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用萬和億作單位表示數教案

  寫好每份數學教案是數學教師上好一堂課的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1頁的例1。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出示書上的中國地圖及兩條資訊***

  教師:讀了這兩條資訊,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1:我知道了我國的陸地面積約9600000 km2,人口總數約 1300000000。

  學生2: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

  學生3:我還發現這兩個數特別大,末尾的“0”很多,讀寫起來都不方便,容易出錯。

  教師:那你能想個好辦法,使它們讀寫起來更簡便嗎?

  學生1:可以把後面的“0”去掉幾個?,要保證改寫後的數大小不變,可以改寫成用“萬”或“億”來作單位。

  教師:真聰明!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為了讀寫方便,我們常把它們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萬和億作單位表示數”。

  [點評:用我國的陸地面積和人口總數為素材匯入新課,不僅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把大數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現實意義,激發了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心理需要。]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改寫方法。

  ***1***獨立嘗試。

  教師:把它們分別改寫成用什麼作單位的數呢?

  學生:因為9600000 km2讀作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是整萬的數,所以可以改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300000000讀作十三億,是整億的數,所以可以改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老師板書 9600000 km2= km2,1300000000=億***

  教師:怎樣把這兩個數分別用“萬”和“億”作單位呢?自己試一試。

  ***2***交流改寫方法。

  學生1:9600000 km2讀作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所以就寫成960萬km2。

  學生2:我改寫成了96萬km2。

  教師:同意嗎?為什麼?

  學生3:不同意。因為這個數讀作九百六十萬,不是九十六萬,他多去掉了一個“0”。

  學生4:我也不同意。因為它的百萬位上是9,十萬位上是6,萬位上是0,表示960個萬,所以只能省略個級裡的四個0,寫作960萬。

  教師:很好。那 1300000000呢?

  學生1: 1300000000讀作十三億,就直接寫成 13億。

  學生2:我先分級,再把個級和萬級的“0”都省略,添上“億”字,也是13億。

  教師:同學們能夠根據各個數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計數單位“萬”或“億”來表示它們,真能幹!

  [ 點評:本教學設計讓學生充分經歷由確定單位到改寫的整個過程,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學生在嘗試中初步感受改寫的方法和規律,體現了學習的探索性。]

  2.進一步探索改寫方法。

  ***課件或圖片出示書第21頁的3幅圖及資訊***

  教師:我們再來看這組資料,你能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它們嗎?獨立試一試。

  ***學生獨立探索,再交流***

  學生1:72450000是整萬的數,可以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是7245萬。

  學生2:15000000也是整萬的數,可以改寫成1500萬。

  學生3:14000000000是整億的數,可以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是14億。

  學生4:我不同意,分級後看出,這個數是一百四十億,所以改寫成140億。

  教師:好辦法,可以畫出分級線,幫助改寫。

  3.總結改寫規律。

  教師:通過剛才的嘗試,你發現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的方法是什麼?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

  學生:把一個整萬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是把個級上的四個“0”去掉,添上一個“萬”字。

  學生:把一個整億的數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是把個級和萬級上的八個“0”去掉,添上一個“億”字。

  [ 點評: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發現改寫的規律,總結出改寫的方法,提高歸納概括能力。]

的人

1.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建議

2.四年級數學上冊預習提綱要點以及教案

3.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4.冀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5.冀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6.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