~3次中耕,以利根系生長,只有強大的根系才能形成高產,下一水一直到第一穗果長到直徑3釐米時才澆,並且每畝隨水追施純硝酸鉀12.5公斤,真根或根多多1壺,以後掌握一穗果衝一次硝酸鉀,水份需看天、看地、看苗澆水,一般10~15天澆一次水。

  七 病蟲害防治:一般粉果品種在發病前噴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如百菌清***達科寧***600~800倍液即可,7~10天一次,連噴3~5次,硬皮番茄抗病性強,進行常規的病害預防即可,以10~15天一次為宜,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如百菌清***達科寧***600~800倍液即可,出現病害時再對症用藥,黃化曲葉病毒病用茹類蛋白***仙菇***加殼寡糖***百淨***800倍液加上蕓薹素和赤黴酸GA4+7***全樹果***再加上有機矽***捷潤***噴霧,4~5天一次,連噴4次,效果非常明顯。

  葉黴病用氟菌唑***特富靈***3000倍液,或亞胺唑***黴能靈***1500~2000倍噴霧,4~5天一次,連噴2次即可。可以說是當今的特效藥。晚疫病用精甲霜靈+百菌清***菲格***,唏醯嗎啉800~1000倍液,二者交替使用,4~5天一次連噴3~4次,早疫病用氟菌唑***特富靈***3000倍液,或亞胺唑***黴能靈***1500~2000倍,或異菌脲***撲海因***1000倍液噴霧,5~7天一次,連噴2~3次,灰黴病用腐黴利和嘧黴胺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5~7天一次,連噴2~3次即可。重點防治白粉蝨和煙粉蝨,以防止黃化曲葉病毒病的傳播,必須用40目的防蟲網,和沾蟲黃板進行物理防治,藥劑防治以觸殺,燻蒸藥劑為主,內吸藥劑為附。

  大棚西紅柿栽培要點

  1、溫度:番茄適合生長溫度範圍在10~35℃,適合月平均溫度為20~25℃的季節裡生長。白天,上午23~28℃,最高不得超過35℃;下午逐步降溫至23℃時閉棚。夜間15~18℃為好。晝夜溫差以10~13℃為宜,低於10℃生長受到抑制,低於5℃植株停止生長。1~2℃時遭受凍害。

  2、水分要求:空氣相對溼度為80~90%。要獲得5000公斤番茄,需從土壤中吸取330噸以上的水。果實發育期每天每株需吸收1 升以上的水分,以促進根系發達,增強吸水、保水能力。

  3、光照:番茄每平方米葉面積生產1公斤果實需要95~96小時光照。

  4、土壤:粘質土壤生長慢些,長勢強;砂性土壤中生長快,易衰老。酸鹼度以微酸性,pH值在6~6.5較好。若土壤偏鹼,提倡施用生物有機肥,可以改變鹼性土壤。目前較好的有酵素菌生物肥及有機、無機複合肥等,逐步替代無機化學肥料,可改造土壤,建立番茄適生環境。

  5、養分:番茄需要多種無機營養元素,而且營養要素還要有一定比例。如要生產1000公斤番茄,需從土壤中吸取氮2.5~3.5公斤、磷0.8~1公斤、鉀 4.2~4.8公斤、鈣1.6~2.1公斤和鎂0.3~0.6公斤元素。要按養分吸取比例施肥,如以氮為100,則磷為26,鉀為180,鈣為74,鎂為 18,吸收鉀最多,吸收磷和鎂最少。配方施肥是經過測試植物生長所需各種營養元素為依據,按不同比例合理配製專用肥。

  6、氣體條件:基本條件二氧化碳和水,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0.03%,二氧化碳含量適量增加則光合作用強度增強。二氧化碳的飽和濃度為0.1%,超過此濃度蕃茄生育失調,甚至中毒;當二氧化碳在0.005%濃度時,植物會因飢餓而死亡。特別是當冬季光照不足時,可以人工補充二氧化碳,以提高二氧化碳的量。若是底肥使用酵素菌生物肥會減少二氧化碳的補充,因此,不能單一使用化肥,要科學配方。科學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