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夏季飲食要注意什麼

  夏季有些食物不宜給寶寶吃,有些食物需要多吃,夏季還要注意補水,那麼寶寶夏季飲食要注意些什麼?寶寶夏季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下!

  寶寶夏季飲食注意事項

  1、適當增加食物量。

  夏天氣溫高,寶寶的消化酶分泌較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感染上腸炎等腸道傳染病,需要適當地為寶寶增加食物量,以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最好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萵筍、扁豆等含有豐富維生素c、胡蘿蔔素和無機鹽等物質的食物。可用這些蔬菜做些冷盤、在菜中加點蒜泥,既清涼可口,又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

  2、多變種類與花樣。

  應多食用牛奶、雞蛋、瘦肉、魚等優質蛋白,因其脂肪含量低,口味清淡,非常適合寶寶食用。還有豆漿、豆腐等豆製品,它們所含的植物蛋白最適合寶寶的營養吸收。多變換花樣品種,以增進兒童食慾,在烹調中,魚宜清燉,不宜用油煎炸,還可巧用酸辣等調料來開味。

  3、多給寶寶喝開水。

  此外,白開水是寶寶夏季最好的飲料。夏天寶寶出汗多,體內的水分流失也多,寶寶對缺水的耐受性比成人差,若有口渴的感覺時,其實體內的細胞已有脫水的現象了。脫水嚴重還會導致發熱。寶寶從奶和食物中獲得的水分約800毫升,但夏季寶寶應攝入1100-1500毫升左右的水。因此,多給寶寶喝開水非常重要,可起到解暑與緩解便祕的雙重作用。

  4、要注意補鹽。

  天熱多汗,機體內大量鹽分隨之排出體外,缺鹽使滲透壓失衡,影響代謝,人易出現乏力、厭食。所以夏季食鹽要適量,不可過多或太少,切勿忽視。

  5、少吃冷飲、冷食等。

  冷飲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孩子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特別是幼兒的胃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關器官對冷飲的刺激尚不適應,多食冷飲,會引起腹瀉、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狀,甚至誘發扁桃體炎。

  夏季寶寶的食譜

  一、蛋黃炒南瓜

  材料南瓜100克、鹹鴨蛋黃1個***注意:蛋黃要黃色不要紅色***。

  調料植物油、料酒、蔥末、薑末各少許。

  做法

  1、將鹹鴨蛋黃和料酒放入小碗,上鍋蒸熟取出,趁熱用勺子碾散成蛋黃泥。

  2、南瓜去皮、子,切成薄片。

  3、油鍋燒熱後,爆香蔥末和薑末,加入南瓜片煸炒2分鐘後,下入蛋黃泥,讓南瓜片沾勻即可。

  二、裡脊蝦皮菜花

  材料:西藍花250克、蝦皮15克、裡脊肉100克。

  調料:植物油、蔥、姜、鹽、雞精、雞湯、水澱粉、雞油各適量。

  做法:

  1,西藍花去梗,洗淨,切成小朵,用沸水焯一下,撈出;裡脊肉洗淨,切條;蔥洗淨,切段;姜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燒熱,放入蔥段、薑片、肉條煸香,放入蝦皮、西藍花朵,加雞湯、鹽、雞精大火燒沸,用小火煨入味,水澱粉勾芡,淋入雞油即可。

  三、魚香肉絲

  材料:豬瘦肉300克、茭白1根、雞蛋1個***取蛋清***、水發黑木耳10克、青椒絲15克。

  調料:料酒、辣椒醬、鹽、醬油、米醋、白糖、味精、澱粉、蔥末、薑末、蒜末、植物油、香油、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豬瘦肉洗淨,切成絲,放入碗中,加料酒、鹽、蛋清、澱粉上漿,入油鍋滑散;茭白洗淨,切絲;水發黑木耳洗淨,撕成小朵;醬油、白糖、醋、味精、水澱粉放入碗中,攪均,調成芡汁。

  2,鍋內留底油,放入蔥末、薑末、蒜末、辣椒醬,炒出紅油,放入茭白絲略炒,再放入肉絲、青椒絲,同時倒入對好的芡汁,翻炒幾下,淋上香油即可。

  四、肉絲炒甜椒

  材料:豬瘦肉30克,紅柿椒、黃柿椒各40克,雞蛋1個。

  調料:蔥末、薑末、澱粉、水澱粉、植物油、花椒水、鹽各適量。

  做法:

  1、豬肉洗淨,切絲;紅柿椒、黃柿椒分別去蒂、子,洗淨,切絲;雞蛋打散,加入澱粉,調成糊狀,將肉絲放入抓勻,入油鍋炸透撈出。

  2、餘油燒熱,加入蔥末、薑末,放入花椒水、肉絲、甜椒絲略炒,加入鹽調味,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五、汆肝肉小丸子

  原料:

  雞肝、雞肉各20克、南瓜50克、半個蛋清、蔥末、薑末、鹽等。

  1、雞肉去筋膜與雞肝一道切成茸;

  2、加鹽、蔥末、薑末、半個蛋清後向一個方向攪拌;

  3、南瓜切碎,下油鍋略炒,添水燒開後,下入肉丸,浮起即熟。

  營養小祕密:

  一個一個富含多種維生素、脂肪和蛋白質的小丸子,會讓寶寶長得更茁壯。儘管是動物性原料,但是非常軟嫩好消化,一般10個月以上的寶寶都可以順利地接受它。