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閱讀理解題原文及答案

  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雄》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英雄》閱讀原文(一)

  前不久,在“古巴導彈危機”40週年紀念大會上,一位蘇聯老兵講述了一段40年來一直不為外人所知的驚人內幕。

  1962年10月27日,蘇聯B-59號潛艇正在古巴海域潛航。突然,海面上的美國“比勒”號驅逐艦向潛艇投下了一連串的深水炸彈。美國人的意圖很明顯:潛艇要麼浮出水面,要麼葬身海底。但美國人顯然沒意識到,受他們攻擊的這艘蘇聯潛艇,和另外3艘在古巴海域遊弋的蘇聯潛艇一樣,都裝載著帶有核彈頭的魚雷。

  深水炸彈在B-59號潛艇附近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猛烈地衝擊著潛艇,潛艇上亂作一團,潛艇員被巨大的爆炸聲震得頭痛欲裂,潛艇內的氧氣幾乎消耗殆盡,有的人已經昏迷不醒。慌亂中的蘇聯水兵認為戰爭已經開始了,馬上要求發射潛艇上的魚雷還擊。根據當時的授權,發射核魚雷需要經艇上3名軍官的同意。而當時的情形是,其中兩個已經同意,只等第三人一點頭或舉手,帶給蘇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將是毀滅性的災難——全面核戰爭。

  但那個名叫阿爾希波夫的蘇聯軍官,關鍵時刻頭腦十分清醒,正確地行使了屬於自己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權利,他對發射核魚雷的提議大聲說:“不!”40年後的今天,出席“古巴導彈危機”紀念大會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長表示,當時美蘇之間衝突的激烈程度已超過任何人的想象,核戰隨時都可能因一點小小的軍事衝突而一觸即發……阿爾希波夫可能不知道,他簡單的一個“不”字,在不經意間挽救了他的國家和整個世界。

  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對戰爭說“不”的英雄,默默無聞了40年!

  也許你會認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既然敵人公然挑釁,“戰爭已經開始”,阿爾希波夫當時除了贊同發射核魚雷外,應該已別無選擇。但他選擇了說“不”,其所作所為不但有損軍人形象,更無異於向敵人棄械投降,這樣的人又怎能算是英雄呢?羅曼·羅蘭曾這樣定義英雄:所謂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阿爾希波夫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他作為一名蘇聯潛艇軍官,身份卑微、權利有限,在一般情況下,他絕無可能,也無任何能力和機會去阻止一場核戰爭的爆發,屬於他的僅僅是——在十分緊急的關頭,他有三分之一的權利否決或同意自己所在的潛艇向對手發射魚雷,按照當時的授權,他能做到的只有這麼多。實際上,他真正做到的也就這麼多,卻成功地避免了一觸即發的核大戰。我承認他不是身份顯赫的人物,但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其實,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關鍵時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符合人類社會利益的事。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這樣的英雄!如果你這樣做了,那個英雄可能就是你!

  《英雄》閱讀題目(一)

  1.給加點字注音

  遊弋___ 殆盡___ 潛艇___ 顯赫___

  2.解釋下列詞語

  ①一觸即發:

  ②挑釁:

  3.作者為什麼認為阿爾希波夫是英雄?

  4.為什麼說阿爾希波夫在關鍵時刻做了自己所力所能及、符合人類社會利益的事?

  5.你會怎樣評價阿爾希波夫?

  6.請收集一些關於“英雄”的說法,在班上和同學交流。

  7.讀完全文,結合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請以《評說英雄》為題寫一篇讀後感。

  《英雄》閱讀答案(一)

  1. 略

  2.略。

  3.因為作者認為:在關鍵時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符合人類社會利益的事就是英雄,而阿爾希波夫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4.他簡單的一個“不”字,在不經意間挽救了他的國家和整個世界。

  5.言之有理即可。

  6.略。

  7.略。

>>>下頁更多精彩“關於英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