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模式

  良好的思維方式,要知道哪些是好的習慣和行為,必須要堅持,而我們又該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父母要改變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要有節制

  每次帶孩子上街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購買慾望,不要為“愛”欲買,不管有沒有用,看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就要買回去,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建立一種錯誤的金錢觀,孩子會想只要是有錢一切都能據為己有。

  在孩子對錢還沒有任何概念的時候,就知道有錢就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爸媽都是這樣做的,至於錢是怎麼來的,不知道也不會想。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商場,大兜小袋買了一堆,這時,孩子看到一雙漂亮的小鞋子,非要讓媽媽給買。媽媽說:“寶貝,不是剛給你買了一雙嗎?這次不買了,聽話乖!”孩子卻說:“你家裡不是也有好多衣服,為什麼還要買呢?我就要買”,最後,媽媽拗不過孩子,還是給孩子買了下來。這種情況媽媽說的再多也不會有效果的,因為她的行為孩子都看在了眼裡。所以,要想讓孩子養成合理用錢的習慣,父母就要改掉在孩子面前“亂”花錢的習慣,只有自己的行為改變了,自然而然的就會影響到孩子。

  其次,不要即可滿足孩子,對於不合理的要求更要予以否決

  今天的家庭一般都不差錢,大部分的家庭又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甚至有的父母不求也能應。可是,即便是這樣也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有一位媽媽接到一個電話,是兒子打來的,說現在正和爸爸逛商場看到一款新玩具,價格不菲要600多,因為爸爸沒有帶錢非要媽媽過去買,有家長說絕對不能去給孩子買,交給爸爸處理。可是,這位媽媽還是去了,因為孩子已經打開了包裝。後來瞭解到,孩子跟媽媽一起生活,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所以,這位父親總感覺對孩子有一種虧欠,用滿足孩子願望的方法來彌補對孩子的愛,也正是父親這種錯誤的愛縱容了孩子。

  從小就要鍛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不要認為無謂的滿足孩子就是愛孩子,這樣做恰恰是害了孩子。

  最後,利用各種方法和機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

  有些孩子只知道有花不完的錢,可是對父母做什麼工作卻一概不知,就更不要說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了。這種缺乏溝通和交流的親子關係,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距離拉得越來越遠,感情變得越來越淡。

  父母為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做出了榜樣,如果沒有了情感的紐帶做連線,孩子的人格也會存在缺陷。曾有一對父母抱怨說孩子就知道花錢、上網,不好好學習,從來不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見面唯一的事就是要錢。

  據瞭解,這對父母因為做生意,需要往來幾個城市之中,每個月回家一次,回來後唯一做的事就是詢問孩子的成績,根本就沒有其他的交流,孩子幾乎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就好比是沒有根的樹,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孩子把錢都用在了請同學吃飯、上網上面,因為他要從同學和網路裡來尋求一絲慰藉,滿足內心的空虛。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可能會健康的成長呢?所以,要想讓孩子懂得感恩就要告訴孩子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要和孩子建立連線,讓孩子感覺到安全。

  行為是外顯的表象,思想是內隱的根基,要想讓孩子有好的行為就必須把思想這一根基打好打牢。

  培養孩子的良好思維故事

  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仉氏不再結婚。孟子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至屠場附近,這次,孟子又學起屠夫宰殺豬羊,孟子媽媽知道了,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非常熟悉,即成長環境影響了一個人的發展。孟子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斷的更換居住地,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也是煞費苦心,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小編就帶你來分析一下孟母成功的原因,你與孟母的教育到底差在哪?

  從孟母的故事我們知道當孩子處在一個怎樣的互動模式內,孩子就會受到其影響,形成這樣的思維方式。所以你的孩子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氛圍內對孩子的成長就顯得極為重要,家庭氛圍包括很多:父母的互動方式、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方式、父母的行為方式、情緒狀態等等。一個焦躁不安的媽媽必定培養出焦慮的孩子,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充滿矛盾的家庭無法要求孩子完全靜下心來學習,父母在看電視要求孩子回房間寫作業,就猶如讓孟子在墓地學會做生意、在屠宰場學會寫字讀書一樣,是不可能的。一個每天父母回家都看書的家庭,孩子也一定會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孟母沒有告訴孩子如何做,而是給孟子創設一個適合的環境,孟母一定深刻認識到孩子的思維和行為都是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父母不要陷在說教中,你如何做才是真正影響孩子的。

  思維方式的效果

  甲去買菸,煙29元,但他沒火柴,跟店員說:“順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員沒給。 ­

  乙去買菸,煙29元,他也沒火柴,跟店員說:“便宜一毛吧。”最後,他用這一毛買一盒火柴。 ­

  這是最簡單的心理邊際效應。第一種:店主認為自己在一個商品上賺錢了,另外一個沒賺錢。賺錢感覺指數為1。第二種:店主認為兩個商品都賺錢了,賺錢指數為2。當然心理傾向第二種了。同樣,這種心理還表現在買一送一的花招上,顧客認為有一樣東西不用付錢,就賺了,其實都是心理邊際效應在作怪。 ­

  啟發:變換一種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換一種做法結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