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蠍子大多生活於片狀巖雜以泥土的山坡、不幹不溼、植被稀疏,有些草和灌木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剛引進的種蠍,不要急於投放在池內,最好放在較大的盆裡,然後逐個進行“分級”***引進種蠍時,雄蠍已分離出來,可以投放池中***。其具體做法是:用鑷子夾住蠍子的尾根二三竺節處,蠍子自動捲曲,可觀察其腹部。發現待產蠍,便可將其放人裝有3釐米厚沙土的產仔瓶內。每瓶可放一隻,沙土的溼度潮溼即可。瓶內投放黃粉蟲兩條,讓其自由食取。然後將裝有待產蠍的產仔瓶集中起來,放在產仔室的產仔架上。把剩下的孕蠍可以投放在飼養池中飼養觀察,每隔幾天要“分級”一次。在日常管理中,每天要逐個檢查產仔瓶,發現有產仔的,記錄好出生日期,以便日後管理。瓶中的沙土過於乾燥時,可用海綿或其他容器順瓶壁滴水,使其保溼。發現有腐爛變質的死蟲,及時清理出來。

  引進的種蠍,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腹部和兩側看,發現裡面有大米粒狀胚胎,甚至從腹部看到仔蟹背上的條紋,這種情況叫待產蠍。分娩時時間近則兩三天,多則十餘天。另一種情況是從背面看到肚腹隆大,而從腹部則看不到有大米粒狀的胚胎形成,但從側面卻模糊地看到棕黃色的卵粒,這種情況叫孕蠍。如果溫度控制在32~36℃之間,大部分在40天之內的時間裡分娩。

  養好種蠍,是發展人工養蠍的基礎。首先要挑選個大、健壯的公蠍。俗話說:“母蠍好好一窩,公蠍好好一坡。”雌雄交配後,最好分開飼養。飼養種蠍的蠍窩要清潔安靜,飼料要新鮮多樣,溫溼度要正常,密度要適當放寬。這樣,就能培養出身體健壯,品質優良的蠍群。

  交配蠍的管理。在恆溫養殖條件下,蠍群隨時可以進行交配。雄蠍交配前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樣子,到處尋找配偶——雌蠍,一旦找到便會進行交配,若找不到,便會將精莢排在瓦片或石塊上。雄蠍在發情、交配前這段時間較長,一般約有15~30分鐘時間或更長一些。

  蠍子在交配時,便用觸肢的鉗緊緊鉗住雌蠍的觸肢不放,並將雌蠍拖來拖去,轉圈爬行,形如舞蹈。雄蠍尾巴同時上翹,並不停地搖動,櫛板也不斷擺動,以探索地面的情況,尋找合適的交配場所。若能找到平坦的石片或堅硬的地面則已,否則雄蠍就用第1、2對步足將身下的土刨細、鋪平、踏實,為雌蠍受精做準備。該過程大約持續巧分鐘。

  接著,雄蠍全身抖動著將雌蠍拉緊,並伸過自己的頭胸部與雌蠍的頭胸部接觸,然後翹起第1、2對步足交替撫摸雌蠍的生殖厴及其附近。緊接著,雄蠍後腹部上下襬動,生殖庵開啟,前腹部接近地面產出精莢,精莢牢牢地粘在石塊或地面上。然後雄蠍後退,並慢慢抬起前腹部,精莢隨之全部抽出,成70度角固著於地面。與此同時,雄蠍將雌蠍拉過來,雌蠍的生殖厴開啟並前移。當生殖腔觸及精莢尖端時,精莢的上半部便插人雌蠍的生殖腔中,並隨之破裂。雌蠍由於受到刺痛便猛然後退掙脫雄蠍的鉗制,使精莢抽出倒於地面***也有精莢全部進入雌蟹的生殖腔不再出來的***。進入雌蟹體內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這就是蠍子的受精過程。改過程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當然,交配並非都是十分順利,也有許多不成功的情況。如有的不能排出精莢,有的排出精莢以後,不能刺入雌蟹生殖腔內,仍完整立於地面。如果地面只剩下大量倒下的破碎的精莢,則表明交配成功率很高。雌蟹交配受精後,精子可在納精囊內長期儲存。因而蠍子交配一次可終生繁殖,但繁殖率會逐年下降。

  蠍子交配期的管理,關鍵在於創造適宜的外部條件,使雄蟹和雌蟹能在良好的環境中順利完成交配。這些條件是:

  ①溫度仔28~38℃之間。在這個範圍內,溫度越高交配成功率就越高。

  ②避免強光照射。強光會使蠍子交配過程顯著延長或中斷,光線微弱能誘發其交配。

  ③蠍子怕風。無風和微風天氣有利於進行交配。

  ④地面平坦、堅實,且有一定摩擦力,這樣有利於固定精莢,可使蠍子順利完成交配。

  ⑤蠍子膽小,怕驚擾,應為其創造隱蔽、安靜的交配環境。

  蠍子的飼養方法

  一、掌握蠍子的生活習性

  蠍子是一種喜陰怕光,喜潮怕溼的特種經濟動物,同時還有鑽小縫的習性。因此在建蠍場時應儘可能地模擬蠍子的野生生活環境。建蠍場從單位面項積和投蠍數量來規劃,不外乎有兩類:即合群飼養法和隔離飼養法。實踐證明:合群飼養法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蠍的成活率較低,因此在

  建蠍場上儘量採用隔離飼養法,這樣有利於提高人工養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種蠍,放養密度適宜

  育好種蠍,是發展人工養蠍的基礎;而放養蠍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關係到養蠍成敗的關鍵。因此,種蠍要挑選個體中等,健壯的公、母蠍,而蠍子屬於冷血動物,沒有互愛性它們之間生來就具有互相殘殺的本性。為了避開蠍子這種互相殘殺的本性,就要限制蠍子的活功區域,採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養殖方法,或是採用盆養、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於一體,這樣便於管理,易於觀察且清理方便。實踐養殖證明:此種養法可以提高2齡蠍成活率,適宜種蠍發育,利於4-5齡蠍恆溫立體養殖等優點,成功率較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飼養模式。

  三、飼料多樣化

  蠍子為肉食性動物,喜吃質軟多汁昆蟲。投喂時應以肉食性飼料為主,飼餵的小昆蟲的種類愈多愈好。種類不同的昆蟲體內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對蠍子的生長、發育、產仔及蛻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說飼料的種類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蠍子的營養,投食時間一般應放在天黑前l小時進行。每次投喂量應根據蠍群及蠍齡的大小適量供應。總之在供料時要把握好以下兩個原則:昆蟲類飼料要以“滿足供應、寧餘勿欠”為原則,組合飼料要以“限量搭配、寧欠不餘”為原則,供水時間應放在投食前兩個小時進行。

  四、各齡分養

  蠍子在飼養過程中,即使是同時繁殖出的蠍子,在生長中差異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時分養,個體大的就會殘殺個體小的,未蛻皮的殘殺正在蛻皮的。因此在建蠍場時應允多準備一些蠍池,將同齡蠍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經常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始終做到及時分養,規格一致,以利於同步生長。

  五、恆溫飼養

  為了提高人工養蠍的成活率,又得使蠍子快速生長,就必須解除蠍子的冬眠期,進行恆溫飼養。蠍子的冬眠期是因為氣溫的高低所致。早春當氣溫達到10℃以上時,蠍子便開始復甦,出外活動尋食,當氣溫低於10℃時便先後開始尋窩冬眠。據試驗證明,蠍子在28℃-38℃時,活動時間最長,採食量最多,生長繁殖最快,因此,冬季應在蠍場內裝上加溫裝置,使蠍場內溫度保持在28-38℃之間,空氣的相對溼度保持在60%-80%之間,投食、供水等方面與夏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