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雜雞飼養技術

  土雜雞生產效能較低,但肉蛋品質優良,風味鮮美,被人們視為優質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育雛:生態放養土雜雞很有季節性,進雛時間最好掌握在每年的3-9月份,其他月份天氣寒冷不適合這種飼養方式。育雛一般採用舍內網上育雛為好。空氣質量一般要求在以人進育雛室後不感覺到有刺鼻的臭辣味即可;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晚上以人工補光為主,強度一般掌握在前期***1―4日齡***20―25勒克斯,晝夜照明,以後隨著日齡增大,光照時間和強度應逐步縮短和減弱;育雛期間飼料最好飼餵全價配合小雞料,其粗蛋白質控制在17%―19%即可。每天自由採食,自由飲用清潔水。

  ***二***中雛的管理:

  ***1***首先結合室外氣候選擇晴天中午將雛雞趕至室外草地或地勢較為開闊的坡地進行放養,讓其自由採食植物籽實及昆蟲。放養時間應結合室外氣候和雛雞活動情況靈活掌握。

  ***2***在放養的同時進行歸牧調教。其具體措施是:在放養過程中有意識在草地或坡地上撒少量的中雞粒料和穀物,邊撒邊敲飼料盆,或吹哨子,以形成條件反射,使其在聽見聲音後,就有東西吃,便於以後收牧。

  ***三***仔雞放牧及飼養管理:

  ***1***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仔雞逐步適應了外界的氣候和環境,養成了放牧歸牧的習慣後,則應全天放牧。

  ***2***牧場應選擇喬木林地***俗稱亮腳林***為好,因灌木林不便於仔雞放牧和管理人員的巡視,同時應選擇沒有獸害的地方。

  ***3***野外放牧應建好棚舍。修建棚舍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平坦的地方建棚。建棚可就地取材,只要白天能避雨遮蔭,晚上能適當保溫就行。

  ***4***放牧林地應根據管理人員的收牧水平決定是否圍網。圍網可採用網目為2釐米×2釐米的魚網即可,網高1.5―2米。在放牧期間應時常巡視,發現網破了應即時修補,預防逃雞。

  ***5***放養密度:以每0.067公頃300-500只為宜。

  ***四***放牧期間應補飼:根據仔雞具體放牧採食情況適度補飼,以提高雞隻生長速度和均勻度。此外,牧地還應多處放置清潔飲水。

  ***五***雞隻放牧期間每天傍晚必須進行收牧:結合收牧情況可考慮是否補飼,清點只數、觀察健康狀況,總結每天放牧情況。

  ***六***切實搞好疾病防治工作:經常對棚舍和器具進行消毒,有針對性地進行雞隻的免疫工作,發現病雞立即隔離治療。

  土雜雞的飼養管理方法

  一、飼養。

  雞飼料的粒度要適中,幼雞料1毫米以下,中雞料l毫米以上,大雞料應75%-80%在0.5-3.2毫米之間,成雞料2.0-2.5毫米。如雞長期使用粒度過細的飼料,會使雞的消化功能減退,糞便鬆軟無粘性。

  二、管理。

  1、及時更換墊料,清除排洩物。當雞糞處於潮溼的環境中,極易發酵,散發出各種有毒危害氣體,對雞群產生不良因素。

  2、要保證通風,及時排出雞舍內水氣。

  3、要控制雞群的飲水量。由於雞舍內溼度過大,容易抑制機體的水的代謝,如飲水量過大,容易引發腸炎的發生,並繼而不斷地加大雞舍內的溼度。

  4、要做好消毒工作。可向地面撒草木灰,或用生石灰灑在地面上,上面再墊上乾淨的墊草。

  三、常見病防治。

  常見病:腸炎、球蟲和黴菌病等。

  1、腸炎防治。因溼度過大而引起的腸炎,一般多采用中藥治療。

  2、球蟲病防治。在飼料中要經常新增抗球蟲藥,但用同一種球蟲藥飼餵時,一般不宜超過5-6天。

  3、黴菌病防治。在水中可新增0.04%的硫酸銅,對防治黴菌病療效較佳。同時要防止飼料受潮黴變,在飼餵時,注意應及時剔除黴變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