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釣魚的啟示教案及原文

  《釣魚的啟示》是五年級上冊第13課一篇新增課文。那麼,作為語文教師該在授課前該如何備課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釣魚的啟示教案,歡迎閱讀!

  五年級上冊語文釣魚的啟示原文

  十一歲的詹姆斯和他的家人住在湖以的一個小島上。這裡,房前的船塢是個釣魚的好地方,父親是個釣魚高手,小詹姆斯從不願放過任何一次跟父親一起釣魚的機會。

  那一天正是釣翻車魚的好時機,而從第二天凌晨起就可以釣鱸魚了。傍晚,詹姆斯和父親在魚鉤上掛上蠕蟲――翻車魚最喜歡的美食。詹姆斯熟練地將魚鉤甩向落日映照下的平靜湖面。

  月亮漸漸地爬出來,銀色的水面不斷地泛起靜靜的波紋……突然,詹姆斯的魚竿猛地被拉彎了,他馬上意識到那是個大傢伙。他吸了一口氣使自己鎮靜下來,開始慢慢地遛那個大傢伙。父親一聲不響,只是時不時地扭過臉來看一眼兒子,眼光裡是欣賞和讚許。

  兩個小時過去了,大傢伙終於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盡了,詹姆斯開始慢慢地收鉤。那個大傢伙一點點地露出水面。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圓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這是他見到過的最大的魚。詹姆斯盡力壓抑住緊張和激動的心情,仔細地觀看自己的戰利品,他發現,這不是翻車魚,而一條大鱸魚!

  父子倆對視了一下,又低頭看著這條大魚。在暗綠色的草地上,大魚用力地翻動著閃閃發亮的身體,魚鰓不停地上下扇動。父親划著一根火柴照了一下手錶,是晚上十點鐘,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

  父親看大魚,又看兒子,說:“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裡去。”

  “爸爸!”詹姆斯大叫起來。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

  “可哪兒能釣到這麼大的魚呀!”兒子大聲抗議。

  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沒有一個垂釣者,也沒有一條船,當然也就沒有一個人會知道這件事。他又一次回頭看著父親。

  父親再沒有說話。詹姆斯知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他使勁地閉上眼睛,腦中一片空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睜開了眼睛,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魚釣從那大魚的嘴上摘下來,雙手捧起這條沉甸甸、還在不停扭動著的大魚,吃力地把它放入水中。

  那條大魚的身體在水中嗖地一擺就消失了。詹姆斯的心中十分悲哀。

  這是三十四年前的事了。今天的詹姆斯已經是紐約一個成功的建築設計師,他父親的小屋還在那湖心小島上,詹姆斯時常帶著他的兒女們去那裡釣魚。

  詹姆斯確實再也沒有釣到過那麼大的魚,但是那條大魚卻經常會出現在他的眼前――當遇到道德的問題時,這條大魚就會出現在他的眼前。

  正像他的父親教誨他的那樣,道德問題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正確或錯誤的問題,但是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當你面對著很大的誘惑的時候。如果沒有人看見你行為的時候,你能堅持正確嗎?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你會不會闖紅燈或是逆行?在沒有任何人知道的情況下,你是否會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據為己有?

  這件事在詹姆斯的記憶中永遠是那樣清晰,他為自己的父親驕傲,也為自己驕傲,他還可以驕傲地把這件事告訴他的朋友們和他的子孫後代。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釣魚的啟示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並明白本課的一些詞語,如:漣漪、翕動、不容爭辯等。日誌傷感

  2、過程與方法:透過聯絡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走入文字,體會釣魚的啟示。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這個故事使學生受到一些啟示,懂得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透過聯絡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走入文字,體會釣魚的啟示。堅持的名言

  2、教學難點:從文中的細節描述中揣摩父親的心理活動,明白父親放掉大鱸魚的做法。

  三、學情分析:

  《釣魚的啟示》這一課對於學生來說明白起來有必須的難度,首先,這個故事發生在國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其次,本文的主題是“道德”,道德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一個深刻而嚴肅的話題,更別說孩子了。最後,本課的重點就是明白父親為什麼把大鱸魚放掉,而文中對父親的描述卻很含蓄,沒有心理描述,也沒有過多的解釋性的對話,因此學生在閱讀本文時很可能只停留在語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語言背後的深刻含義。

  教學策略:

  品讀關鍵詞、聯絡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深化。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教師板書課題:釣魚的啟示,“啟示”二字用紅筆寫出。

  齊讀課題,教師問道:這個課題與你們以前見過的課題有什麼不一樣?

  生:啟示是紅色的字。

  師:猜猜老師為什麼要把“啟示”二字用紅筆標出?

  學生彙報。

  師:什麼是“啟示”?學生彙報,教師小結:簡而言之,“啟示”就是你從一件事中所明白的道理,那麼這啟示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資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看看你能不能根據“釣魚”和“啟示”將課文分成兩個部分。

  學生讀文並分段。

  彙報:說說你這兩部分是怎樣分的?***課文從哪到哪寫的是釣魚這件事?哪一段寫的是我從中獲得的啟示?***學生彙報,教師在題目中相應標出:***1—10***釣魚,***11***啟示。

  2、詞語:我們倆看本課的一些詞語。

  課件出示詞語:新漢普斯漣漪

  鱸魚——魚鰓——翕動

  爭辯——不容爭辯

  興高采烈——無可奈何——沮喪至極

  ***1***學生自由朗讀詞語。

  ***2***指名朗讀詞語。當學生讀完“新漢普斯”這個詞後,教師指導:你能快速而清晰地讀三遍這個詞嗎?學生讀詞。教師小結方法:遇到拗口的詞多讀幾遍就能讀順了。

  ***3***指導明白詞語的含義:

  ①漣漪:什麼是漣漪?學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此時教師出示圖片並解釋道:漣漪泛指細小的波紋,那麼文中的漣漪具體指什麼呢?找到文中的相關句子讀一讀。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2自然段***,教師出示另一張圖片相應解釋道:課文中,當魚餌拋下水面時,就會盪出一圈一圈的······波紋,這就是漣漪。

  ②鱸魚——魚鰓——翕動,你發現這三個詞之間的聯絡了嗎?或者你發現前兩個詞之間的聯絡了嗎?學生彙報,教師相應出示鱸魚的圖片配合學生的解釋,之後教師小結:魚鰓是魚的哪一部分?生回答。在生活中見過魚鰓一張一合,一張一合***師做動作***的樣貌嗎?這個動作就叫做······翕動。再讀“翕動”一詞。

  ***4***齊讀這些詞語。

  3、概括故事主要資料:

  當生讀完“興高采烈——無可奈何——沮喪至極”這三個詞語後教師趁機說道:你能快速找到課文中帶這三個詞語的哪一段嗎?***10自然段***指名朗讀10段,師:這三個詞語都是用來形容我的情緒的,那麼究竟是什麼事令我興高采烈?***課件中該詞後出現一個問號***之後又發生什麼事使我無可奈何呢?***課件同上***最後怎樣了我就變得沮喪至極了?***課件同上***請帶著這3個問題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這三個詞語寫在相應的段落旁。

  學生讀文,教師巡視。

  彙報交流:什麼事使我興高采烈?學生回答。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使我無可奈何?學生回答。最後我是怎樣做的?生回答,師:此時我的情緒可真是······沮喪之極了。

  師:誰能把他說的這三句話連起來說一遍?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釣魚”這件事的主要資料,第一句話是起因,第二句話是經過,第三句話是結果。在概括一件事的主要資料時就是要抓住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最後還要加上一句:從釣魚這件事中我還獲得了一些啟示,這就是整篇課文的主要資料了。那麼我究竟獲得了什麼啟示呢?誰能讀一讀原文中的句子?

  學生讀11段,教師相應出示11段中的重點句子。

  ***三***、精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

  1、歸納大鱸魚誘惑人之處。

  教師出示***11段***: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的抉擇的時候,我都會想起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

  師:那裡所說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真正的魚嗎?從哪看出來的?生:不是,魚字加了引號。但故事中那條真正的大鱸魚也十分地誘惑人,對嗎?哪些地方讓你覺得這條魚十分誘惑人?

  生可能:魚大。

  ***1***感受魚大。

  師:找一找,從哪段能看出魚個性大?生:3段。

  師: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讓你覺得魚個性大就把它畫下來。學生邊讀邊畫,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相應出示並品讀3段中的重點句:

  句一:過了好長時刻,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必須是個大傢伙上鉤了。

  首先學生就此句交流:為什麼這句使你感到魚大?當生提到“劇烈地抖動”一詞時,師:把“劇烈地”換成“強烈地”或“猛烈地”好不好?為什麼?學生彙報。

  師:這三個詞相比,誰的動程度更強?生:劇烈地。

  師:那麼“劇烈地”說明了什麼?生:魚大。

  指導朗讀:你能透過朗讀讓我們感覺魚個性大嗎?

  指名讀,重點評價學生將哪些詞強調了,以此來指導朗讀。

  齊讀。

  句二:也許是這條魚想擺脫魚鉤,不停地甩動著尾巴並跳躍著,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不少水花。

  首先學生就詞句交流:哪些詞讓你感覺魚個性大?生可能:不停地、跳躍、“啪啪”的聲音、不少水花······

  教師讓其他學生畫出這些詞,然後問道:發出“啪啪”的聲音,你能模仿一下嗎?生模仿。***若生模仿不到位,教師指導:這但是條大魚,發出的“啪啪”聲會是怎樣的?***

  師:為什麼發出“啪啪的”聲音而不是“嘩嘩的”聲音呢?生可能:“啪啪”更響、更重。“啪啪”用來形容魚掙扎的動作更合理。

  教師小結:作者用詞準確,“啪啪”更能說明魚大。

  指導朗讀:你能透過讀讓我們看到這條大魚掙扎的情景嗎?

  指名讀。

  ***2***感受我和父親對魚的喜愛。

  師:我和父親喜愛這條魚嗎?從哪看出來的?生彙報。

  師出示: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地翕動著。***“欣賞”一詞是紅字***

  師:這句中有一個詞用得很個性呀?哪個詞?欣賞,為什麼是“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呢?”用“看著”不是更合理嗎?

  生彙報,師問道:應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時,一幅畫得個性好的畫、一張獎狀、打了高分的試卷······你會“看”還是“欣賞”?為什麼?生彙報:欣賞,正因很有成就感。讓學生帶著這種情緒讀該句。

  師:應對自己個性喜愛的東西時,新書包、新衣服、新鞋、新玩具······你會“看”還是“欣賞”?生彙報,並讓其帶著喜愛的情緒讀。

  齊讀,教師小結:“欣賞”一詞用得多生動啊!表現出了我和父親應對釣魚成果時的成就感和喜愛之情。我們在寫作文時也要根據人物的情緒選取恰當的詞語。

  ***3***還有哪一點也構成了這條魚對我們的誘惑?

  生:周圍沒人。讓學生具體解釋為什麼周圍沒人也能對我們構成誘惑。

  2、揣摩父親的心理,明白父親放魚的動機。

  ***1***師:是啊,應對種種誘惑父親為什麼仍然讓兒子把大鱸魚放回湖裡去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讀讀課文的哪些地方?生:父子的對話。

  師:找一找,從哪段到哪段寫的是父親與兒子之間的對話?生:4—8

  師:默讀4—8自然段,把描述父親的地方用橫線畫出來,想一想父親當時可能在想些什麼?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所畫之處,教師引導學生揣摩父親的心理活動。

  ***2***4自然段:課件出示此段,師:這段的開頭有一個細節,“父親看手錶”父親看錶僅僅是為了知道時刻嗎?還有沒有別的目的了?聯絡後文想一想。

  學生彙報。

  師:從這個細節我們能看出父親在生活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父親是一個自覺遵守規定,很講道德的人。板書:自覺遵守講道德

  師:此刻是幾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刻還有······兩個小時,言外之意就是······生:此刻還沒到捕撈鱸魚的時刻呢。

  師:此刻捕撈鱸魚是不貼合規定、不講道德的。

  師:我們再看後面父親說了什麼,出示父親的話: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師:父親是立刻就做了這個決定嗎?他猶豫了嗎?從哪看出來的?生:父親盯著鱸魚好一會兒。

  課件出示:······父親盯著鱸魚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

  師: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碰到這種狀況呢!乘坐公交車的時候,你是否主動給他人讓過坐?讓過的同學請舉手。

  請讓過坐的同學說說:你為什麼會主動把座位讓出來?生交流。

  師:如果公交車上人個性多,很擠,而你又很累,這時你旁邊剛好站著一位老人或一個抱小孩的人,他比你更需要這個座位,你在讓座時會猶豫嗎?最終,你會把這個座位讓給他嗎?

  請想讓座的同學說說自己這樣做的理由。師小結:是你的良心,你的道德之心促使你這樣做的,對嗎?

  如有時刻可再舉一例:你有過拾金不昧的時候嗎?撿到了錢財或物品主動歸還失主?請拾金不昧的同學說說:你為什麼會主動交出錢財或物品呢?

  師:如果撿到的錢財數額比較大,幾百元甚至更多,而又沒有人看到你,你在歸還錢財時會猶豫嗎?最終,你會把錢歸還失主嗎?

  仍然請想歸還的學生說說這樣做的理由,師小結。

  教師小結:“公交車上的座位”,“撿到的錢財”都像這條大鱸魚一樣誘惑著我們,是道德的力量使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取,那麼父親盯著這條鱸魚好一會兒,他的心裡可能在想些什麼呢?是什麼使他做了放魚的決定呢?

  學生交流父親的心理活動,然後指導學生讀父親的那句話,師:假如你是父親會怎樣說著句話?指名朗讀。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字務必讀好,哪個字?生:得。***若生挑不出這個字,教師可範讀;若生挑的是其它的字,理由充分也要給予肯定***

  師:“得”還能夠換成哪個詞?生:務必。

  師小結:“得”字證明了父親堅決的態度。

  再指名讀,透過評價指導學生的朗讀。

  齊讀。

  ***3***6自然段:往下看,兒子說了什麼?父親是怎樣說的?6段:“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師:應對兒子急切的問話,父親為什麼表現得如此平靜呢?父親的平靜中還透著點什麼呢?學生交流想法,並相機讓其讀。

  指名分主角朗讀4—8自然段,一人讀描述父親的地方,一人讀描述兒子的地方。

  當生讀到7自然段時,師:儘管此時我大聲爭辯著,但是父親卻用它的聲音告訴我這件事情是不容—爭辯的,不容爭辯是什麼意思?學生彙報,繼續讀文。

  ***4***讀完後出示8自然段中的最後兩句話:我再次把祈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父親沉著臉,沒有看我,也沒有再說話。

  師:我再次把祈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我想對父親說什麼?學生彙報。

  師:父親呢?父親為什麼沒有看我?生彙報。但是父親卻沉著臉,也沒有再說話,這說明了什麼?此時此刻他的心裡在想些什麼呢?

  學生交流想法。

  師生分主角朗讀,師讀描述兒子的地方,生讀描述父親的地方。

  ***5***小結:此刻大家明白父親的做法了嗎?你喜愛這樣的父親嗎?為什麼?

  學生交流。

  三、總結昇華。

  師:兒子當時明白父親的做法嗎?不明白。之後明白了嗎?從哪看出來的?

  生讀第11自然段,師再次出示11段中的句子,師:在人生的旅途中,哪些誘惑人的“魚”會使我心動?當面臨道德的抉擇時我會做出怎樣的決定?生交流。

  師總結:是啊,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但父親的教育卻使我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最後,老師把一句名言送給大家:“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孟德斯鳩”***課件出示***齊讀名言。

  師:讓我們一齊發奮,都做有道德的人,好嗎?我期望同學們也能把自己的對於道德的明白寫下來,成為我們的名言。


的人

1.五年級上冊13釣魚的啟示預習案

2.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3課釣魚的啟示

3.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釣魚的啟示讀後感範文

4.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5.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3課釣魚的啟示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