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高產種植技術視訊

  想要芋頭高產,就要種植好芋頭,那麼芋頭怎麼高產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

  芋頭的種植條件

  1、溫度:芋頭需要高溫多溼的環境條件,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球莖的形成,球莖形成期白天28~30℃、夜間18~20℃最適宜。

  2、水分:芋頭無論是水芋或是旱芋都喜歡溼潤的自然環境條件,旱芋生長期要求土壤溼潤,水芋生長期要求有一定水層。

  3、光照:芋頭較耐弱光,對光照強度要求不是很嚴格,在散射光下生長良好,球莖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日照條件。

  4、土壤:水芋需選擇水田、低窪地或水溝栽培。旱芋雖可在旱地生長,但仍保持沼澤植物的生態型,宜選擇潮溼地帶種植。

  芋頭的品種選擇

  1、紅芽芋:紅芽芋株高90~10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淡紫色。母芋較大,近圓形,每株子芋7~10個,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鮮紅色,單株產量0.85~1公斤。含澱粉較多,品質優。鮮芋食用,也可乾製。中熟。生長期210~240天,種植期2~3月,9~10月採收,畝產1500~1700公斤。

  2、白芽芋:白芽芋的發芽為白色,葉柄為綠色,葉脈淺綠色,葉柄黃綠色,近葉處稍帶紫暈。母芋圓球形或橢圓形,稍彎,子芋橢圓形或長圓形,頂芽黃白色,每株結子芋15~20個。單株產量500~750克,球莖含水分較多,肉質細品質好,較早熟耐儲藏。畝產1250公斤,高產可達1500公斤以上。

  3、九頭芋:九頭芋株高80~9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綠色。母芋與子芋叢生,子芋稍多,球莖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單株產量1.5公斤,肉質滑,味淡。蔬食和晒乾作藥用。晚熟,生長期270~300天。種植期2~3月,11~12月採收,畝產2500~3000公斤。九頭芋的口味略優於白芋、紅芋。

  4、檳榔芋:檳榔芋株高80~15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從下至上由綠逐漸過渡為咖啡紅,直至葉芯。球莖長橢圓形,深褐色,肉白色,有咖啡色斑紋。單株產量2.5~3公斤。耐溼性較其他品種差,耐貯性較好。晚熟,生長期240~280天。種植期2~3月,11月至翌年1月收穫,畝產3000公斤左右。

  芋頭的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芋頭對土壤適應性廣,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強的粘質土為宜。地整好後按80~100釐米行距開溝,溝寬50釐米,深35釐米,然後進行溝內施肥。芋頭需肥量大,生長期長,首先要施足底肥,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48%硫酸鉀複合肥60公斤,按行距開溝施入。

  2、播種方法:選無病蟲、無傷口的種芋攤晒3~4天后密排於室內,上蓋8~10釐米厚的溼沙催芽,室溫保持在20~25℃。20~30天后芽長3~4釐米、5釐米地溫穩定在10℃時栽植。在畦上開兩條排種溝,溝距30釐米、深7釐米,溝中澆足水後排種芋,株距33~40釐米,每畝4500~5000株。

  3、澆水管理:芋頭出苗前不澆水,中後期保持土壤溼潤,雨季注意排水。出苗後80天,結合澆水在植株旁邊打孔施肥。芋頭忌土壤乾燥,遇旱則黃葉、枯葉,但土壤過溼積水也不利根系生長。苗期應使土壤底墒足,切忌就澆水。幼苗期土壤見幹見溼,遇雨則應注意排水。

  4、中耕培土:芋頭幼苗期結合追肥要進行中耕滅草暖地,幼苗結束時中耕並使栽培溝成為平地,以後以20來天培土一次,厚7釐米,共兩次。培土的目的在於抑制子芋、孫芋的頂芽萌發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使芋頭充分膨大和發生大量不定根,增加植株的抗旱能力。

  5、適時採收:芋頭成熟後要及時採收,長江流域早播的早熟品種多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採收,遲播的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採收,中晚熟品種多在9月底到11月上旬採收。因市場需要可以適當提前或延遲採收,但是一般應在重霜前收完,以防止芋頭受凍害。

  6、留種方法:芋頭選生長整齊一致的豐產地留種,並選擇具有該品種特徵的植株作種株,留種球莖應到地上部分枯黃,子芋已充分長足時的晴天採收。種芋大小與型別有關,屬於多子芋類以25~50克為宜,最小也應在15克以上,屬於魁芋型別應在25克以上。

  芋頭的病蟲防治

  1、芋疫病:以防為主,發病前於5月中旬開始用藥,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分別加入疫霜靈、甲霜靈、安克等交替使用,7~10天噴一次。施藥時應掌握好天氣,選擇雨前噴藥,同時噴灑藥液要均勻,葉背、葉面、葉柄都要噴到。

  2、軟腐病:加強肥水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走,同時在病穴周圍撒石灰。可用農用鏈黴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時可在施肥前、培土後、割仔芋後各施一次。同時在常年發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藥都應加農用鏈黴素,嚴防地下害蟲及控制水分。

  3、芋汙班病:芋汙班病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靈於發病初期開始防治,隔7~10天再噴施一次。

  4、蚜蟲:蚜蟲以成蟲、若蟲在葉背或嫩葉上吸汁液,可用樂果、吡蟲啉類農藥噴殺。

  5、斜紋夜蛾:一般用功夫或樂斯本、吡蟲啉、銳勁特在幼蟲3齡前噴殺。

  6、地下害蟲:結合兩次施重肥可選用辛硫磷、米樂爾或敵百蟲進行防治。

  7、紅蜘蛛:噴施1500倍的久效磷或800倍40%氧化樂果或800倍三氯殺蟎醇。

  芋頭高產種植技巧

  選地深耕,施足底肥種植芋頭,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保水保肥力強,便於灌排的地塊種植。播種前深耕35-40釐米,以利根系深扎。結合耕地畝施腐熟廄肥或堆肥5000公斤以上,硫酸鉀複合肥50公斤,碳銨30公斤。芋頭需水較多,要經常灌溉,故耕後須整平耙細,以防止灌水不勻而影響產量。

  做畦起壟,選種催芽種植地塊整平耙細後,按行距80釐米開溝,溝寬30釐米、深20釐米。挖出的土放到壟上做成高畦,一壟栽雙行,大行距50釐米,小行距30釐米。播前選擇大小均勻,頂芽健全無病蟲、傷斑、不腐爛的種芋,在日光下攤晒3~4天,然後置於室內,整齊密排,上蓋8~10釐米的溼潤細沙,溫度保持20℃~25℃進行催芽。待芽長3~4釐米時,即可撿種種植。

  及時栽種,合理密植當5釐米地溫穩定在10℃時,開始栽種。在壟頂按小行距30釐米開兩條溝,溝深7釐米,澆足水,採取足墒播種,以利出苗,株距33~40釐米,每畝4500~5000株。栽後覆土7釐米,以利保墒出苗。同時,在地頭栽植部分芋苗,以備補栽之需。

  噴藥除草,覆膜地膜芋頭播種後,先將壟面拉平整細,每畝用乙草胺150克,兌水75公斤,均勻噴灑壟面、壟坡,防除雜草,然後覆蓋地膜,做到膜面要平,兩側壓的牢實。

  破膜引苗,查苗補栽芋頭的幼芽本身難以鑽出地膜,當芋頭芽鞘露出地面時,要及時破膜引苗,並在芽苗周圍壓土蓋膜,以防風揭。當大多數幼苗出土後,對極少數不出芽的,要用事先準備好的預備苗進行補栽,爭取做到苗全、苗壯。

  水肥運籌,促進發棵芋頭喜溫忌乾旱。出苗前如氣溫較低,應嚴禁澆水,以利地溫回升;中後期需保持土壤溼潤,雨季應注意排水,以防止田間積水,影響芋頭正常生長。發棵期出苗後80天左右結合澆水,在膜側打孔施肥,畝施磷酸二銨12~15公斤,以促進子孫芋的發育膨大。

  科學用藥,治病滅蟲芋頭一般沒有什麼病蟲害,無須用藥預防。如果發生疫病或腐敗病,可用64%防毒礬或55%瑞毒黴800倍液進行噴霧;發生紅蜘蛛、蚜蟲時,可用40%氧化樂果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進行噴霧。

  適時收穫,保證質量在霜降前後,如芋頭葉片均已變黃衰老,就表明地下球莖已經成熟,這時澱粉含量高,風味好,是收穫的適宜時期。


還:

1.香芋如何種植才高產

2.怎麼種植芋頭

3.洋芋種植的技術

4.芋頭的種植方式

5.種芋頭怎麼種

6.香芋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