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鬥魚飼養

  泰國鬥魚是集觀賞和娛樂為一體的魚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方法

  泰國鬥魚卵生。雌魚的顏色沒有雄色的鮮豔,雄魚的背鰭、臀鰭、尾鰭比雌魚用全長5釐米以上的做親魚。繁殖較容易,把繁殖用水溫調到27℃左右,pH值7.0,硬度9~11。繁殖箱放置一層浮性水草,然後將挑好的親魚直接放入繁內,作為親魚的雌魚一定要達到性成熟。如果雄魚發情而雌魚不發情,雄魚就會追咬它,應魚撈出,否則雌魚會被雄魚咬死。產卵前雄魚先修建氣泡卵巢

  產卵時,雄魚把雌魚駛到氣泡巢下,然後用身體裹在雌魚身上,雌魚將卵排出雄魚使之受精。如果卵子底部,雌雄魚會把它們拾起,然後吐在氣泡巢裡。產卵完畢後只需留下雄魚看護魚。

  儘管雄鬥魚鬥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雄魚可謂一個親。它除在產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它一刻也不休息,時而拾起沉向粒,時而維修氣泡巢,經常環繞氣泡巢四處遊動,警惕地防範著可能入侵的敵人。動魚能獨立生活後,可以把雄鬥魚從繁殖箱中撈出餵養。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受精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後3天后能自由遊動。

  飼養鬥魚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汙物,並抽去約1/3的汙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裝置帶動水迴圈,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新增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儘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豔,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泰國鬥魚養殖方法

  泰國鬥魚雖然雄性之間容易發生爭鬥,但它們和大多數小型熱帶觀賞魚都能和平相處,是非常理想的混合飼養品種。

  也許因為泰國鬥魚給一般水族愛好者的印象是:粗俗廉價、不容易死、繁殖簡單,只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熱帶魚。所以,介紹它們的飼養方式反而是十分枯燥乏味的。

  泰國鬥魚和其他的鬥魚科魚類一樣具有呼吸輔助器官--褶鰓,在飼養環境水溶氧缺乏導致其他魚類無法忍受,甚至發生窒息死亡的時候,鬥魚科的魚類往往依然會從容不迫,因為褶鰓可以使它們直接呼吸水面以上的空氣作為緩解。與此可以看出鬥魚科的魚類的環境適應能力極其強盛。

  也因此,有的愛好者喜歡用瓶瓶罐罐單獨飼養各種不同型別的泰國鬥魚,讓它們隔缸相望彼此炫耀,以此可以充分展示泰國鬥魚的美麗。這並無不可,的確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但是必須注意:在這些空間狹小的容器中,水質往往會因為排洩物、尿液、過剩餌料等等雜質而迅速腐敗、酸化。即使泰國鬥魚對環境適應能力再強也是會有得病的隱患。因此,如果在這種不設定任何過濾系統的容器中飼養泰國鬥魚,必須記住:一尾成熟泰國鬥魚所需要的水容量是5-10公升,並且,如果能夠每天吸除容器底部堆積的雜質以及更換部份水質就可以使它們生活得很好!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