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研組教研活動記記錄範文

  開展活動做好一份記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對於初中數學教研活動很多人都不會寫。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初中數學教研組教研活動記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初中數學教研組教研活動記錄篇一

  參加活動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活動地點:三樓辦公室

  活動內容:

  如何提高孩子們的審題能力

  一、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發現孩子們在平時的作業或單元檢測中,大多數的錯誤在於沒有把題目看清或審題能力欠強,解決問題時往往丟三落四,甚至還有個別學生會憑著日常積累的一些解題的經驗,出現思維定勢。

  二、討論初步解決的辦法

  1、專項訓練:課堂中,以同一組資訊創設不同的問題,提高思維能力;課外需要必需的鞏固練習,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有效的記憶。

  2、在多樣的資訊情況下,選擇有效資訊解決問題。

  3、語言規範性:課堂中,儘量做到嚴謹地提問,使語言的表述更精準更書面化,嚴禁課堂提問的隨意性和突發奇想性;尤其面對學生在課堂中隨著問題的展開,所形成的新的生成***或正確或錯誤***,教師更需要及時把握,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點,展開合理的質問或同伴間的討論,使學生對於題目的理解能更深入更到位。

  4、課堂講解語言清晰得當並儘可能使語言陳述的完整,板書書寫的示範性和規範性。

  5、培養學生從整體上去關注資訊與問題的聯絡,能適當的滲透數學的基本數量關係,尋找合理的解題切入點。

  初中數學教研組教研活動記錄篇二

  活動時間:

  地點:會議室

  主題:解讀吳亞萍老師的《小學數學教學類結構的基本課型》

  人員:全體數學教師

  會議內容:

  一、解讀吳亞萍的《小學數學教學類結構的基本課型》,相關內容如下:

  教學類結構:簡單地說,指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其內在結構和特點,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學課型.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涉及數的認識、數運算、規律探索、圖形測量、概念形成、知識的整理與複習等教學內容。

  數運算的教學結構:對數運算教育價值的理解,對數運算教學長段遞進式目標設計的理解,注重結構學習的整體性.

  數運算的總目標:學生要知道各種運算的意義、基本法則及各種運算之間的關係;能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判斷,並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能根據情境靈活運用估算方法對計算結果的範圍進行準確判斷;能有序地排列算式並發現其中的規律;建立基本的數學敏感。

  數運算教育價值取向的轉變.“新基礎教育”認為:數運算除了可以使學生掌握各種運算方法,形成相關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外,還可以使學生學會有序、結構性地思考,養成有條理的思維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學會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數學算式以及運算中的一般規律,從而瞭解數學發現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學會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從而建立判斷與選擇的自覺意識,形成靈活和敏捷的思維品質。

  二、教師討論.老師們對吳老師的見解感覺有點高深,理解難度有點大,需要更多的案例來配合理解.

  數運算教育價值取向的轉變.“新基礎教育”認為:數運算除了可以使學生掌握各種運算方法,形成相關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外,還可以使學生學會有序、結構性地思考,養成有條理的思維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學會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數學算式以及運算中的一般規律,從而瞭解數學發現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學會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靈活計算,從而建立判斷與選擇的自覺意識,形成靈活和敏捷的思維品質。

  初中數學教研組教研活動記錄篇三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校長辦公室

  參加人:***李煥霞 李慧娟 樑瑞格 周俊禮 張小青 李永恩 周要磊 高煥省***

  活動內容:做一節課 評課

  《方向與位置》 二年級 李慧娟

  主持人:周要磊

  發言記錄:

  一、做課教師介紹教學設計:

  李慧娟:辨認東西南北是學生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後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課教材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認識生活中的東南西北。此環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意識,發展空間觀念。後一部分認識地圖上的四個方向,通過在地圖上找方向,找淘氣房間物品等活動來進行,並通過繪製校園示意圖來進行鞏固,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絡。

  二、評課

  李煥霞:《方向與位置》一課教學環節很清楚,與生活聯絡的密切,難點突破的層次性強,辨別方向的資料找得好,各個環節過渡自然,實效性強。

  張小青:《方向與位置》一節,教師教態親切、自然,教材挖得較深。認識東南西北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開火車遊戲比較巧妙,在遊戲當中鞏固了東南西北的認識,學生興趣較高。對東南西北認識清楚。

  建議:“北斗星”在學生前面回答問題時已經說過,但好像沒按老師的設計走,故老師沒有給予評價,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問題。

  樑瑞格:《方向與位置》一節,聯絡生活特別密切,從學生生活中取材,學生掌握知識較快,記憶深刻,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完成較好。

  周俊禮:《方向與位置》一節,學生對從生活到平面圖中方向的認識過渡的比較自然,學生對繪製地圖這一方向的規定要求清楚、明白,是因為老師在這部分難點的處理上下了一番功夫,從地圖到淘氣房間的示意圖,環環相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於這一要求的理解。

  建議:教師在方向相對性的處理上還欠火候,例子再豐富些。

  李永恩:《方向與位置》一節,教師通過試講,感覺進步較大,對教材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把握得較好。特別是在鞏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時,通過開火車的遊戲使學生在遊戲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並從中發現了規律,在對難點的處理上,層層深入,水到渠成,實效性強。

  建議:提高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和駕馭能力。

  高煥省:《方向與位置》一節,環節清楚,順其自然。

  建議:方向的相對性較難,時間可再長些。

  總 結:

  周要磊:我校青年教師李慧娟講了一節《東南西北》。

  李煥霞、樑瑞格兩位老師認真備課,精心準備,周俊禮老師還與我探討教學設計思路,經過一次次的試講,這節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研組的老師們在活動中積極發言、討論、評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通過活動,大家進一步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解決了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收效還是較大的。正像李慧娟老師所說:通過這一節課我真的收穫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在大家的幫助下,我知道了一節研究課究竟應該怎麼上,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使自己早日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