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麗江風景的唯美句子

  麗江,是一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奇妙的分佈著聖潔的雪山,洶湧的大江,險峻的峽谷,清澈的湖泊,寬闊的壩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欣賞

  在古城中信步遊走,有許多供遊客歇息留宿的客棧,這些散落在街市中民居里的客棧,並不花枝招展地迎合你一一她恬靜地守信在那裡,任憑你走近她或者錯過她。每個客棧們名字都好有特色:水雲間丶等一個人丶一米陽光丶邂逅。推開客棧虛掩的門向內望去,裡面別有洞天:參天的古樹,清冽冽的小溪就在天井裡,閒適得一派天然。

  那古屋裡美麗的彝族姑娘當戶而織,把美麗的絲線變成七彩的披肩、圍巾等織品,掛滿整個小屋,就像天邊的彩虹,她抬頭向臨街一撇,攝人魂魄,那眼神一定看到我了!那眼神一定是為我而拋的!我走近,走近,湊近去看她的織品,而她始終低頭在織著織著,眼裡心裡只有她的絲線,我多麼希望我就是她纖纖玉指間的一根根絲線,任她織成迴文錦字,之後的千百年,任世人肆意解讀。

  徜徉在古代與現代完美結合的麗江古城,手中的相機不停地咔嚓咔嚓,心靈在穿越古代和現代的交會之中有種說不清的滋味摻雜其中。站在古城最有特色的李家民居的觀景臺前,俯瞰整個麗江古城的全貌,美麗的麗江古城盡收眼底。李家民居豪華的建築特色讓人咋舌,走在李家民居錯落有致的院落裡,彷彿就好像走進了迷宮。那富麗雅緻的建築風格和特色在給過往的遊人講述著幾百年前茶馬古道上勤勞善良樸實的納西民族創造的商業輝煌。麗江這座沒有城牆四通八達廣納五湖四海商賈的古代小鎮之所以能夠經歷幾百年的風雨滄桑而依然如故,之所以至今能夠保留原始淳樸的小橋流水般的人間仙境,最大的得意之處就在於納西民族敞開胸懷接納各民族同胞,和各民族同胞和平友愛和諧的融洽相處。納西民族用他們的勤勞善良和淳樸敦厚創造了不朽的歷史輝煌,給世界文化交流留下了寶貴的借鑑經驗。

  俯瞰麗江古城,這座美麗的古城似乎再給遊人默默的訴說著它近千年的滄桑變遷。相機凝固和記錄的只是古城美麗景色的點滴,古城真正美麗的內涵孕育在古城幾百年的文化之中,需要每一個遊客和行者用心去體會和感悟。天色漸漸昏暗,古城漸漸的換了一種景色,各種五彩斑斕的燈光依次點亮。有點依依不捨的融入到古城的另一種景色中。

  在各種五彩斑斕的燈光的裝飾和映襯下,古城變得朦朧和迷濛,變得更加的美麗和迷人。夜色中,遊人如織,光亮如晝,從各個酒吧裡傳出的奢華緋靡之音,讓古城從歷史的滄桑中一下的改頭換面,變得萎靡和嬌豔。現代人用現代的手段和色彩賦予古城另一種豔麗的姿態。古城已不是傳說中的侍女溫文爾雅的形象,變成了勁歌猛舞的浪蕩女郎和驕奢淫逸的闊綽少年揮霍青春和錢財的糞土之地。走在酒吧一條街上,耳畔傳來的靡靡之音和映入眼簾的滿目紙醉金迷的色彩,讓人覺得古城一下子就進化了一千年,一下子就邁入了二十一世紀最現代的生活方式。

  撐一把油紙傘,我走進你的小巷,腳下是數千年斑駁的石頭,長滿了青苔,兩旁是歷經風雨斑斑駁駁的古屋,有的臺基剝落得很厲害,有的牆皮差不多全部剝落,所有的屋頂上都長滿了雜草、瓦松和苔蘚,就像一片片荒蕪的土地。有的人家的窗臺前跌落了一層泥土,立刻就有一棵草長出,一朵花在開放。就在這一塊塊屋頂下的古街上,遊人如織,絡繹不絕,各種服飾,各種口音,各種膚色,我看都看不過來,數也數不清。臺階下就是澄澈的流水,那水藻就像風中美女的秀髮在緩緩飄蕩。偶爾有一條錦鯉輕快地遊過,就像花樣游泳的運動員,一邊遊一邊等著觀眾的掌聲。兩岸的垂柳,長長的垂下來,柳條几乎貼著水面,像一隻只溫情的手。

  有800年曆史的麗江古城依山傍水而建,兼具山城風貌與水鄉韻味主街傍河,小巷臨渠,古城的水真清啊,低頭俯瞰,河底的水草又濃又密,油油地在招搖,你走到哪裡,流水追逐你到哪裡,不急不徐。整個古城有幾百座橋,石拱橋、石板橋、木板橋或粗獷或婉轉鋪設在淙淙的流水之上,千姿百態,岸邊垂柳依依,殷紅的三角梅、鵝黃的千葉菊恣肆地怒放,彷彿素淨點染的中國畫潑進了濃墨重彩,分外妖嬈。

  在四周蒼翠青山的緊緊環抱中,古城瓦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五顏六色的樂角岩石鋪路,在人行馬踏、雨水沖刷下光滑透亮。四方街好不繁華,店鋪挨著店鋪,打製銀飾、家織土布、各種工藝皮革品非常有特色。摩梭族婦女現場織就的棉麻七彩坡肩古樸拙雅,我和好友M比較中意披肩,我買了兩條全都圍在了脖子上一一海拔2400米,黃昏時分古城已略有寒意。

  走向四方街的深處,就是充滿人間煙火的各色小吃,每當面前擺著美食,我都會感慨:有一個好胃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街道比想象中的要寬。老街兩邊望不到盡頭的都是各式各樣的店鋪:一律古樸的門楣,一律黑漆的招牌,一律厚重的質料,古城顯得十分繁華。五花石鋪成的街道上有很多人,遊客,店鋪主人,挑著東西叫賣的……他們都在忙。穿梭在人群中,我覺得自己像在做夢,在一家家店鋪前略帶驚喜地走過。這裡似乎什麼商店都有:賣雲南特產的、賣各種工藝品的、賣民族服飾的、賣特色小食的、賣古董的……一家家緊緊挨著,相安無事地營造著琳琅滿目的商業氛圍。忘不了一家出售經典唱片“淘碟吧”,裡面陳列著各種古老的專輯,四壁的音響流瀉著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裝點著這座古城的自在。

  傳說的四方街就在前方。依四方街的格局,平常人家都是臨水而建的,而且小橋垂柳,堪比姑蘇江南。然而當我走進這些街道,卻再也看不見那些穿著納西服飾、三五成群地坐在家門口晒著太陽閒聊的納西人家了。如今這裡已經成了一家家的店鋪、飯館、酒吧,絡繹不絕的都是外地的遊客,店鋪主人的口音南腔北調,出售的東西也越來越與麗江沒有關係,似乎就是藉著麗江的名氣好讓遊歷麗江的遊人買了後有個自我安慰。連神祕的摩梭女子,一旦在店門口立起“摩梭人家”的招牌時,也失去了那份韻味。只有那潺潺的流水、連線兩邊人家的小橋和依依的垂柳在儘量地為遊人遮蔽去那一份商業氣息。

  終於走在了充滿神奇色彩的麗江古城,在導遊的講解中,納西民族建造的這座茶馬古道上的美麗小城逐漸的呈現出它完美的姿態。走在這座具有八百年人文歷史氣息的古城的四方街區,美麗的納西式木結構民居讓人心儀,腳下那些據說被踩踏了幾百年的光滑鮮亮的石頭,讓人每走一步都有點不忍心,生怕將石頭踩壞。更讓人流連忘返的是圍繞古城大街小巷潺潺流淌的清澈見底的泉水。隨處可見的小橋流水讓這座美麗的古城更加增添了幾分婀娜多姿的色彩。

  古建築,古街道,古石板,以及那流淌了近千年依然清澈見底的小橋流水,告訴人們,這的確是一座擁有千年古韻的美麗小城。但是,小橋流水兩旁的一個接一個的現代話酒吧,酒吧牆面上寫的那些讓男人和女人有點臉紅的靡靡之語,卻在告訴遊客,這裡又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的神祕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