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育肥豬的技術

  肥育豬的管理對育肥效果有很大的關係,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飼養技術效果的好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根據瘦肉率和生長階段科學劃分。瘦肉率高的品種要求較高的氨基酸水平。瘦肉率低的品種可適當降低飼料的蛋白質、氨基酸水平。

  從25公斤飼養到100公斤,有時飼養到120公斤,要求劃分成3~4個體重階段:如25~35,35~60,60~90,90~120公斤。隨著體重的增加,飼料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逐漸降低。不能整個育肥期飼餵一種飼料到底。

  2、飼料要求全價和平衡。

  3、飼料粉碎細度要求合理。

  4、飼餵方式可用自動採食箱,自由採食,也可使用溼料每天飼餵3頓。

  5、保證足夠、清潔的飲水非常重要。飲水一定要乾淨,沒有汙染。飲水器的流量要求達到每分鐘流1升水。

  6.保持育肥豬舍清潔、乾燥。及時清掃豬糞尿。

  育肥豬飼養管理

  ***一***適宜的豬群規模和飼養密度一般較為適宜的豬群為10-16頭,最好不得超過20頭。如果是舍內飼餵,舍外排糞尿的管理方式,可以適當擴大一些。飼養密度大小可因肉豬的體重和豬舍地面結構而有所不同。通常隨豬體增大,每欄飼養頭數相應減少。

  ***二***合理分群有效地利用豬舍建築和裝置,可提高勞動效率、降低飼養成本、提高增重效果。一般按體重、體質強弱、吃食快慢等,把相似的豬合併到一群飼養,飼養一段時間以後如出現大小不均時再作一些調整。具體方法是:把弱的豬留在原圈中,強的豬並過來;把豬隻少的留在原圈中,把豬隻多的移過來;並圈前將兩群豬趕到圈外混群后再趕到目的圈中,並用無毒的百毒殺等藥水灑豬體和豬圈,起到消毒和防止咬架的作用,並群最好在晚上進行。

  ***三***漸進換料不同階段豬的日糧變換時要逐步變換,給豬隻有一個適應過程,直到完全更換,一般情況下要7-10天。肥育豬的日糧飼料,正常情況下不能變換,特別是大比例的飼料

  ***四***“三定位”的調教通過對豬隻的調教,使其建立起吃食、排洩、臥睡三定位的條件反射,有利於圈舍的清潔、乾燥,促進豬的生長,同時不可減輕勞動強度。具體做法是在豬進圈舍前對圈舍徹底打掃、消毒,在食槽中放入少量日糧,在排糞尿處入上少量的豬糞並灑些水,在臥睡的地方鋪些草或保持清潔、乾燥。調教時間內,要對剛進圈的豬進行看管2-3天,一週左右會調教成功。

  ***五***供給充足的飲水肉豬的飲水量隨體重、環境溫度、日糧性質和採食量而不同。一般在有條件的成方每圈安放兩個自動飲水裝置,或在圈內單獨設一水槽經常保持充足而清潔的飲水,讓豬隻根據需要自動飲水

  ***六***合理安排去勢、防疫和驅蟲工作我國大部分地區在仔豬35日齡去勢。對購進的豬隻不知道是否防疫過,必須在進圈兩週後進行必要的防疫,防止傳染病的發生。一般在進入肥育期要進行一次驅蟲,驅蟲後對排出的蟲體和糞便要及時清理髮酵,防止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