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斑節對蝦

  斑節對蝦,俗稱草蝦、鬼蝦、竹節蝦等,屬暖水性蝦類,是世界上三大養殖蝦類中養殖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對蝦養殖品種。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斑節對蝦的養殖方法。

  斑節對蝦的養殖:蝦池建設

  蝦池應選擇風浪小、潮浪暢通、灘塗平坦、水質清澈、沒有汙染源的中高潮線附近海區建設,以沙質底最好,沙泥底質次之。一般潮差應在2米~3米之間,高潮持續時間不少於3小時,海水鹽度為10~20,ph值為7.8~8.5。蝦池長方形,長、寬比為2∶1~4∶1,沿著進水渠道作非字形排列。蝦池面積0.7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為好,池深2.0米,水深1.5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閘底低於池底30釐米~40釐米,便於排乾池水。每口蝦池都要有獨立進、排水閘門。進、排水閘門的閘牆上設3道閘槽,中間槽用於安裝閘板,內外槽安裝閘網,槽寬6釐米,3道槽之間的距離0.6米~1.0米,以便操作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按養蝦池面積的1/3~1/2建設蓄水沉澱池。高位池要選擇離海區不遠、易於抽水、水質乾淨穩定、沙質底、有淡水源的地方建設。

  斑節對蝦的養殖:清塘消毒

  蝦塘的清淤晒塘是健康養殖的主要環節,一定要徹底清塘。每年年底收完蝦後,排乾池水,封閘晒塘,一直晒到塘底龜裂,然後把殘餌、雜物和淤泥移運到堤外,再犁耙池底進行翻耕曝晒。最好在池底鋪一層10釐米厚乾淨細沙,以改良蝦池底質。新建蝦池,應開啟閘門讓海水進出沖洗,使池底ph值穩定在7.5以上才能放苗養蝦。放養前20天左右,安裝好60目濾水閘網,使用藥物進行清塘消毒,首先每畝撒施生石灰50公斤~100公斤,然後進水20釐米,用0.2ppm殺滅菊脂兌水噴灑。3天后排乾池水,沖洗兩次。重新進水30釐米再用茶麩15公斤加水浸泡24小時後,連渣全池潑灑。藥物要均勻施到池中任何地方,以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

  斑節對蝦的養殖:投放蝦苗

  蝦苗要求個體大小均勻、健壯、活力強、逆遊能力好、體表光潔無附著物,體長1.2釐米以上,第一觸角的前端分叉呈v字形的兩條小觸鬚經常併攏,體節疏而長。最好是p12~p18的黑殼苗,蝦苗額角上已長有4個~6個刺。放苗密度要根據蝦池的條件、水域環境和管理水平等來確定。一般蝦塘水深1.2米左右,每畝放苗0.8萬尾~1.0萬尾;水深1.6米左右,每畝放苗1萬尾~1.3萬尾。有條件的蝦場,可以提高養蝦密度,畝放苗2萬尾~4萬尾。第1造可於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要選擇晴朗天氣,水溫穩定在25℃以上時放苗。放苗時,先將苗袋放入池內浸20分鐘,使袋內水溫與池內水溫接近***溫差不超過3℃***,在上風處水較深的地方順風放苗,蝦苗池水與蝦塘水鹽度差不超過5。第2造可於8月中旬放苗。

  斑節對蝦的養殖:培養餌料

  蝦苗放養10天~20天內,主要餌料是枝角類、橈足類、矽藻等浮游生物,所以培養好基礎餌料生物是提高蝦苗成活率和生長速度的一個重要技術措施。施放茶麩2天~3天后,進水80釐米~100釐米,每畝施放尿素2公斤,磷肥0.2公斤,以後每隔3天~4天追肥1次,用量減半,使池水透明度達到40釐米~60釐米。ph值在8.0~8.5之間,水色為黃綠色或綠色,肥水6天~10天后即可放苗。如果不能及時放苗,肥塘時間達20天以上,水質老化,六須蝦***脊尾白蝦***又繁殖起來,就要重新排水,利用藥物把六須蝦殺死,再進水施肥培養基礎餌料。

  斑節對蝦的養殖:日常管理

  每天觀察對蝦攝食活動及生活環境的變化情況2次~3次,觀察水體和池底顏色、氣味,檢查活動狀態和攝食情況,檢查堤基是否安全,閘門是否滲漏,網具是否破損,對蝦是否發生病害等。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採取相應的管養措施。每隔15天對池蝦的成活數及體長、體重進行測定,觀察對蝦蛻殼生長是否正常。根據對蝦不同生長階段,適時更換進排水網具。蝦場要購置ph比色器、比重計、溫度計、測氧儀等水質監測儀器,測量池水水溫、比重、ph值、透明度、溶解氧等理化指標,並做好記錄,以便監控調節水質,維持池水ph值8.0~8.5,水溫25℃~30℃,鹽度8~1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釐米~60釐米,水色淺綠色或黃綠色,並保持對蝦良好的生存生長環境。有條件的蝦場,可使用水車式增氧機增氧,使養蝦獲得高產、高效。

  斑節對蝦的養殖:科學投餌

  科學投餌就是要按照對蝦生活、生長的生理需要進行投餌。投餌量過多,容易敗壞水質,增加餌料成本。反之無法滿足對蝦的營養需要,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投喂要合理化,首先要準確估算池蝦的數量。可採取幾個辦法估算:一是採用網箱暫養法;二是用旋網抽查法;三是通過對蝦攝食、活動情況進行估算;四是根據對蝦的生長速度進行估算。

  斑節對蝦餌料以人工配合餌料為主,養殖後期可投喂江蜆、尖尾螺等鮮活小貝類。蝦苗入池兩天後,可投放適量的餌料,以彌補基礎餌料的不足。投喂採取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勻投撒,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先粗後精的方法,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和對蝦的成活率,促進對蝦生長。一般每天投喂4次,時間為5∶30、9∶30、18∶00、23∶00,各次投餌量分別佔日投餌量的20%、15%、35%、30%。投餌後1.5小時有70%以上對蝦達半飽胃或飽胃,蝦又沒有群遊覓食,說明投餌適量;若所投的餌料很快攝食完,池蝦還大量群遊,空胃殘胃超過30%時,說明投餌不足。可在池邊及池中央設定小繒網檢查攝食情況。8.5畝的蝦池可設定4個~6個繒網觀察。

  斑節對蝦的養殖:防治病害

  養蝦必須貫徹以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的方針。預防蝦病要貫穿於養殖管理的全過程。放苗前要徹底清塘消毒。養殖期間要定期潑灑0.3ppm~0.4ppm強氯精或1ppm~2ppm漂白粉溶液,對池水消毒殺菌,還可以定期施放沸石粉以淨化水質和底質,每畝用量為15公斤~20公斤。每半個月投喂一次藥餌,按照維生素c3‰~5‰、大蒜素2‰、魚肝油3‰~5‰添加於餌料,每天喂藥餌兩次,連喂5天~7天。用這些方法防病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斑節對蝦的養殖:適時收穫

  斑節對蝦養殖是高投入的產業,有一定風險。特別是到養殖後期,池底積累殘餌、蝦排洩物的汙染越來越嚴重,池蝦患病、缺氧造成損失的危險性就隨著增長。因此,斑節對蝦養殖80天~100天,平均每公斤蝦40尾~60尾,90%以上達商品規格時就應收穫出售。常用收穫方法是使用錐形網袋排水收蝦或電推網與裝撈相結合收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