鷯哥的飼養管理方法是什麼

  鷯哥,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鳥類,全身羽毛大致具有黑色兼紫藍色和銅綠色金屬光澤。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鷯哥的飼養管理方法,一起來看看。

  鷯哥的飼養管理方法

  鷯哥體形大,身體健壯,嘴強而有力,活潑好動,故鳥籠要堅固,要用鷯哥專用的大竹籠或金屬籠,而且要亮底,下設託糞板。因其食量較大,籠內的食罐與水罐要求大下些,並設一個軟食罐。

  飼料有兩種:一種是粒料,一般以雞蛋、大米、小米為主,或飼餵市場上出售的鷯哥專用複合顆粒飼料,也可用雛雞、蛋雞的飼料。另一種是軟科,由肉末、熟雞蛋、米飯及麵粉、水果泥混合而成,一般軟科每天喂1次,以1-2小時內吃完為好.

  鷯哥食量大.糞便多而稀軟.應每天清理,每天需清洗水罐、食罐,換新鮮飲水。鷯哥喜水浴.夏季應每天供給浴水進行水浴,其他季節視天氣情況及室內溫度而定.水浴時,將鳥籠放在淺水盆中,水深以淹沒腿彎處且腹部羽毛接觸到水為宜,任其自由冰浴,浴後將籠置於溫暖背風向陽處.使其軀體與羽毛儘快乾燥。

  鷯哥原產於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因此較怕冷,冬季室溫應保持在5攝氏度以上,晚上最好罩上籠衣。鷯哥膽怯怕驚,愛安靜,可不外出遛鳥,假如外出遛鳥應逐漸使之適應外界環境,進行適應性訓練,避免受驚嚇。

  鷯哥餵養過程中注意三觀察:一觀察精神狀態,二觀察糞便,三觀察羽毛。若鷯哥精神狀態好,眼睛明亮,好動,那麼此鳥無病。看糞便,如若稀中帶幹,灰白色,為正常,假如糞便為綠色,周邊呈水樣黃白色,為不正常,此時可能得病,應加強環境消毒,加強飼料的改進變更.看羽毛,若是緊貼身為正常,若羽毛蓬鬆,不好動,說明鷯哥有病,要趕快治療,以防意外。

  鷯哥的生長繁殖

  鷯哥的繁殖期為每年的4~6月。營巢於喬木上和懸崖上,常成對或2~3對在同一樹上或鄰近樹上繁殖。巢位多選擇在死樹或腐朽樹木上的天然樹洞中,常常利用舊巢,也能用嘴將小的洞口擴大和清理出洞內的木質。巢內有時墊有枯草葉、羽毛和蛇皮,有時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3枚。多為3枚。卵藍綠色,有時被有深栗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3~38mm×24~26mm,平均36.5mm×25.5mm。

  鷯哥的棲息環境

  鷯哥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尤以林緣疏林地區較常見,也見於耕地、曠野和村寨附近的小塊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