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的飼養和訓練的技術

  信鴿是鴿子家族中的一種,善於飛翔,有強烈的歸巢效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信鴿的飼養的技術

  ***1*** 幼鴿期 幼鴿在出生期一週內,最好給母鴿喂糯米或白米吃,這樣可以幫助"父母鴿"增加乳水。兩週內可喂些如細麥、料豆等飼料,這對幼鴿的健康是有所幫助的。幼鴿出生時會自行啄破蛋殼,並不斷自行掙扎,然後破殼而出。若幼鴿在2-3天內仍不能破殼而出,說明體質不健,日後長大參加比賽和訓練,成績不好。此外在哺育期間,不能給親鴿喂稻子和大麥,應為稻殼和麥粒兩頭較尖,不利於母鴿反哺。

  ***2*** 童鴿期 童鴿的飼養管理十分重要。童鴿後期每天每隻採食2。5-35克。為保證童鴿的生長髮育,防止過肥和早熟,日糧應富於蛋白質,而能量應適當減小,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離巢七天內的童鴿日糧中每隻只要保證5克蛋白質。離巢後20天要保證攝入8-9克蛋白質。離巢後1月內要保證日糧中含10克蛋白質/只。同時應定時定量喂料。

  ***3*** 育成期 離巢一月後的信鴿應雌雄分開飼養,每隻每天月約採食30克飼料,其中應供應足十克蛋白質,每天兩餐,早餐喂量40%,晚餐喂量60%,在天氣寒冷時,應補充富於能量的飼料。

  ***4*** 繁殖期 公母鴿配對後,日糧每隻每天增至35克,蛋白質達12克。並利用加強飛翔運動和近距離放飛來增進鴿子的食慾。母鴿開產前,日糧的量增至37克,日攝入蛋白質量應達到15克。除外還應供應足夠的鈣、磷和微量元素。幼鴿出世後,種鴿的採食量急劇增加,達60克左右,日糧蛋白質應達18克。此時的種鴿可每日喂3餐。第一餐在上午7-8點,二餐在中午12點,三餐在晚上7-8點。若需要,晚間可加一餐,對乳鴿的發育有好處。

  ***5*** 訓練期 訓練期日糧達到30克,注意食料中的能量供給。

  ***6*** 換羽期 信鴿換羽期應注意加強營養,信鴿一般一年換一次羽,個別兩次羽。信鴿換羽期間體力較弱,不大肯飛。此時日糧每隻每天約為35克。脫羽開始時可適當減少喂量,新羽生長時應增加食料喂量和提高蛋白質水平。在食料中可加入一些含脂肪多的芝麻,菜籽等,可使信鴿羽毛長的豐滿,富於光彩。日餐兩次。

  ***7*** 加強信鴿的日常管理 搞好日常管理是確保信鴿鴿群健康和培育優良信鴿的重要一環。

  信鴿訓練的技術

  1.信鴿的訓練應從啟蒙訓練開始。對已經熟悉鴿舍內外環境,出入鴿舍自如幼鴿,在它們能隨鴿群正常家飛後,應帶它們獨自到離鴿舍2至5公里,進行啟蒙放飛訓練。訓練時間最好選擇在或下午的晚些時候的空腹狀態下進行。應多樣性選擇為宜,要選擇開闊和有益於觀察的訓練地點。要盡是避開高大的建築物。初次試訓應以群放為好,以後可進行單獨放飛訓練,放單飛時可根據幼鴿出棚時間的早晚,由小到大依次進行。

  要注意做好每一次的放飛筆錄,以便進行日後的綜合性評價考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幼鴿飛行能力的提高,訓練距離可相對延長,訓練形式仍以放單飛為主。經過啟蒙訓練的幼鴿,靈氣十足,更善於家飛,這對以後的加距離訓練和參加正式比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進入三個月左右的幼鴿,可利用雙休日等閒暇,讓它們做循序漸進的加碼訓練。從10公里起步,逐步向100公里左右的訓練目標延伸。繼續堅持放單飛的形式。選擇訓練地點可考慮地形地貌的特點***如河流、平川、峽谷、高山等***。同時也要對每羽參訓鴿進行定向記錄考核。經過多次定向訓練的鴿子,尤其是已適應了獨自歸巢的鴿子,在參加競翔開籠後最初的群飛階段中,它們會顯示出定向快捷和迅速脫離群體的優勢,對創造好的賽績十分有利。

  3.當訓練距離已達到100公里左右時,應在考慮選擇放飛地點的同時,注重地形地貌的標誌性特徵,要堅持進行定點或不定點的反覆放飛演練,此時也應做對始放時間和迴歸時間的準確記錄。這種訓練方法有利於鴿子在參加競翔時,途經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會產生一個興奮點,激發其衝剌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鴿子由於賽途的疲勞,在臨近終點時出現停歇或脫班現象。經過此方法反覆訓練的鴿子,並多次以定向的速度佔優者,是鴿友們在自己的鴿群中選擇短程重要賽事指定鴿的妙方,也能確保突來賽事的有鴿替補。

  4.每逢鴿協組織的放飛訓練,應該多送鴿子去擠擠大籠,這是一件利大於弊的益事。切莫因吝惜自己的愛鴿或因已做過同等距離的訓放而放棄。常進大籠的鴿子,會逐步適應擁擠、顫簸、叼啄、吵鬧的環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競翔能力。

  5.對參加完中、短程賽事,又準備送鴿參加長距離等重要比賽,有時可能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困擾,使賽事間的休息時間過長而影響競技狀態。此時有必要安排賽鴿進行一次100至200公里左右的“熱身”訓練,這種方法對恢復賽鴿的狀態和提高賽鴿的競翔速度會起到極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