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犢常見的三種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紹

  初生牛犢會有一些疾病危害它們的健康,那麼初生牛犢的常見疾病防治方法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初生牛犢的常見疾病防治方法。

  初生牛犢的常見疾病防治方法:臍炎

  臍炎是犢牛出生後臍帶斷端感染細菌而發生的一種炎症。

  觸診其臍部時犢牛表現疼痛,在臍帶中央及其根部皮下,可以摸到如鉛筆桿粗的索狀物,流出帶有臭味的濃稠膿汁。

  重症時,腫脹常波及周圍腹部,犢牛出現精神沉鬱、食鬱減退、體溫升高、呼吸與脈搏加快,臍帶區域性增溫等全身症狀。

  防治方法是:在臍孔周圍組織發炎時,臍部先剪毛消毒,再用青黴素普魯卡因注射液在擠孔周圍皮下分點注射,並於區域性塗以鬆餾油與5%碘酒等量合劑。

  如有濃腫和壞死,應排出膿汁和消除壞死組織,用消毒液清洗後,撒上碘仿磺胺粉或呋喃西林粉以及其它抗菌消炎藥物,並用繃帶將區域性包紮好。

  初生牛犢的常見疾病防治方法:窒息

  在出現難產時,犢牛在母體中因粘液和羊水的長時間堵塞而出現窒息症狀。

  窒息程度輕時,呼吸微弱而急促,時間稍長,可發現粘膜發紺,舌垂口外,口、鼻內充滿羊水和粘液,心跳和脈搏快而弱,僅角膜存在反射;嚴重窒息時,犢牛呼吸停止,粘膜蒼白,全身鬆軟,反射消失,摸不到脈搏,只能聽到心跳,呈假死狀。

  犢牛發生窒息時,可以進行人工呼吸,將犢牛頭部放低,後軀抬高,由一人握住兩前肢,前後來回拉動,交替擴充套件和壓迫胸腔,另一人用紗布或毛巾擦淨鼻孔及口腔中的粘液和羊水。在做人工呼吸時,必須耐心,直至出現正常呼吸才能停止。

  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還可使用刺激呼吸中樞的藥物,如山梗茶鹼5~10毫克,尼可剎米25%油溶液1.5毫升等。

  初生牛犢的常見疾病防治方法:便祕

  此症通常指犢牛出生後24小時內不排糞,且表現出不安、拱背、翹尾作排糞狀等。嚴

  重時腹痛、食慾不振,脈搏快而弱,有時出汗。

  直腸檢查,可以摸到乾硬的糞塊。

  犢牛發生便祕後,要及時用肥皂水灌腸,使糞便軟化,以便排出。直腸灌注植物油或石蠟油300毫升,也可熱敷及按摩腹部,或用大毛巾等包紮犢牛腹部保暖減輕腹痛。

  初生牛犢的管理方法

  及時哺餵初乳,是犢牛保健最為重要的環節。牛分娩後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免疫球蛋白含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急劇下降,泌乳7天后與常乳基本一致。因此,儘早哺餵初乳目的是:

  讓犢牛儘早獲得母體免疫和攝入更多的營養來強健體魄。同時初乳還有促進胎便排出、替代胃粘膜和殺菌等作用。首次哺餵初乳***母乳***應在產出後2個小時內完成***首次量犢牛體重的8%~10%***,哺餵初乳至少3天,前24小時每次儘量讓犢牛吃夠***體重的4%~5%***。如果母牛無乳或母牛有產科病發乳房炎等不能正常哺乳的情況下:請用貝優乳犢牛專用奶粉,貝優乳中包含的免疫球蛋白成份可以提高初生犢牛的免疫力和營養保障。

  斷臍、消毒。犢牛出生後要做好斷臍工作,否則病原菌會隨臍帶而進入犢牛體內,從而引起犢牛患臍帶炎或其他疾病。對臍帶沒有自然斷裂的,可以在靠近腹部下方5釐米剪斷,斷端應在5%碘酊浸泡0.5~1分鐘***含臍帶自然斷裂的***,2日齡時再次侵泡一次。

  建立良好的哺乳反射。犢牛出生後應用哺乳壺哺乳5~7天。如果犢牛未經建立哺乳條件反射直接在桶內飲乳,乳汁就會不經食管溝直接進入瘤胃而產生異常發酵,犢牛易出現腹瀉。

  藥物保健。2日齡肌肉注射進口免疫素10ml和亞硝酸鈉維生素E 8ml。

  犢牛哺乳做到四定。定質:牛奶衛生指標***微生物不超過50萬***、理化指標合格***幹物質12%、乳脂3.5%、乳蛋白3%***;定量:按哺乳計劃並視體重大小適量調整;定時:每次哺乳時間確定後不得隨意更改;定溫:七日齡前乳溫不得低於39℃,八日齡後不得低於37℃。

  新生犢牛不喂以下牛初乳:患有傳染性疾病***如副結核***;分娩前擠過奶或嚴重漏奶的牛;經長途運輸後短期分娩的牛;患有乳房炎的病牛。

  注意牛舍的環境衛生。犢牛舍應保持乾燥、衛生、避風、空氣新鮮,一週2~3次消毒,褥草應乾燥、無汙染、勤打掃、勤更換。夏季要消滅蒼蠅。經常觀察犢牛***特別是初生犢牛***的被毛、眼神、食慾、糞便和長勢情況。

  嚴格按飼養管理規範飼養犢牛;日採食1公斤精料時即可斷乳。

  儘量訓練犢牛吃草料

  犢牛出生後開始訓練其吃草料。把苜蓿乾草或乾草切成10釐米長,與青貯飼料,全價飼料精飼料一起飼餵。犢牛開始不認草料,但是幾天後就逐漸吃草料了。犢牛吃草料越早,發育越好。隨著犢牛餵奶量的減少,草料供給量應逐漸增加。到斷奶時全價飼料可增加到3公斤。乾草,苜蓿可自由採食,不限數量。注意要讓犢牛飲到足量的水。犢牛多吃粗飼料,有利於瘤胃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