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飼養肉兔

  肉兔瘦肉率高達70%。肉中蛋白質達21%;賴氨酸、磷脂、鈣、維生索的含量也很高,特別適宜老人、小孩食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肉兔飼養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肉兔飼養的技術

  春季

  我國南方春季多陰雨,北方春季多風沙,是養兔最不利的季節之一。

  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季管理的好壞,關係到全年的收益。具體講春季首先要搞好籠舍的清潔衛生,做到勤打掃、勤洗刷、勤消毒,餵給營養價值高、不發黴、不變質的優質飼料。

  對種公兔、種母兔要適當增加精料的喂量,開始飼餵青綠飼料時,要先少後多,逐漸增加喂量,以免餵食過量造成消化道疾病。在陰雨天要適當增加幹粗飼料的投喂比例。

  在雨後刈割的青飼料要晾乾後再喂,並注意在飼料中合理搭配殺菌健胃藥物。

  春季是肉兔繁殖的黃金季節,些時配種受胎率高,產仔數多,仔兔生長快,成活率高。要抓住有利時機,採用頻密產仔法,連產2~3胎後,再調整種群,恢復體力。

  夏季

  夏季高溫高溼,病菌多,肉兔的汁腺不發達,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往往食慾不振。

  此期要供給營養全面的適口飼料和清潔的飲水,並做到早餐早喂,晚餐遲喂,中餐多喂青綠飼料,合理添喂清解毒飼草,堅決杜絕發黴變質飼料。為補充肉兔體內鹽分的過度消耗,要在飲水中加入1-2%的食鹽。

  兔舍要保持陰涼通風,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到兔籠上,當兔籠內溫度超過3℃時,要在地面潑水降溫,有條件的要安裝通風裝置,保持室內空氣流暢。夏季蚊蠅多,病菌容易繁殖,要切實搞好籠舍和食具的清潔衛生,籠舍勤打掃勤消毒,飼槽飲水器要勤清洗勤消毒,確保肉兔安全越夏。

  秋季

  秋天天高氣爽,陽光明媚,氣候乾燥,飼草充足營養豐富,是繁殖擴大種群的大好時機,秋繁一般在8月中下旬既可進行。秋季早晚與午間的溫差大,成年兔正值換毛,容易引發感冒、肺炎、腸炎等疾病,同時此期也是球蟲病、疥癬、腸炎、腹瀉等病害的流行季節。

  所以要加大飼養管理的力度,勤觀察勤檢查,及時接種疫苗,切實搞好衛生防疫;並多喂青綠多汁飼料,適當加喂蛋白質含量高的精飼料,嚴禁投喂露水草和雨後晾乾的青綠飼料。

  冬季

  冬季氣溫低,日照時間短,缺乏青綠飼料,肉兔的能量消耗多,要加強飼料管理,供給充足的全價飼料,每天供給的日糧要比其他季節增加1/3,加喂含能量較高的精飼料,新增一些微量元素飼料,每天飼餵一些菜葉,大麥芽,胡蘿蔔等。

  要保持兔舍內溫度相對穩定,室內養兔要關好門窗,防止賊風侵襲;室外養兔要在籠門上張掛草簾,防止寒風侵入。冬季雖然氣溫較低,如能抓好兔舍保溫,也是繁殖擴群的好時機。

  冬季母兔產仔成活率高,生長快,體型大,體質健壯。冬繁時要選晴朗無風天氣的中午配種,仔兔出生後注意保溫防寒,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肉兔飼養的要點

  1、選喂優良肉兔品種。選喂生長速度較快的比利時兔、塞北兔、哈白兔、紐西蘭兔、加利福尼亞兔等大中型良種兔。如有條件,最好用上述良種公兔和本地母兔進行雜交配種,這樣所產的仔兔,其生長優勢更為明顯。

  2、及時抓好斷奶過渡。斷乳前,加強母兔的營養,提高其泌乳能力,並提早抓好仔兔的早期補料,確保仔兔30天斷乳體重達到500克以上。斷乳最好採取移母留仔法,即仔兔仍然原籠原窩飼養。若籠位緊張,需要改變籠子,也至少要做到同窩仔兔不分開。育肥應實行小群籠養,不可一兔一籠,更不可不分窩別和年齡而實行大群混養,這樣會使仔兔產生孤獨感、生疏感甚至恐懼感。斷乳後1周-2周內要飼餵斷乳前的飼料,以後才逐漸過渡到育肥料。

  3、實行“一根筍”育肥。由於肉兔的育肥期很短,從斷奶***30天***到出欄僅60天左右。因此,要改變過去農村的先吊架子後填膘的傳統育肥方法,實行“一根筍”直線育肥。仔兔斷乳後,不再以飼餵青飼料和粗飼料為主,應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保證幼兔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

  4、營造良好兔舍環境。溫度以25℃、溼度以55%-65%為好。可採用金寶貝幹撒式發酵床養兔技術。發酵床養兔除臭環保,兔舍乾淨衛生,一年四季溫度都可保持在20幾度,很適合肉兔的生長,而且發酵床圈舍通風透氣好,兔舍沒有臭味,兔子處在良好的環境中生長,非常健康,長得快。另外,在肉兔育肥期間建議實行弱光或黑暗,能讓肉兔看到飼料和飲水即可,生產理論證實,肉兔在微暗有弱光的情況中增重較快。

  5、把握適時出欄時間。出欄時間根據品種、季節、體重而定。正常情況下,當肉兔90日齡體重達到2.5公斤時,即可出欄。大型品種如比利時兔、塞北兔、哈白兔等出欄體重在3公斤左右為宜。中型品種如紐西蘭兔、加利福尼亞兔出欄體重以2.25公斤左右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