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津烏骨雞的飼養技術

  鹽津烏骨雞肉細嫩味美,歷來有“烏骨雞肉香”的美譽。同時它是具有較好的滋補、藥用等功效。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鹽津烏骨雞生存環境:

  炕上平養或網上平養都可以,在農村炕上平養為最佳。烏骨雞籠舍的建造必須選擇背風朝陽、地勢乾燥、平緩、四周排水良好、遠離居民區、交通方便的地方。

  雞舍的大小依地勢、地形而定,一般採用開放式新型雞舍,這種雞舍主要是採用雙坡式頂棚,兩壁敞開,前後兩個視窗。其主要特點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風,雞舍乾燥。這種雞舍在氣候溫和或較炎熱的地區比較合適。

  註明:

  炕上平養對雞舍的要求較低,在舍內地面上鋪5~10cm厚的墊料,定期打掃更換即可;或用15cm厚的墊料,一個飼養週期更換一次。平養雞舍最好地面為混凝土結構;在土壤為乾燥的多孔沙質土的地區,也可用泥土地作為雞舍地面。地面平養的優點是裝置簡單、成本低、胸囊腫及腿病發病率低,缺點是需要大量墊料、佔地面積多些、使用過的墊料難於處理、且常常成為傳染源、易發生雞白痢桿菌病及球蟲病等。

  網上平養適合飼養5周齡以上的優質肉雞。5周齡前在育雛舍培育,5周齡後轉群到網上飼養,有利於充分利用育雛裝置和加快肉用仔雞後期的發育。網上平養的裝置是在雞舍內飼養區全部鋪上離地面高60cm的金屬網或木、竹柵條,或在用鋼筋支撐的金屬地板網上再鋪一層彈性塑料方眼網。雞糞落入網下,減少了消化道病一再感染,尤其對球蟲病的控制有顯著效果。木、竹柵條平養和彈性塑料網平養,胸囊腫的發生率可明顯減少。網上平養的缺點是裝置成本較高。

  二、飼養管理:

  育雛期為30天,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是關係烏骨雞生產成敗的關鍵時期,其主要任務是提高雛雞成活率和前期增重。

  1、消毒防鼠:育雛前,育雛室的地面和牆壁要用2000∶1的百毒殺S或ABB消毒劑噴灑消毒,再把食槽沖洗乾淨,晾乾備用,同時育雛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圍牆,嚴禁有鼠洞。

  、保溫控溼:由於雛雞絨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調溫,溫度過低會造成雛雞生長受阻,扎堆擠壓,導致白痢病爆發;如果溼度過大,會導致球蟲病的發生,所以要保證合理的育雛溫度和溼度。育雛室要備有溫度計,隨時掌握育雛室的溫度。

  2、育雛室的溫度和溼度,一般是1周齡內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34℃至32℃,溼度為65%至60%;1至2周齡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32℃至28℃,溼度為65%至60%;2至3周齡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27℃至25℃,溼度為65%至60%;3至4周齡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25℃至23℃,溼度為60%;4周以後溫度為20℃左右,溼度為60%。

  除使用溫度計外,還要學會“看雞施溫”。溫度適宜雛雞活潑好動,食慾旺盛,睡眠安靜,雞群疏散,均勻俯臥。溫度過低雛雞易拉稀感冒,互相擠壓,層層扎堆;溫度過高雛雞張嘴喘氣,遠離熱源,精神懶散,食慾不好,大量飲水。

  3、飲水開食:雛雞出殼20小時後,就可進入育雛室,先飲水,後開食。開始飲水應用5%至10%的白糖水,飲半天,可提高成活率。10日齡前的雛雞要飲溫開水,水溫要與室溫相近。飲水最好採用雛雞飲水器,飲水器裡應經常保持不斷水,讓雛雞自由飲用。飲水2至4個小時後,可開食,把飼料用水浸泡一下,以一抓即散為宜,均勻地撒在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採食。飼料可直接喂飼料廠生產的全價飼料。但不論喂哪一種飼料,開始3至5天,飼料必須加0.2%氯黴素或0.2%新諾明,或在飲水中加氧氟沙星等廣譜抗菌藥物,控制雞白痢病的發生。烏骨雞與其他雞種的不同之處就是先天性的白痢病特別嚴重,所以在育雛期藥物要相互交替使用,不得間斷,用塑料布喂3至5天后要逐漸換上小木槽或塑料槽,白天3至4小時喂一次,晚上4至5小時喂一次,總之要保持不斷水、不斷料。

  三、飼料管理:

  烏骨雞的飼養,不論喂哪一種飼料,都必須達到營養標準,合理的營養是提高烏骨雞生產質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育雛期內的飼料,粗蛋白為19%,粗纖維小於6%,鈣為0.8%至1.3%,磷為0.6%,氯化鈉為0.3%水分小於14%。育成期內的飼料要求粗蛋白為17%,粗纖維小於6%,鈣為0.7%至1.2%磷為0.55%,氯化鈉為0.3%;水分小於14%。

  飼養密度:

  合理掌握烏骨雞生長時期的密度,可使烏骨雞避免浪費飼料,提高生長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烏骨雞養殖的經濟效益。

  烏骨雞生長時期的密度,一般是1至10日齡,密度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齡,密度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齡,密度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齡,密度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齡,密度為15至12只/平方米。

  飼養標準:

  烏骨雞的飼養標準是依據雞群不同日齡、不同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而制定的。一個好的飼料配方要兼顧兩個方面,首先是必須或儘可能滿足各階段的營養需要;其次是要依價格篩選飼料的品種,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這樣才算是一個好的配方。

  作為肉用品種,烏骨雞的產蛋雞就是種雞,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生理階段,即育雛階段***0-42日齡***,育成階段***43-150日齡***,成雞階段或產蛋階段***151日齡至淘汰***。

  藥用仔雞則分為兩個生理階段,即生長期***0-42 日齡***和育肥期***43日齡至出售***的飼養標準可以看出種雞的育雛階段需營養較高,育成階段的營養需要較低,而產蛋後的種雞不僅營養需要較高,對各種單料的質量要求也高,有些料則不能用或只能少用,如未脫毒的棉粕餅、菜籽餅等,有些藥物也在禁用之列,如呋喃類、磺胺類等。

  鹽津烏骨雞的價值

  鹽津烏骨雞不僅肉質細嫩、味美可口,而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特殊的藥用價值而著稱。一九八五年四月,經四川省農科院等三家單位用分析儀器測定,鹽津烏骨雞的蛋白質含量為1.76%,在18種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賴氨酸分別為0.93%和1.94%,與中國著名的江西泰和烏骨雞相比,蛋白質高2.02%,脂肪低0·62%,蛋氨酸和賴氨酸分別高0·46%和0.38%,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顯著特點。

  用途功效

  鹽津烏骨雞其藥用價值被歷代醫學家視為補虛勞之聖藥,常用來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血虛頭暈、婚久不孕、產後體弱等症。現代醫學表明,鹽津烏骨雞還有增強體質、抗衰老、延年益壽、潤膚美容之功效,因此被人們譽為“壽為肉之冠,藥為肉之首”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