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

  做了很多課後練習,但題目稍做改變,孩子又不會了;

  想和孩子溝通清楚問題,卻發現很困難,不知道他想說什麼,也難以讓他接受自己的觀點;

  看圖寫文,看圖動手等根據說明操作的能力較差,無法獨立完成簡單的題目。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很可能是缺乏了一些——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有多重要?

  上世紀 70 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曾明文規定:無論文科、理科的學生,都要把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放在首位。

  儘管邏輯思維不能代替具體的課程知識,任何課程的學習,其實都離不開邏輯思維能力在其中的作用。

  我們常常聽到的學科能力,和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密不可分。

  邏輯思維能力強,有哪些表現?

  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

  思維敏捷性,通過學習課堂教學的例題,很快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

  思維創造性,對知識點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善於聯想、發散;

  思維批判性,能辯證地分析問題,及時調整和修改思路;

  思維靈活性,善於變換思路,能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思維深刻性,能全面細緻地考慮並解決難度較大的綜合問題;

  為什麼要從小培養?

  邏輯思維能力,既受益於先天的天賦,又來自後天的教育和培養。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

  3~7 歲左右的孩子,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又稱前運算思維階段。

  7~12 歲左右為具體運算階段,將發展出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12~15 歲左右為形式運算階段,孩子開始出現接近成人水平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在這些關鍵時期,如果家長能利用科學的方法促進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會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產生巨大的幫助。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➊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積極解答孩子的「為什麼」

  思維是基於問題產生的,當孩子開始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他的思維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這時,家長需要積極解答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建立豐富的知識庫。

  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拘泥於某一個固定的答案,而要鼓勵孩子探索多種答案,這正是對他們發散性思維的鍛鍊。

  ➋ 家長可以反問孩子「為什麼」,促進交流

  家長「反問」為什麼,能讓孩子多開口說話,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選擇有趣且難度適中的問題來發問,讓孩子通過已有的舊知識來探究新知識。

  即使回答錯誤,家長也不要立刻打斷或是急於說出答案,而是要留給孩子自己思考和努力的空間。

  ➌ 用遊戲的形式促進孩子思考

  對孩子來說,「玩」和「學」是密不可分的,以遊戲的形式促進孩子思考,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

  搶糖遊戲。家長選幾個糖果放在桌面上,開始後立即和孩子互相搶奪糖果,並根據自己手中的糖果,判斷對方手中有幾個糖果,並寫出相應的算式。

  湊24 遊戲。這個遊戲很經典。拿出一副撲克牌,隨意抽取 4 張,通過加減乘除的辦法湊24,

  還有經典的棋盤遊戲、對戰遊戲,甚至是掃雷遊戲等,都是很好的訓練方式。

  與傳統的補課相比,遊戲的形式更加有趣,也更容易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讓孩子充滿興趣,邊玩邊學,不知不覺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