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育珠蚌

  育珠蚌生活在水中,水環境不僅決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齊,而且直接影響到養殖珍珠的產量和質量。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飼養育珠蚌的方法。

  育珠蚌的飼養:水域環境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積太小,水質環境變化大,不穩定,影響育珠蚌的生長。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於1米或高於5米均不宜養殖。

  3、水源充足,且無各種汙染,有毒物質含量不得超過漁業水質標準。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種流速不超過0.1米***,對育珠蚌的生長與珍珠的生長有利。生產實踐證明,三角帆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條件好的河、湖中,養殖一年可產珍珠5-8克/只,而靜水水域中養殖3年才能產珠5-8克/只。

  5、充足的陽光照射,能夠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為育珠蚌及其餌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對珍珠的顏色及其光澤也有著直接的影響。通過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進水體的運動和熱量的傳遞。

  6、育珠水域土質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黃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適當淤泥。

  育珠蚌的飼養:方法

  1、目前育珠蚌養殖方式多采用吊養和籠養。吊養方法有單個吊養和串養在一根線上吊養兩隻蚌以上。籠養數量依籠***網籠、網夾***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隻蚌都能接觸籠底為適宜。

  2、育珠蚌一般畝養殖池塘為800-1200只;外蕩為600-800只。養殖密度具體視體重肥度。水體流動、水體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隨蚌體大小適量增減。

  3、育珠蚌養殖已成為我市外蕩漁業之體綜合開發利用的主要生產內容。以育珠為主的池塘可以適量放養草魚、鯿魚、 鯽、鱖魚、黃顙魚等及搭養少量鰱、鱅魚,以充分挖掘水體生產潛力。

  育珠蚌的飼養:管理

  1、手術後暫養期管理:手術後的育珠蚌,暫養於微流水、水質清爽的水域中,休復15-30天。在這期間,一般吊養後不要隨意翻動,也不可離開水面,更不能開殼檢查,以免影響其體質恢復和珠囊的形成。如水太肥,透明度小於30釐米,則需採取措施降低肥度。一個月後,對暫養水域蚌進行清查,發現死蚌及時清除,然後再重新吊養到育珠水域。

  2、加強注、換水與增氧:在沒有流水的封閉靜止水域中養珠蚌時,遇高溫、水淺、低壓後,會造成缺氧死蚌。因此必須及時加水,換水或保持水質新鮮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況下蚌、珠生長緩慢。

  3、及時調節吊養深度:根據水位、水溫及季節變化,應適時調節育珠蚌的吊養深度。冬季和夏季宜適當深吊***水面下40-60釐米***,春、秋兩季可吊養淺些***水面下15-20釐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質清瘦,要及時施肥。肥料可用有機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機肥山雞、鴨、鳥類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發酵腐熟後方可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比1:2或1:3***,兩種混合加水後潑灑,做到次多、量少,少施、勤施,一般畝用尿素1公斤。還可用潑施豆漿***飼料與肥料***。同時施用鈣肥***生石灰***,PH值低多施;PH值高少施。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百米左右。

  5、清除附著物:育珠蚌經吊養一段時間後,在吊養網籠、網袋和蚌體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類、淡水海綿、聚縮蟲等***,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必須定期清洗。在4-10月份,每隔一個月涮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